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创建湘军时,第一个跟随他的人是谁?

曾国藩创建湘军时,第一个跟随他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4/2/18 23:59:06

#百度知识英雄大会#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初,在家为母丁忧的曾国藩奉咸丰皇帝的命令,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到长沙练兵。

那么,曾国藩创建湘军时,第一个跟随他的人是谁呢?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外交家郭嵩焘

正是有了郭嵩焘的帮助,让曾国藩得以快速创建湘军。曾国藩后来能成为两江总督,郭嵩焘也是功不可没。可以说,郭嵩焘是曾国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贵人。

郭嵩焘比曾国藩小7岁,两人认识的时间比较早,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就得以认识,而他们的深交,则是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期间。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郭嵩焘进京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这是他第五次参加会试。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是道光皇帝身边的近臣,很多进京赶考的学子,都慕名投到曾国藩的门下。

郭嵩焘为了得到曾国藩的指点,也投到他门下,和李鸿章一样,都成了曾国藩的学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曾国藩的指导下,郭嵩焘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考中进士,并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

虽然有一层师生关系,但两人更是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学问,志同道合,可惜的是,郭嵩焘刚刚进入仕途不久,就因为父母亲相继去世,不得不回家丁忧守孝。

清朝时期,官员的实缺很少,当一个官员回家丁忧后,几乎很难再得到职位。郭嵩焘也一样,他回家长达五年多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再次进入官场。

到了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时,曾国藩也在家为母丁忧期间,由于太平军从广西一路北上,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让咸丰皇帝十分恐慌,开始大规模地任命在籍的大臣为团练大臣,组建民间武装力量抵御太平军。

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的曾国藩,认为自己不懂兵事,不想接这个差事。而郭嵩焘则多次前往劝说,希望曾国藩能出山。郭嵩焘劝道:

公素澄清之志,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

乱世出英雄,天下大乱,才是有志之人的出头之日。因此,这个机会对曾国藩来说,也是一个再次进入官场的机会,当然,郭嵩焘也希望能帮助曾国藩,让自己有一个立功的机会,再次进入仕途。

这就是郭嵩焘帮助曾国藩的真正原因。

郭嵩焘为湘军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为曾国藩组建幕府。

郭嵩焘在考中进士前,曾经给浙江学政当过一段时间的幕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后,郭嵩焘就成了他的幕僚长,负责招揽人才,以及处理各种公文和起草规章制度。

正是在郭嵩焘的主持下,曾国藩的幕府中,网络了大量人才,为湘军的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二是为湘军筹集粮饷。

粮饷问题,是曾国藩创建湘军时,最为头疼的问题。由于朝廷不给予粮饷支持,所有的民间团练队伍都必须自筹。曾国藩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长期在京城做官,和湖南的乡绅们并不熟悉。

郭嵩焘则不一样,他家是湖南有名的富户,家里的产业众多,和湖南各地的乡绅们都有生意往来,因此,他筹集粮饷相对比较容易。

正是有了郭嵩焘的帮助,才得以让曾国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创建了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湘军。

另外,郭嵩焘对曾国藩本人的帮助也很大。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年末,郭嵩焘被调离湘军,到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并得到权臣、户部尚书肃顺的赏识,在和肃顺的交往中,郭嵩焘将曾国藩以及湘军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向肃顺做了汇报,也让肃顺清楚地看到,要想挽救没落的大清王朝,唯有重用汉人。

后来,曾国藩在肃顺的保举下,被咸丰皇帝任命为两江总督,从此,让湘军有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实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最终消灭太平天国。

从曾国藩和郭嵩焘交往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在创业的时候,还是要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志同道合的人,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能静居日记》等。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宝日龙梅明知胤褆喜欢她,为何还当胤禔面与康熙云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王朝宝日龙梅与大阿哥,宝日龙梅见到康熙之后诉说了冤情,康熙王朝宝日龙梅生了几个孩子

    在《康熙王朝》中,有个很特别的女子,就是宝日龙梅。宝日龙梅是喀尔喀草原的公主,从小备受父王的疼爱,如果不是因为葛尔丹,宝日龙梅这辈子或许不会离开草原,她会和她的父亲一起守候着百姓的平安。可是,野心勃勃的葛尔丹,想要做草原霸主,他血洗了喀尔喀草原。一夕之间,宝日龙梅失去了一切,爱她的父王,还有她脚下那

  • 《雍正王朝》中,刘八女为什么敢逼雍正等人下马过江夏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杀刘八女是哪集,雍正王朝江夏镇刘八女,雍正为什么屠江夏镇刘八女

