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县令真的可以随意杀人吗?别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律法也是讲程序的

县令真的可以随意杀人吗?别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律法也是讲程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3/12/14 6:26:19

县衙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清朝某皇帝年间,青天大老爷坐在堂上,头顶上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下面跪着贫苦小民,此时的小民也许正在县官诉苦,请求主持公道。县官经过一番思索后,便做出判决,轻则坐牢,重则处死。很多人习以为常,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基本不会发生。在清朝,莫要说死刑,即便是坐牢也不是区区一个县官就能议定的。那么,清朝到底是怎么审判犯人的呢?

一、怎么打官司?

众所周知,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可以划为四等,清承明制,依然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级区划,在省一级的长官有总督、巡抚、布政使(藩司)、按察使(臬司)等;省以下有道(清初类似监察,后逐渐形成固定府邸),长官为道员;接着是府(与府平行的还有直隶州和直隶厅,长官分别为知州、同知等),府的长官为知府;最底层的是县(与县平级的还有一般州、一般厅,长官名称同上),县的主事官叫县令,因为经常跟平民打交道,又被称为“父母官”。

如果平民之间发生案件,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由受害者或者与之相关的人向最低一级的政府——县令(或一般州、厅)提出诉求。请注意,诉讼一开始只能向最低一级的直管政府提,不能越诉,清朝是严令禁止越诉的。即便受害者越诉所讲的是事实,也要受到杖打五十下的处罚,并且发回县级审判。县级政府的权力说大也大,因为一个县内所有的上诉他都要审判;但是说小也小,县令只具有判定一些鸡蒜皮的小事的权力。比如瓜分家产、夫妻离婚、土地纠纷之类的,这在古代被称为“细事”。并且县官所能使用的刑罚仅仅只有笞刑和杖刑。

周星驰版县官形象

清代的刑罚共为五大类,分别是笞、杖、徒(坐牢,最高三年)、流(流放当兵等)、死(正常使用绞和斩)等。县官能够使用的仅仅是前两种,一旦犯人所犯罪行所适用的刑罚高于笞、杖级别,就要报送上司。所以,县官的司法权力可以这么概括,即“审”权很大,“判”权很小。

县令的上一级机构是府。古代的长官一般身兼行政、司法权,所以审囚决讼也是知府的责任。知府的司法权力也不是很大,对县令送来的卷宗仅仅只是做出判语。一方面,如果知府认为县令的判决不符律例或证据不足,就会打回重审或者交给其他州县审理;另一方面,知府认为符合判决要求的就会写上判语,然后提送到上一级机构。府的审判权并不比县令大上多少。此外,知府也会直接处理一些直隶于他的民事和刑事诉讼。

康熙微服私访记》安平知府形象

二、皇帝才是全国最大的法官

府的司法上级是臬司,也就是按察使。按察使是明清时期的风宪部门,掌管监察司法等有关事宜。臬司所要处理的仅仅是府县报送上来的案子,要么打回重审,要么汇集刑案,再次上报。同样的,他没有高于府县的刑罚权力,也没有处决的权力。

稍微有一点权力的是督抚,但是依然没有处决犯人的权力。督抚在清朝的地位比于六部,这样一个重量级单位,仅仅只有判决“徒刑”的权力。徒刑相当于现在的蹲监狱,不过会伴随着体力劳役等附加处罚,另外本县人不会在本县坐牢。到这里,如果能够用徒刑解决的案件,也就不会再上报了,如果还解决不了,就还需要上报。

而经过督抚再次上报的刑事就比较严重了,处罚也较重,分别是流刑和死刑。上报的部门分别是刑部和皇帝。一般来讲,流刑截止到刑部,刑部有权力审批督抚送上来的这类案件,可以决定流放囚犯一千五百里还是三千里。至于死刑,必须要经过皇帝审批。先由督抚等大臣上死刑题本给皇帝,皇帝将死刑案交给三法司会审,他们讨论后,再交给皇帝判决,皇帝才是最高的大法官。

所以说,县官、督抚就能决定平民生死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死刑在清朝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三、皇帝的司法特权到底有多大?

