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6个状元,仅当了20天,就被朱元璋处以车裂之刑,下场凄惨

明朝第6个状元,仅当了20天,就被朱元璋处以车裂之刑,下场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4/2/13 19:07:37

就连整个明朝历经276年,也才出了90个状元,可见当时考状元要比考清华北大难得多,不过这也足见它的珍贵之处,尤其是在建国初期,急需人才的情况下。

然而,幸福有时候来得快去得也快。正如朱元璋时期的一位状元,好不容易金榜题名,正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却被处以车裂之刑,而此时距离他当上状元才20天。按理说,能考上状元的都是人中翘楚,皇帝应该很爱惜才对,为却要处死他?还是用极其残酷的刑法。

这个倒霉的状元就是陈安,出生于福建,天性聪颖,年少时便能诗善,与林鸿、陈仲完等九人并称为“闽南十才子”。1397年(洪武三十二年)他参加科举,很幸运地成为了朱元璋钦点的第6位状元。很快,陈安就被朝廷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陈安高兴地辗转反侧,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父母,然而还未等他骄傲的回乡报喜,一场厄运悄然地他袭来,喜事最终演变成了一桩悲剧。

就在陈安中状元的这一年,一共有52名进士。本是值得庆贺的事情,然而就因为这52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没有一名北方人入榜,再加上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所以引起了长江以北的考生不满,怀疑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否则北方众多考生怎么会全军覆没。

其实,在古代很多朝代,南方考生一般都比北方多得多,所以自然南方的状元也比北方多一些。比如北时期,中进士的有9630人,然其中北方人只有区区400多人,还不到百分之十。而整个明朝,出了不到100个状元,北方人也仅只有11个。所以说,南方状元多并不算稀奇的事。

然而,这一年的榜单被南方人霸屏,却引起北方文人的集体不满,于是爆发了“南北榜案”。他们纷纷上诉告状,坚持要朝廷给一个说法。不料,这件事情经过发酵后,愈演愈烈,最终还惊动了朱元璋,在加上朝中的北方大臣也开始为北方考生说话,于是朱元璋就成立了调查小组严查。不巧的是,这调查小组中的12人,其中就有新科状元陈安。

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动杀心,只是想尽快平息来自这场考生的愤怒,所以就让主考官们重新阅卷,哪怕再录取几个北方考生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对北方文人有了交代,对朝廷的影响也不大,更不会难堪。

然而,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这几个调查小组的人也是南方的,为了证明当初没有判错,故意将北方考生中最差的卷子交了上去。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这种小聪明还是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来就是草根出身,平生最讨厌官场舞弊行为,当他得知后,顿时怒火冲天,动了杀心。

于是主考官连同调查小组的人,有的被发配,有的被处死,而陈安自然也难逃厄运,不仅除名,还被朱元璋车裂而死。可谓是人生无,陈安前一天还笑口常开,后一天就被车裂而亡,不知道他临死前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南北榜案最终以朱元璋重新录取了61名北方考生而终结。此事件后,科举制度的录取标准也被分成了南北政策,不再进行全国统一划线。或许有人会说朱元璋太小题大做了,但是作为一代枭雄,从血海中踏过来,目的很明确,笼络北方士族。

如果朱元璋一开始成立调查小组时,就明确下令再录取几个北方的考生,说不定就不会发生这场血案了。只可惜自古圣意最是难猜,陈安他们也没能领会其中含义,还耍小聪明,最终导致身死名灭。或许有人会说他很冤,其实朱元璋这么做不仅是为了给北方考生一个交代,更是为了震慑,为防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要成功必有牺牲,只不过不幸的是陈安成了这个牺牲品。

更多文章

  • 被朱元璋屠杀的名将,没有一人敢进行反叛,离不开,这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中朱元璋害死的功臣有几个,历史上朱元璋真的嗜杀吗,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为什么没人反抗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励志的一个皇帝,也是起步最低,成就最高的一个乞丐帝王,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在朱元璋做皇帝的那段时间,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

  • 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分别是干嘛的?哪个的势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锦衣卫与东厂西厂,明朝东厂西厂锦衣卫怕哪些官员,锦衣卫西厂和东厂

    我们从时间顺序上介绍三个部门的出现时间,如图所示:锦衣卫是朱元璋建立的,最初的作用其实和宫城禁卫军差不多,负责皇帝的保卫工作,也是皇家的“三军仪仗队”。但是后来朱元璋开始大肆杀伐功臣将领,而传统意义的刑部和大理寺用起来不太顺手,所以朱元璋将锦衣卫推上了明朝的舞台。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听命于皇帝。锦衣