    历史背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泛滥灾民无数。由八阿哥胤禩管理的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远远不够赈济灾民和修河堤。其他库银都被官僚们借了去花天酒地。最后四阿哥胤禛请旨去富庶的江南筹款赈灾。富庶的江南是八爷党的财富来源,每年大量的财富从江南盐道、漕运等方面抽取传递到京城。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江南盐道任伯安,也是

  •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要亲自到法场救张五哥?发个谕旨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劫法场救张五哥,雍正王朝张五哥和康熙,雍正救五哥

    张五哥替罪“宰白鹅”事件的背景分析这件事发生在太子胤礽复位以后,当时追缴国库欠款的事情余波未平。太子胤礽急需银子来还国库,以保自己的太子之位。而犯案的是九阿哥的门人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张五哥因为爹爹的关系被迫给任季安顶罪,可能受到了蒙骗没想到真的要送命。以为江南赈灾筹款的时候,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

  • 有传闻说小偷进和珅家库房,为何却一分钱不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20箱金条变砖头,和珅家库房照片,和珅石料厂做苦役全集

    与此同时,如果当时有喜欢深挖的媒体人,那么和珅被抄家当日势必会出现另一条另辟蹊径的新闻稿,标题大致为《被抄家前,和珅府中小偷出入,他为何盗不走任何》一类。之所以敢如此断定,是因为,作为真正的媒体人,定不会落掉和珅被抄家前家里进贼这段,因为,这段能传达的信息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信息与和珅被查当日的很多细

  • 彼得大帝的遗嘱:要求俄国军队必须灭亡波兰,却对清朝只字未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彼得一世与清朝的关系,彼得大帝对沙俄的影响,俄国彼得大帝资料照片

    彼得大帝的画像这份遗嘱一共有十四条,其中有三条和波兰有关,还有四条和奥斯曼帝国有关。在遗嘱的第四条,彼得大帝锋芒毕露的告诉自己的继承者们:“一定要分割波兰,然后让波兰陷入长时间的内乱。还要拉拢其他欧洲大国一起反对波兰,使波兰王国陷入孤立,然后在波兰培养亲近俄国的贵族,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让军队直接进入波

  • 大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科举考试时展露一绝技,光绪看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光绪钦点的武状元,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有多厉害

    既然有文状元,那就有武状元。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是清朝的张三甲。能够成为武状元,毫无疑问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本领的。张三甲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还颇通兵法,年纪轻轻就善于排兵布阵,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可是这样一个人却只活到了22岁,实在是非常可惜。张三甲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他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小就受到父亲与

  • 曾国藩: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全靠这三点!否则将面临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说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曾国藩家庭兴旺的五个方法,曾国藩成就及家庭付出

    提起曾国藩的大名,相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左右了清朝命运的大人物用自己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也让我们记住了他的伟大。不仅在官场和外交中有过人的地方,在治理家业方面颇有心得的他也让人佩服他的才能。文学素养极高的他是一个很愿意用文字记录和表达的人,于是流传至今的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

  • 为什么历史上有人总说清朝得国太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得国最容易的就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快要完成统一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扈病逝,主少国疑之下杨坚轻松的篡位建立了隋朝。当然得之容易失也易,隋朝二代而亡。所以相对来说,大清王朝从建立政权到完成统一并不容易,时间跨度甚至大于汉唐等王朝。满清统一过程中最容易的两年如果仅仅是从满清

  • 《康熙王朝》中阿密达要砍掉康熙的头,康熙为何还把佩剑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康熙在晚年千叟宴上总结自己自己功绩的时候说的是: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噶尔丹,也仅仅是平定噶尔丹而已。住噶尔汗国作为一个地方政权与大清王朝对抗了68年之久。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趁明朝和后金都无暇顾及的时刻,抓紧时间并吞统一卫拉特蒙古。到噶尔丹时期,虽然清朝已经入关统一了中原但是葛尔丹趁清朝

  •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他知道真相后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清末名臣陶澍,中国通史清朝名臣陶澍

    陶澍之前,湖南人才究竟有多凋零呢?引用一组数据:正史24部书中,被立传之人共有4000余人,其中湖南籍仅有55人(排名第一的河南有900多人)。与后世湖南籍大才的繁星闪烁相比,陶澍之前的湖南,真真是人才的“荒原”。陶澍之后,湖南人才辈出,与他有直接关系的有左宗棠(亲家)、胡林翼(女婿)、曾国藩、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