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明知道和珅贪污,为什么不亲自动手,反而留给儿子解决?

乾隆帝明知道和珅贪污,为什么不亲自动手,反而留给儿子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08 更新时间:2024/1/28 10:26:06

按照常理来讲,皇上和贪官的关系,算是“猫和老鼠”。但是乾隆和和珅相处很微妙,明知道对方贪污,为什么没有动手呢?直到他儿子嘉庆上台后,和珅才被“弄下去”,当时乾隆究竟内心想什么呢?

感情上很难舍弃

众叛亲离比干死, 雪尽花残袒已伤。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有人因为受宠成为权臣,相反有人不受重用丢掉性命。那些大贪官、大奸臣何尝不是统治者给“惯出来”,像秦朝赵构、宋朝贾似道、明朝的严嵩等。可能一开始帝王,都没有想到他们会“惯出”一头白眼狼。

皇帝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宠幸一两个大臣原本没有什么。说白了是政治利益,彼此算是互相利用。武则天当初能够当皇后,就是靠几个奸臣帮忙,否则不会那么容易“扳道”长孙无忌。但是帝王心中有数,如何用这些人心中,那是有一杆秤。如果他们做事情影响到帝王统治,肯定不能乱了分寸,否则就是祸国殃民。

这些人刚开始当官时,内心同样有盘算,并不是想要当奸臣。从忠臣慢慢蜕变成这个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失去最初本心。对于统治者来讲,有很好的印象分,从内心情感上来讲,真的舍不得轻易将他废除。奈何臣子不给力,“权利欲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控制不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

牵扯到相关政治利益

对于手底下大臣,帝王有内心盘算,只要不影响到统治者的利益,多数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适当“小打小闹”,统治者压根并不在意,任由你发展下去。不过一旦触及到统治者的利益,等待他的就是死路一条。至于乾隆和和珅,同样都是这种“模式”,他就算是在怀,也没有对乾隆起过坏心。

皇帝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但是碍于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容忍性。唐太宗和魏征因为彼此互相欣赏对方,才有了“贞观之治”,这话在几百年之后再度“上演”。和珅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支持,等同于一手捧起来。如果没有对方赏识,不断为其升迁之路“开绿灯”,哪能从一个侍卫熬成军机大臣。

仔细看和珅原生态家庭,并不能在他升官之路上,提供太大帮助。他这辈子最大“伯乐”就是乾隆帝,在那些抬轿子的侍卫当中注意到他,从那之后逐步平步青云。于情于理他对皇帝都是忠心耿耿,帮着他处理朝政,并没有辜负这份赏识。很长一段时间在朝廷中,担任乾隆的“左右手”,用的那是十分顺手。特别是他晚年时,帮助乾隆解决不少“麻烦”。

堪称是皇帝的“提款机”

乾隆晚年时生活很奢靡,六次下江南,花费的钱财如流水一般。这时国库里,根本没有大量的资金供他挥霍,正在犯难之际,和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利用自己的敛财能力,迅速聚拢了大量的资金,摆脱了没有钱的烦恼。

事实上和珅贪污好大一部分钱,都汇集到乾隆手中,如果他倒台,皇上就没钱花了。君臣两个人一起贪污,谁也别笑话谁。和珅没有当内务府大臣之前,各方日子都不好过,等到他当了没多久,众人都有肉吃。如此做法,哪个人不喜欢他呢?

因此乾隆才会明知道对方贪污受贿,依然选择纵容,原因就是自己有求于和珅。据说和府的钱财和宝贝,远胜于皇家,就连宫中都没有玉器,在这里都能找到。地方官员进献给皇上一些礼物,和珅也敢动手拿。他死后抄家时,加起来收入都能抵得上15年国库钱,就是一个“聚宝盆”。

乾隆为下一任皇帝“铺路”

除了帮助他挣钱之外,和珅还有一个本事,就是猜测乾隆的心理。在史书上确实有记载,有些时候乾隆的话没有讲,他就已经给他办完。当时白莲教起兵造反,乾隆在部署完任务后,嘴上“巴拉巴拉”念,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和珅马上说出两个人名。事后他透露,听到乾隆念经就知道“诅咒”谁,因此马上上前回答。