  • 朱元璋为逃命,将父亲尸体丢山中,刘伯温却大呼丢的好,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厚葬刘伯温,朱元璋为何非要把父母埋在地里呢,朱元璋是否挖开刘伯温的墓

    其中有一个关于朱元璋的传说就是这样的,据说在早期朱元璋的父亲因为吃不起饭被活活饿死了,在其父死时朱元璋没钱买棺材,所以用草席简单的包裹着父亲的遗体,找来一位亲戚,一起准备扛到山上安葬,不料走到半路天色骤变,忽然间电闪雷鸣起来,跟着马上就下起暴雨来了,而继续扛着尸体走,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于是

  • 郑和下西洋时建立的海外飞地旧港宣慰司,明朝是怎么丢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郑和下西洋时的旧港是现在的哪里,明朝是如何丢掉旧港宣慰司的,郑和下西洋遗留资料

    甚至于还有人说,即便是在整个历史上,这个地方也都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如今的苏门答腊岛一带,在古时候存在着一个叫做三佛齐的国家,也被称作是旧港,实际上也就是室利佛逝王朝,明朝初期的时候,三佛齐被爪哇国所灭。在三佛齐没了之后,这个地方成为了一片无主之地,因为爪哇也没那么强大,根本没有控制当地的实际能力,

  • 南京城墙为何七百年屹立不倒?朱元璋这道命令成就质量最牛城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城墙哪年修建的,南京明城墙修建的历史资料,南京明城墙的历史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绝对是个眼中揉不得一点沙子的人,如果朱元璋真的较起真来,下场就是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在老百姓眼中,朱元璋确实是位好皇帝,穷苦和尚出身,最知民间疾苦,登基之后最恨贪官污吏,并且采取了严厉的反贪措施来肃清朝廷里的贪官,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也为朱元璋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但是在官员们看来,朱元璋简直

  •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包括朱棣在内,为何都不敢和朱标争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前三个儿子为啥死那么早,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当皇帝了吗,历史上的朱元璋有几个儿子

    前段时间昊童写过一篇名为,朱标为何能被称为史上地位最稳固太子的文章,本来觉得关于朱标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但没料想又有一个朋友问了我如标题所示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昊童就再跟大家解释一下朱标和明朝皇位的关系。备注,以下内容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打天下,但因为是朱元璋

  • 明朝1美艳寡妇出了上联,称:谁能对出,就嫁给他,至今无人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大经典对联,明朝最出名的对联,古代才女招亲出上联

    今天就来为大家讲几个关于对子的故事。请输入描述北宋年间,有个大才子的名字叫做刘攽,他与大文豪苏东坡是至交好友,有一天,两个人闲着无聊便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在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刘攽见到有一群鸡在啄虫子,于是便出了1上联,“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本来志得意满的苏东坡听到这个对子后顿时眉头紧锁,想了

  • 明朝灭亡只是运气差?假如没有李自成明朝到底能不能击败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如果灭了李自成和满清,明朝是被李自成毁掉的,没有李自成的明朝会灭亡吗

    但是在李自成成为起义军主流的1637-1644年这个期间,清朝的政体已经趋于成熟,大明已经几乎无力阻挡八旗军的进攻。而且曾经的军事科技优势也不复存在,明军的精锐在清军面前,战斗力也是有较大差距的。1642年,曾经把起义军打的落花流水几乎灭亡的明军精锐(关宁军、秦军),在松锦大战中面对清军时,除了吴三

  • 古代军饷不便携带,那么士兵发了工资之后会放哪?宋朝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军饷是怎么发的,宋朝是按什么给士兵发放军饷的,古代军队军饷由哪部管

    安史之乱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府兵制被统治者抛弃,转而一种新的兵制诞生了,也就是所谓的募兵制。这时候的士兵与雇佣兵十分相像,他们只需要呆在兵营,国家每个月都给他们发军饷。到了宋朝赵匡胤时期,募兵制全面推行。那么,这些士兵的工资待遇怎样呢?当时北宋禁军人数众多,军中有三个等级,分别为上等、中等、下等。

  • 明明很有钱,皇帝还喊穷,北宋朝廷的钱都花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官员到底穷不穷,北宋朝廷的钱究竟都花哪去了,宋朝财政都去哪了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穷则思变。北宋在宋仁宗时期推行过“庆历新政”,在宋神宗时期又推行“王安石变法”,这些改革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四个字:增加收入。如果不是手头缺钱,哪个皇帝会愿意瞎折腾呢?那么问题来了,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富庶朝代,为什么北宋皇帝还总是要喊穷呢?难道北宋有钱是假的?其实无论国家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