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杀陆生楠和谢济世时捎上总督李绂,雍正一箭数雕

《雍正王朝》中杀陆生楠和谢济世时捎上总督李绂,雍正一箭数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1/19 2:01:10

事发背景

雍正继位后,为弥补国库的空虚,被迫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由于阻力太大,雍正也只敢在自己的心腹田文镜的河南和李卫的江苏等地“试行”,也就是说先打个样来看看。结果由于田文镜坚定不移的执行新政,结果河南考生感觉将来前途无望集体罢考。

感觉读书人所谓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直隶总督李绂、河南学政陆生楠和谢济世等联名百官参奏河南巡抚田文镜。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人家河南发生的事情你一个直隶总督李绂跟着掺和什么。这话还得从前几年李绂从外地调任直隶总督路过河南的情况说起。

之前李绂在广西干得不错,得到朝廷的提拔任直隶总督。返程路过河南得知田文镜待吏苛刻,以严厉刻深的风格治理当地。李绂斥田文镜“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两人因此而结怨。 就是这么点事儿,李绂就记在心里此时趁机联名参奏田文镜。在这里显示出李绂的政治不成熟以及心胸有点不太宽广。

以新政为核心导致君臣矛盾激化

当雍正拿到弹劾奏折的时候,生气是必然的。并且打开之前存档的奏折密匣,发现当年参奏年羹和参奏田文镜的奏折除了人名不同基本都一样。这是“朋党”一词迅速划过雍正的脑海,雍正最很朋党。

君前奏陈时,当代表宝亲王弘历的刘墨林认真点明河南新政前后粮食和其他物品的市价大大降低并且黄河大堤都用一省之力修好的时候上奏的百官才无言以对。 直隶总督李绂耍小性子要辞官,咱们来看看雍正的做法:

卖弄文墨, 清谈误国。 想辞职也可以,干一点实事在走,去工部干一任侍郎去。

这个自诩诤臣的直隶总督李绂也无可奈何。此时的雍正虽然恼恨李绂但是并没想杀他。但是接下来河南学政陆生楠和谢济世等人的不依不饶让本来就没事的李绂吃了瓜落儿。

陆生楠和谢济世带领官员向雍正逼宫,最后直接揭下弹劾田文镜的幌子直指新政。

皇上在河南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本就不是可行之政,否则为什么要试行?可恶的是田文镜一味地逢迎,使得读书人的脸面荡然无存,国家的元气大伤。皇上,士绅的不当差、不纳粮是千百年来的成例。请皇上恪守祖制,罢了田文镜这个小人,取消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弊政则天下太平。

这下可把雍正气急了,这帮读书人不管国弱民贫只管自己的利益。当雍正把这群人的联名奏折扔在地上不再受理的时候,生楠和谢济世居然威胁皇帝就不怕千秋万代留下骂名吗?

这就是明显的威胁呀,潜台词就是反正我们是读书人以后可以抹黑你。当面威胁皇上,这就是脑残。被处斩也是应该的。一向以刚强著称的雍正皇帝哪里吃这一套,立刻把陆生楠和谢济世以及李绂推出去斩首。额,怎么突然又带上了李绂?

处斩陆生楠和谢济世带上李绂的理由有三

1、李绂是个清流文人,跟康熙的三阿哥相处得不错。由于三阿哥胤祉潜心修书,所以始终有一帮读书人围在左右,其中就有李绂。当初四阿哥胤禛清查拖欠国库库银的时候,因为三阿哥也欠了钱。李绂害怕三阿哥把修书的差事停了影响他,所以还出声呛了四爷几句。后来雍正继位后,李绂和张廷璐作为主考拜见雍正的时候。雍正提出当年在诚亲王府上见过他时就是点明,李绂赶紧承认错误。李绂这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经常做一些错事。清理国库是一件事,这次又因自己的利益攻击新政。所以雍正想杀杀他的威风。

2、如果没有诚亲王允祉和宝亲王弘历的求情,也许雍正真的会杀李绂。能干的大臣确实难得,但是处国家利益于不顾,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大臣在雍正看来可杀。李绂还不是普通的清流,他专门打着清流的名义为自己争取利益,哪怕不符合国家利益。说白了就是个投机主义者。

3、虽然李绂有很多错误,也比较自私。但是毕竟有些才能,大部分问题上无论官声还是能力都还是不错的。即使雍正不喜欢,也可以留给乾隆,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标准都杀了。所以当三阿哥求情的时候没给这个面子。当宝亲王弘历求情的关键时刻,雍正才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写好的赦免诏书赦免李绂。注意这个细节:赦免诏书是早就写好的,似乎就等弘历来求情似的。

其实这都是帝王的老套路了,在晚年故意打压一批忠诚有能力的人留给下一代帝王。当新帝王上台的时候稍加施恩,这批大臣还不感激涕零、死心塌地的卖命?果然乾隆继位后,立刻用李绂为户部侍郎。

《清史稿 李绂传》记载:高宗即位,赐侍郎衔,管户部三库,寻授户部侍郎。

小结:

雍正玩的这套假杀李绂,既是出自气愤,又是无奈。李绂只是这种官员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许许多多的清流官员不能都杀掉。即使雍正作为皇帝,有时候也很是无奈呀。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末代王爷的环球军事考察飞机大炮让他大开眼界回国后大清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当时清朝已经建立得有新军,但这些部队却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张之洞、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手中,清廷根本无法直接调动。因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了皇位,并由他亲自监国,所以他派自己的六弟载洵出任海军大臣,七弟载涛出任陆军大臣,而这两人当时都仅仅20出头,都准备在军事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载涛全名为爱新觉罗

