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七个大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七个大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14 更新时间:2024/1/20 22:34:17

自古以来,统兵大将都是一个敏感的位置。因为手握重兵的人,在政治上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政权更替往往和兵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乱世之中,带兵将领通常成为有意逐鹿天下的人拉拢的对象;而在和平年代,他们又成了君主提防忌惮的存在,非皇帝真正的心腹不能胜任。

对这种统兵将领的又爱又恨,可以从某些大臣在皇帝面前告状的罪名看出,最常见的就是“拥兵自重”了。但凡皇帝心中对将领不满,借着这个说法就可以给将领治罪了。但也有些将领确实在权力变大后,心中生出狂妄。比如清雍正时期带兵大将年羹就是如此,在他被皇帝处决后,家产抄没时发现了七个字,而这些字却把雍正气得吐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年羹尧的发迹

和影视剧中的描述不同,年羹尧从小生长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祖上本姓严,后改姓为年,清军入关时被迫加入满清镶白旗。因为祖上曾经有人入朝为官,所以他从小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在后来的学业中十分顺遂。

不但年少中举,没过多久还考上了康熙朝的进士,他的同期考生中,就包括了后来的大清政坛常青树——张廷玉。年仅二十二岁的年羹尧就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位检讨官。此时的年羹尧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臣,任谁也想不到后来他会成为一位驻守边疆的大将。

六年后,因为康熙的赏识,年羹尧官居三品,成为了年轻官员中,升迁最快的那一批人。后来他又代表大清出使朝鲜,同样表现良好。因为他工作兢兢业业,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具有实权的职位——四川巡抚,这个官职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了。

在这个位置上,虽然犯过错误,但因为他在平叛时为军队提供了稳定的后勤保障,所以官职不降反升,很快就从四川总督升到了川陕总督。此时来到了康熙统治的后期,整个朝廷上下都陷入了夺嫡的政治斗争中。作为远在边塞的官员,年羹尧也想找一位合适的皇子下注。

其实年羹尧和后来的雍正皇帝,也就是四皇子之间关系一般,还曾因态度不够恭敬被训斥过。但为了牵制在反叛中表现出色的皇十四子,雍正还是向年羹尧伸出了橄榄枝。也正是因为年羹尧在后勤补给方面的牵制,导致了战事未能很快结束,为雍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执掌大权,暴戾狂妄

雍正即位后,十四皇子还在外征战未归。但雍正已经迫不及待的展现出对于年羹尧的重视,他命令他的十四弟从此以后,和年羹尧一起执掌西北军务,也就变相的削弱了军权。同时在年羹尧回京述职的时候,授予他二品爵位,并把他的妹妹封为贵妃,给年家抬旗。

也就是把年家的镶白旗升为镶黄旗,还赏赐了大量的金银宝贝,其中包括雍正的亲笔题字等等。年羹尧的一家鸡犬升天,家中的兄弟姐妹都被授予的大小不同的官职,连年过八旬的老父亲也被授予尚书的虚衔,虽不用上班,但可以领工资。

在此之后,年羹尧在西北的地位也在皇帝的有心培植下,达到了一个汉人能达到的新高峰。皇十四子被迫离职返京后,因为西北军事形势严峻,年羹尧临危受命,成为抚远大将军,用来对抗罗卜藏丹津的入侵。身为文臣的年羹尧也没有怠慢,短时间内就平定了青海之乱,雍正一高兴,不但封他为一等公爵,还以“恩人”相称。

能做皇帝“恩人”的将军,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可见当时年羹尧在雍正心中的地位。不但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问题都由年羹尧一手掌握,甚至连朝中其他事物,雍正也要年羹尧参与讨论。

即使年羹尧和朝中大臣的研究结果相悖,皇帝也往往会站在他一边。这个时候虽然有很多大臣,背地里告年羹尧的状,可是雍正直接无视,还在信中勉励他,不要怕人告状,表现出自己的信任。

