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本是隋朝一和尚,却造反称帝立尼姑为皇后

他本是隋朝一和尚,却造反称帝立尼姑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36 更新时间:2024/1/25 7:59:04

“和尚”一词,本是从印度梵而来,后专指剃度出家在寺庙修行的男性僧人,以念经诵戒为己任。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有名望的大和尚,其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唐朝的玄奘,此乃古典名著《西游记》广泛传播的原因导致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遵守清规戒律,一心一意地念经。在隋朝末年,就有这么一名和尚,居然想入世当皇帝,他就是高昙晟。隋末时期,天下大乱,农民起义不断,按照《隋唐演义》的说法,有“十八路反,六十四路烟尘”,群雄粉墨登场,各领风骚。高昙晟也按捺不住,野心勃勃地揭竿而起。

高昙晟本是怀戎县的一名和尚,公元618年的时候,怀戎县的县令为了安抚民众,设立斋饭,举行祭祀活动,围观者众。早就存心造反的高昙晟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率领五十名僧众,闯入祭坛,杀死县令和守将,占领了县衙,控制了整个县城,宣布造反。他自称大乘皇帝,国号“佛”,改年号为法轮元年,并且把老相好尼姑静宣接到县城里,立为皇后,称作耶输皇后。

“有怀戎沙门高昙晟者,因县令设斋,士女大集,昙晟与其僧徒五十人拥斋众而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宣为耶输皇后,建元为法轮。”(引文出自《旧唐书》)

高昙晟虽然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是骨子里仍然雕刻着和尚的烙印,摆脱不了职业习惯,从他的年号、皇帝皇后的称号,就表露无遗,“大乘”、“耶输”、“法轮”,都是佛教用语。而且早在造反之前,高昙晟就不是一个好和尚,违反清规戒律,暗地里和尼姑静宣私通。隋末好多农民起义,是被情势所逼,不得不反。比如瓦岗寨的翟让,本是东郡法曹,犯了法逃亡,不得已才聚众于瓦岗寨安身。但是高昙晟并不是当不下去和尚,而是野心膨胀,想过一把皇帝的瘾。

高昙晟也知道自己的势力太小,区区数千众不足以与朝廷武装抗衡,就把眼光投渔阳的高开道,派人去招安。高开道本是一个私盐贩子,历朝历代盐业为国家所有,贩私盐是犯法的事情,所以高开道平常过的就是违法乱纪的日子。他参加格谦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于618年攻克渔阳,自称燕王。

“复引兵围北平,未下,隋守将李景自度不能支,拔城去,开道据其地。武德元年,陷渔阳郡有之。有铠马数千,众万人,自号燕王。”(引文出自《新唐书》)

此时的高开道部众比高昙晟多,实力比高昙晟强,却同意了高昙晟的招安,率部归降,被高昙晟封为齐王。两人称兄道弟,好不亲热。却不料,高开道“嘴里喊哥哥,背里掏家伙”,心怀奸诈,表面上归顺,暗地里存了兼并之心。三个月后,高开道摸清了高昙晟的底细,突袭怀戎县,斩杀了高昙晟,收服了他的部众。可笑高昙晟,才当了三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

就高昙晟这点伎俩,连高开道就驾驭不了,又怎么可能驾驭天下?当皇帝的野心,无异于痴人说梦,注定成为历史上的一抹烟尘,随风而去。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守着庙宇念经,虽然不能得道成佛,至少能够寿终正寝。

高开道这人,绝对是个牛人。据传闻,高开道在战斗中面部中箭,因为太深,医生就割开脸皮,在骨头上打入楔子凿开一条裂缝,才将箭头取出。高开道却叫人摆上酒菜,面不改色,照常吃喝。如此牛人,又怎么可能受制于高昙晟?

很对人眼高手低,野心比本事大,最终落个惨败的下场,毋庸置疑,高昙晟就是这样一个人!

标签: 高昙晟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国在战国中期强势崛起,为何最后没能灭了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历史解密

    战国中后期,具备灭掉六国的条件的诸侯国,其实并不只有秦国一个。当时的齐国经过不断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其最强盛时期,齐军甚至一度率领联军,攻克了当时秦国的函谷关。齐国虽然强盛,却最终也在秦国的铁骑下土崩瓦解,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齐国,

  • 同样都是刘氏建立的汉朝 西汉知名度为何比东汉知名度要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皇帝,历史解密

    对汉朝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刘姓建立的汉朝,说到汉朝皇帝,为何大多数想到得都是西汉而不是东汉?东汉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在多数不熟悉历史的人的眼中,两汉有名的皇帝是一样多的,西汉最为人熟知就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病已;东汉最为人熟知的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

  • 明朝为何会出现商人入社的现象?明代商人有哪些不同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商人,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手工业与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商人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之中存在了很多的行业行会,同时诗文化的繁荣使得诗社也是逐渐的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而来,诗社都是一种文学活动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织。这种组织和商品经济带来的行会等等是有所不同的,在诗社之

  • 曹颖甫有着哪些医学著作?内容主要阐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颖甫,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所著医书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理论透彻周详而又切实用。《伤寒发微》《伤寒发微》是曹颖甫先生40余年对《伤寒杂病论》探索的心得,论述密切临床,精湛允当。曹氏注释《伤寒论》一洗空泛之浮论,专务实学,考据精详,凡无字之处必反复探讨,一再解释。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综

  • 嬴姓赵氏出现于什么时候?揭秘其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姓赵氏,秦朝,历史解密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溯嬴姓渊源,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八恺之庭坚),皋陶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嬴姓赵氏始于西周造父,造父为皋陶的十世孙。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

  • 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发生过什么?他们为何会产生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安禄山,唐朝时期河东三镇节度使,安史之乱的直接发起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对大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得原本富饶昌盛的大唐,从此江河日下。可以说一百多年里,大唐始终没缓过劲来。这场叛乱的直接发起者便是安禄山。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臣,杨贵妃的养子,他的儿子甚至

  • 魏蜀吴三国,到底谁对大一统的影响最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事实上,三国时期一般从曹丕称帝时开始算起,以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进入晋朝时期为终结,因此三国时期原则上指的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六十年间。不过很多人一般会将赤壁之战作为一个时间的分水岭,当时东吴在赤壁之战时的策略是二分天下,无论是周瑜、甘宁还是鲁肃提出的战略方针,都是建立在夺取荆州,全据长

  • 张廷玉晚年时期,为何因为告老还乡之事与乾隆帝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廷玉,清朝,历史解密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清朝杰出政治家,主要成就是主修《明史》,建立与完善军事和奏章制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72年,张廷玉出生于北京。家世不俗,为人正直,从小他就了解朝廷的纷争,并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自康熙王朝以来,张廷玉一直都在辅佐皇帝,接连辅佐三位皇帝后,他因年龄过

  • 三国时期青梅煮酒论英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历史解密

    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刘。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觥筹交错间暗藏刀光剑影,谈笑风生中蕴含凛冽杀机。曹操处处挖坑,刘备从容应对,最后是曹操放下戒心,刘备吓得赶紧找借口开溜。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 乾隆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为什么之后的皇帝不办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千叟宴”其实并不是乾隆的首创,最早举办“千叟宴”的皇帝是康熙。康熙皇帝他不光成功地通过“千叟宴”向世人展示了他文韬武略,有治国大才,还成功地向人传递了他以“孝”治天下的仁爱之心。乾隆视康熙为偶像,因此也效仿康熙举行过“千叟宴”,甚至比康熙举行的“千叟宴”更隆重,更盛大。那么,乾隆皇帝的“千叟宴”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