在我们看来,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专制程度呈波浪式上升,到明清时期,皇权已经达到了高潮。清朝作为帝制的最高峰,皇帝肯定是至高无上,生杀予夺,视民如草芥一般。但是,历史上的清朝皇帝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一个案列:年羹案。

年羹尧,汉人,进士出身,为人十分机敏,于康熙期间,就逐渐靠向未来的皇帝——雍正帝。当时康熙因为屡废太子,儿子争权而烦心不已,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皇位居然是四皇子胤禛的。由于年羹尧投靠得比较早,也因为他作战勇敢有功劳,所以在雍正即位后,对其百般嘉赏,授抚远大将军、封三等公爵,加太保头衔等,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渐渐的,这位大臣就骄横起来了。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上京面圣,途中居然要群臣跪送和跪迎,跪着的大臣居然包括总督和巡抚。督抚何许人也?让他们跪着,岂不是就把自己当成了皇帝?不仅如此,他把大臣当做下属,平行书自称“令谕”,对雍正帝的圣旨不行礼仪,甚至已经发展到大臣先跪年羹尧后跪雍正帝的地步。雍正的眼里容不得沙子,自然也容不得这样一个越制的大臣。不过雍正并没有立马拿下他,尽管他有这个权力和能力,但是雍正帝还是选择按照程序走。

年羹尧

清制规定,官员犯法不能直接捉拿,需要有人向上请奏。像年羹尧这样的皇帝红人,哪有人敢上奏。于是,雍正逐渐给大臣透露年羹尧已经不受宠的的信息,并且警告一部分人,不要跟他走得太近,以免惹火烧身。朝中有机灵的人,已经看到了风向。雍正三年三月,四川巡抚上京控诉年羹尧,这是一颗投向平静池塘的石头,虽然小,但是涟漪已经逐渐展开。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尧被降为杭州将军;接着,山西巡抚、八旗都统、内阁、詹事府、翰林院、九卿等接连上劾年羹尧。雍正三年九月,雍正帝见时机已成熟,就逮捕年羹尧,下刑部监狱,令三法司会审,最终依《大清律》定其九十二条大罪赐死。

在这个案件中,皇帝尽管有能力,但是始终按照程序走,对年羹尧的惩处也完全符合官员死刑流程。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对于聪明的帝制君主来说,维持法的秩序才能保证这个国家的平稳运行,而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雍正

文史君说

与我们固定的思维不同,清朝的法律程序是很严格的,莫说是县令,即便贵为总督、尚书,也没有权力去处死一个平民。对于古代法制,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而不能一味地贬低、误解,甚至割裂古代与现代法制的联系。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郑琴:《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数倍,为何聪明的乾隆还是选他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和嘉庆能力对比,乾隆死前对嘉庆的评价,乾隆和嘉庆谁的执政能力强

    按道理来讲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不应该选择面这么窄,但我们细细分析他那些儿子的实际情况就会明白此言非虚。乾隆曾经立过富察皇后的两个孩子为太子。奈何皇次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没有享福的命——永琏没活到十岁就沾染风寒死去,永琮两岁不到出了水痘便早夭了。这也直接导致历史上的富察皇后连失两子伤心过度而去世。乾隆

  • 甄嬛传:雍正到死都想不明白,为何在果郡王临死时,甄嬛还去换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甄嬛雍正临死前片段,甄嬛传最后雍正和甄嬛的对话,雍正和甄嬛是什么关系

    皇上在听了宫中这么多的流言蜚语之后就疑神疑鬼起来,通过滴血认亲证明了孩子就是自己的骨肉之后,温实初也算是逃过了这一劫。对韬光养晦的果郡王,皇上至始至终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更是因为果郡王一直惦记自己的女人十分厌恶,所以在摩格提出甄嬛作为和亲对象的要求时,为了测试果郡王和甄嬛到底有没有关系,自然是满口答

  • 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3年,没了主子,他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莲英和慈禧谁先死的,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多少年,慈禧和李莲英究竟啥关系

    但李莲英不是蠢人,他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几十年前就给自己留了后手。后手一:光绪三十四年,慈禧死后,李莲英守了100天的孝。回来后,也就是宣统元年,李莲英就把过去历年慈禧赏给他的珍宝,总共七大盒,交给了隆裕皇后。上交时,他说: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入到民间,奴才我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现