年羹尧之死

人一旦被捧得太高,很容易看不清自己的根基,导致生出骄气来。年羹尧在这一点上也没能免俗,自从他当上一等公爵后,首先同朝中官员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原因就是他展现出目中无人的态度,甚至连朝中的三品重臣和王爷都不放在眼里了。

一次在回京面圣的时候,他骑马入城,文武百官在皇帝的要求下,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其中的高官皇族无数,但年羹尧驱马经过时,不但没有下马,甚至连低头看一下都没有。通过这件事,雍正渐渐意识到了百官对于年羹尧的意见,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

从此之后,雍正开始暗中观察年羹尧。雍正本就是个心思深沉的人,经过几次观察他发现年羹尧的言行确实欠妥,偶尔除了不把其他官员当回事,也不止一次的言语中流露出对皇帝不敬的态度来。

因为早年雍正曾经说过:希望我们作一对可为千古表率的君臣。如果翻脸会受损自己的威严,所以他想着敲打一下年羹尧,盼望他及时改过。但眼见年羹尧没有悔过之心,雍正也开始为除掉他作准备。

因为年羹尧确有大功,而且自己把他抬得太高,雍正想出了借朝臣造势,借众人之口给他定罪的方法。他首先拉拢年的好友,详细搜集言辞罪证,靠着这些罪证,把年羹尧从西北调到江南,以瓦解他在军中的势力。

而来到江南的年羹尧,就像是被拔掉牙齿的老虎,地位一落千丈。朝中大臣看到皇帝的信号,心有灵犀的纷纷上奏陈述年羹尧的罪行。借着大家的愤慨,雍正顺势把年羹尧一撸到底,赐他在牢中自尽。

年羹尧死后,朝廷派人到他家中抄没家产,除了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外,雍正当年的手书也在其中。可是却被年羹尧写上七个大字“皇帝挥毫不值钱”。据说当时听说这件事的雍正气得吐血,也可以看出年羹尧倒台之前有多么狂妄了。对比和珅,年羹尧恐怕没想明白,谁才是自己权力的来源,而谁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兵部尚书于谦在干什么?为何不阻止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祁镇兵变的时候于谦在干嘛,于谦导致朱祁镇被俘,朱祁镇尊重于谦的句子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体弱多病,朱棣逝世以后,朱高炽即位,在位不到一年便猝然去世,朱瞻基随即继位。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并且任用蹇义、夏原吉、于谦、周忱等贤才良将,开创出仁宣之治。不过,朱瞻基却英年早逝,年少的朱祁镇即位。朱祁镇年龄尚小,于是太后张氏掌权,但她不偏袒自家人和外戚,明朝兴盛得以延续。

  • 元朝的十一位皇帝都是谁,其年号、谥号、庙号、汗号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皇帝庙号一览表,元朝庙号及谥号,元朝最后一个皇帝谥号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大都(今北京),1368年明朝军队攻入大都,元顺帝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朝共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下面丸子为大家细细讲讲元朝十一位皇帝的顺序和年号、谥号、庙号和蒙古汗号。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拖

  • 明英宗朱祁镇丧师辱国,大臣们为何还都支持他?只因嫡庶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英宗朱祁镇一生,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最新消息

    然而,在太上皇朱祁镇归国后,在朱祁镇之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作为朱祁钰即位的交换条件下,朱祁钰想要巩固自己皇位,甚至排斥朱祁镇父子,将帝位传给自己子孙,面临着诸多恶劣局面,非现代人可以轻易想象:明朝是个极端注重理学、宗法和嫡庶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年)发布《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

  • 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何要骗朱瞻基,说自己不后悔?因为怕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要骗朱瞻基,大明风华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