  • 《雍正王朝》年羹尧做四川提督陕甘总督,为何他要感谢老八提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王朝陕甘总督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的地位,雍正王朝年羹尧是怎么被拿下来的

    老八胤禩保藏祸心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提督我们先来看老八当中举荐年羹尧的历史背景:四阿哥胤禛担任追比国库亏空费尽心思,但是由于太子的介入不得不终止。此时追比结果不过是总任务的三成,而且逼死了老臣魏东亭还有十阿哥的当街变卖家产的无声抵抗。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太子赢得了宽厚的名声;康熙吃个哑巴亏心里上火,但是不

  • 此画传世918年,躲过乾隆盖章,却被溥仪偷运出紫禁城,差点损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收藏的赝品画,溥仪山水画欣赏,溥仪100幅国宝画

    在目前中国已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能称得上是国宝的,还真没有几个。文物的价值也是有一些衡量标准的,或者是历史方面的价值,或者是艺术层面。有些东西可以说是文物,但不见得会有什么价值。能称得上国宝级文物的,那自身的价值可就无法估量。现有的几个国宝级文物,在传承发掘的时候,都有一些奇遇。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 《雍正王朝》末尾雍正看了八阿哥胤禩的遗书为何很愤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与胤禩的关系,雍正和胤禩谁更优秀,雍正和胤禩谁的能力强

    这段可谓精彩纷呈,在这一天里这对冤家兄弟相继离世。老八在信中表达了对雍正执政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服不忿,似乎胤禩就身历其境地在身边表述。其实信中也没有几句,即使是对雍正朝的否定也是一句带过。老八第一句就开怼第一句就是“爱新觉罗 阿其那谨上雍正皇帝四哥预览”,这第一句就戳了雍正的肺管子。言外之意就是你雍

  • 曾国藩创建湘军时,第一个跟随他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怎么组建湘军的,曾国藩如何缔造湘军的,曾国藩何时开始建湘军

    #百度知识英雄大会#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初,在家为母丁忧的曾国藩奉咸丰皇帝的命令,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到长沙练兵。那么,曾国藩创建湘军时,第一个跟随他的人是谁呢?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外交家郭嵩焘。正是有了郭嵩焘的帮助,让曾国藩得以快速创建湘军。曾国藩后来能成为两江总督,郭嵩焘也是功不可没。可

  • 康熙王朝:宝日龙梅明知胤褆喜欢她,为何还当胤禔面与康熙云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王朝宝日龙梅与大阿哥,宝日龙梅见到康熙之后诉说了冤情,康熙王朝宝日龙梅生了几个孩子

    在《康熙王朝》中,有个很特别的女子,就是宝日龙梅。宝日龙梅是喀尔喀草原的公主,从小备受父王的疼爱,如果不是因为葛尔丹,宝日龙梅这辈子或许不会离开草原,她会和她的父亲一起守候着百姓的平安。可是,野心勃勃的葛尔丹,想要做草原霸主,他血洗了喀尔喀草原。一夕之间,宝日龙梅失去了一切,爱她的父王,还有她脚下那

  • 《雍正王朝》中,刘八女为什么敢逼雍正等人下马过江夏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杀刘八女是哪集,雍正王朝江夏镇刘八女,雍正为什么屠江夏镇刘八女

    历史背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泛滥灾民无数。由八阿哥胤禩管理的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远远不够赈济灾民和修河堤。其他库银都被官僚们借了去花天酒地。最后四阿哥胤禛请旨去富庶的江南筹款赈灾。富庶的江南是八爷党的财富来源,每年大量的财富从江南盐道、漕运等方面抽取传递到京城。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江南盐道任伯安,也是

  •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要亲自到法场救张五哥?发个谕旨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劫法场救张五哥,雍正王朝张五哥和康熙,雍正救五哥

    张五哥替罪“宰白鹅”事件的背景分析这件事发生在太子胤礽复位以后,当时追缴国库欠款的事情余波未平。太子胤礽急需银子来还国库,以保自己的太子之位。而犯案的是九阿哥的门人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张五哥因为爹爹的关系被迫给任季安顶罪,可能受到了蒙骗没想到真的要送命。以为江南赈灾筹款的时候,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

  • 有传闻说小偷进和珅家库房,为何却一分钱不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20箱金条变砖头,和珅家库房照片,和珅石料厂做苦役全集

    与此同时,如果当时有喜欢深挖的媒体人,那么和珅被抄家当日势必会出现另一条另辟蹊径的新闻稿,标题大致为《被抄家前,和珅府中小偷出入,他为何盗不走任何》一类。之所以敢如此断定,是因为,作为真正的媒体人,定不会落掉和珅被抄家前家里进贼这段,因为,这段能传达的信息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信息与和珅被查当日的很多细

  • 彼得大帝的遗嘱:要求俄国军队必须灭亡波兰,却对清朝只字未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彼得一世与清朝的关系,彼得大帝对沙俄的影响,俄国彼得大帝资料照片

    彼得大帝的画像这份遗嘱一共有十四条,其中有三条和波兰有关,还有四条和奥斯曼帝国有关。在遗嘱的第四条,彼得大帝锋芒毕露的告诉自己的继承者们:“一定要分割波兰,然后让波兰陷入长时间的内乱。还要拉拢其他欧洲大国一起反对波兰,使波兰王国陷入孤立,然后在波兰培养亲近俄国的贵族,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让军队直接进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