  • 二月河给剧版《雍正王朝》打80分,对陈道明《康熙王朝》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月河评价雍正王朝,雍正王朝经典片段陈道明,雍正王朝陈道明版是哪年拍的

    今天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说起二月河,就不得不提他名震八方的鸿篇巨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三部史诗级的历史小说,其中有两部被搬上了电视荧屏。一部是由胡玫导演、焦晃、唐国强等实力派演绎的《雍正王朝》,另一部则是由陈家林导演、陈道明、斯琴高娃等领衔主演的《康熙王朝

  • 康熙长得短小而精悍?真实身高曝光后,很多人都很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真实身高,康熙身高一般多高,康熙是靠谁上位的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有一位法国的传教士白晋来中国,担任康熙的老师,为康熙讲授天文历法、医学、化学、药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因此对康熙非常熟悉。白晋在康熙三十六年时,撰写了《康熙帝传》一书,书中就有一句对康熙的描述:“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有网友用此推理,若被“洋人”称为“

  • 4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乾隆对联故事,流传在民间,故事真好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奇葩对联大全,乾隆的对联100副欣赏,乾隆最著名的对联

    毕竟,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皇帝,据说乾隆写了40000多首诗,可惜没有传世佳作,在诗坛上属于“又菜又爱玩”的业余玩家。除了写诗,根据民间传言,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欢对对子,在民间留下了大量搞笑的故事。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乾

  • 《鹿鼎记》12吴三桂乔装进京被小宝识破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鹿鼎记吴三桂乔装进京第几集,鹿鼎记吴三桂扮成侍卫,鹿鼎记吴三桂身份

    虽然名为三藩,但主心骨就是吴应雄一人,他不管说了什么,另外两人都成了“应声虫”,随着附和。皇上为国库空虚的事忧心,询问他们有什么良策,吴应雄提议加收赋税,充盈国库。皇上觉得这个法子治标不治本,增加赋税也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不如将三藩的军饷适量减少,情况会如何呢?吴应雄一把推得干净,这样的大事要回去问问

  • 《鹿鼎记》11康熙召三藩进京吴应雄奉旨前往吴三桂暗中同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鹿鼎记吴应熊去京城,鹿鼎记吴应熊和康熙对话,鹿鼎记康熙撤藩吴三桂

    小宝身上的毒已经去了七八成了,剩下的,再吃点牛黄解毒丸就行了。看到师傅疲累,小宝随手抽出银票要孝敬师傅,陈近南不由得苦笑,天地会一直很穷,想不到无意中找了个土豪香主,不过这样也好。皇上写了六个字,小宝虽然不识字,但只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这几个字是困扰皇上的难题。“河务”就是维修河道,防止河水泛滥摧毁

  • 《鹿鼎记》09查封鳌拜让韦小宝一夜暴富海大富正式“下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被降服,大臣们终于可以一朝翻身把歌唱,为鳌拜拟定了三十条大罪。小宝对这些并不感冒,只想找到海大富心心念念的四十二章经,三十条罪终于念完了,康秦王建议将鳌拜斩杀,皇上念及他是顾命大臣,还是决定没收家产,终身拘禁。索额图负责清查鳌拜家产,其中的两本四十二章,要拿回来交给太后。一听到经书,昏昏欲睡的小

  • 《鹿鼎记》10韦小宝手刃鳌拜,误打误撞成了青木堂香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鹿鼎记韦小宝当上青木堂香主,鹿鼎记韦小宝捉拿鳌拜,鹿鼎记韦小宝抄鳌拜家完整版

    自从鳌拜被关在康亲王王府,每天不住地大声咒骂,王爷是一天好觉都没睡过,将苦水倒给了皇帝,可皇上只让他自己想办法让鳌拜闭嘴。康亲王一筹莫展,只能找索额图商量对策,索额图提议,干脆毒哑他,不就落得耳根清净了?康亲王觉得这也太不仁道了,皇上知道恐怕会不高兴的吧,不如转押到你的府上吧,令尊曾经与鳌拜同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