    说虐恋,因为这对情侣的感情是单箭头的,朱瞻基对孙若微一见钟情,而孙若微一心只想报仇,她有自己所爱的人,这个人就是徐滨,为了3万靖难遗孤的生命,两个人注定无法在一起,而朱瞻基因为深爱孙若微,可以说是抢过来的。虽然孙若微不爱朱瞻基,但她嫁入皇宫后也一直安守本分,孝顺公婆,为朱家生下太子,特别在朱瞻基落魄

  • 大明风华:朱瞻基娶两个老婆,内心独白不一样,只有她是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和他母亲说的话,大明风华朱瞻基个人资料,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

    被逼无奈下,朱瞻基递上了所有人期待的如意,却是正眼没瞧胡善祥一眼,等胡善祥接下如意那一刻,朱瞻基早早就把手给抽开了,生怕被对方碰到,还没胡善祥说完感谢的话,他径直往自己心爱的女孩孙若微走去。对于两个老婆,朱瞻基的内心独白是不一样的,他似乎在对胡善祥说:“你虽然拿了我的如意,这只是我家里人的意思,但你

  • 大明风华:朱瞻基将自己封闭起来,孙若微的话,直戳心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孙若微想射死朱瞻基

    皇太孙也向往自由,可以自己做主,娶自己喜欢的姑娘,所以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去诏狱里待着,什么都不用想,仿佛死去了一样,但现实很快又让他惊醒过来,处在那个位置,一旦没有野心,全家性命都将不保。他曾哭哭啼啼地请求爷爷饶了孙姑娘一命,自己可以替她去死,甚至可以放弃皇太孙之位,爷爷骂他被一缕情丝挡住了眼睛,骂

  • 朱元璋“重典治吏”,“狠劲”超越前代,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是如何重典治吏的,朱元璋重典治吏为什么效果不好,朱元璋重典治吏导火索

    明初的法律条文中很多是专门针对贪官污吏的,旨在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朱元璋这股子治理官员的“狠劲”超越前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他“重典治吏”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明初的形势所需。朝代交替之际,有些官员还蹈袭元朝之弊,擅权枉法,贪赃受贿,额外剥削农民,增加农民的负担。官员的这一类行为极易激

  •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后行为反常,为民办事,还是被权力支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风华朱高炽临死收到儿子的信,大明风华仁宗朱高炽登基,朱高炽登基视频完整

    一向佛系的太子爷对权力并没有多大的欲望,只想安安静静安享晚年,但是他怕儿子,当儿子把玉玺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在权力面前,他也表现出贪婪的一面。毕竟是男人,又身处那个位置,对皇位还是有渴望的,只是他知道这个皇帝不好当,背后还有两个弟弟盯着,随时可能造反。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最后朱高炽还是顺利继位,

  • 大明风华:朱棣临死还要出难题,听完太孙的回答,才安静地闭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棣和太孙的催泪谈话,大明风华为什么朱棣对太孙发火,大明风华朱棣死得太憋屈了

    所以朱棣言不由衷地说想让汉王登基,可能一方面也是想激励太孙,让他明白前途凶险,早做准备。招杨士奇其实也是暗示他辅佐太子太孙。说朱棣在犹豫,可朱棣不是那种犹豫不决的人,他如果决定选汉王,就像剧里讲的,直接宣汉王继位就完事儿了,还把杨士奇叫过来费那么大劲。朱瞻基听到杨士奇说爷爷想把皇位让二叔继承后,整个

  • 大明风华:朱瞻基下线前疯魔,孙若微对其太无情,醉心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孙若微接受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

    后来第二次和马哈木大战,又受很重的伤,伤到了根本,这是剧中说朱瞻基最直接驾崩的原因,而汉王朱高煦却说,因为朱瞻基比朱棣更狡诈,比朱高炽更虚伪,而且天生又有好运,这样的人注定命不长久,当然朱瞻基的死,跟汉王脱不了关系,朱高煦和朱高燧联手,让朱瞻基破了不沾染朱家人血的誓言,结果直接给朱瞻基留下了心魔,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