这份本事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换成那个君王内心不喜欢,因此才会对其这么宠爱。和珅本身也是一个能干的人,懂得多国语言,皇帝和别的外交使臣打交道,都是一直跟随旁边。另外他还有一个能力,在6个部门当中都能胜任,可见其能力多强。毕竟哪个部门负责任务都是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全能,但是他却能左右玩转。

据说两个人还有一个特殊情分,乾隆曾经辜负过一个女人,对方被太后赐死。等到乾隆跑过去想要救下她,人已经死透了。当时他悔恨不已,在其颈部点了一下,坦言如果有缘20年之后,两个人再见吧!而和珅的长相就和那个女子长得很像,脖子上有一个朱砂痣,两人见面时间正好是20年,因此乾隆认为和珅就是那名女子转世。

还有一点就是乾隆在下一招“妙棋”,就是为儿子做贡献,利用和珅来“杀鸡儆猴”。和珅是大贪官,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乾隆出于各种原因,活着时没有办法动他,可以留给下一任继任者。反正历朝历代新任君王,都要干一件大事,达到震慑君臣的目的,和珅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小结

乾隆对于和珅如此宠爱,肯定有自己现实情况考虑。同时说明有能力的人在职场上,肯定会受到很大重用,哪怕知道你有问题,上位者同样不敢针对你。然而和珅聪明一时,却忽略乾隆终究会死去,靠山一倒台哪里会有活路呀!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清朝如何能够养活4亿人口?看看清朝皇帝都是如何推广农作物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的农业政策,清朝在农业方面采用的措施是什么,清朝皇帝重视农业

    一,康熙帝试验、推广高产水稻人地矛盾,始终是古代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历朝历代都只能减少人均土地的减少,但是不能遏制。当一个社会的人口超过了社会承载力,那就必然会爆发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因此,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也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这就是“劝课农桑”。清朝入关后,面对明朝留下的烂摊子,推行了

  • 林则徐为什么能成为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世对林则徐的评价,林则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林则徐真实人生经历

    林则徐一生清廉,为官正直,被后人称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个荣誉呢?其原因有两点。1、良好的家教林则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为他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则徐从小家庭贫困,但是他运气不错,他的父亲是一位私塾的教书先生,因此他的父亲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所以林则徐有一个

  • 清朝灭亡后,几位格格都怎么样了?五格格最惨,只有她让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十大漂亮格格,清朝灭亡后公主格格们都嫁给了谁,清朝的第十四位格格是谁

    大格格韫媖,她出生最早,但同时她也是最早离开人世的,在1992年的时候她因为阑尾炎,而没能救治回来,最终去世,当时的她只有17岁,是最短命的格格。二格格韫和,她的生活比较艰苦,并不如意,但是她却比自己的五妹要顺利很多,国外投降之后,她和自己的丈夫郑光源一直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当新中

  •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的话没人懂,溥仪:朕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顺治和溥仪什么关系,顺治到溥仪期间的历史事件,从顺治入主中原到溥仪多少年

    秦始皇在开创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时候,也建立了皇位继承制度。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皇位能够代代传下去,不过这样的想法虽好,却终是痴心妄想,别说传给千秋万世的子孙,到秦二世就宣告灭亡了,此后王朝更迭频繁,历代帝王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这一亘古不变的发展法则。当然,在这其中不少的帝王还是很重视自己的王朝命

  • 内有鳌拜、外有三藩和葛尔丹,那么如何评价清圣祖康熙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晚年如何评价鳌拜,康熙皇帝对鳌拜评价,鳌拜和葛尔丹

    康熙也算是一生坎坷:幼年丧父,继位后遭受权臣鳌拜打压,除掉鳌拜后就是长达八年的三藩叛乱;可以说好容易恢复生机的大清王朝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叛乱。但是在这八年中,西北的准噶尔、北部的沙俄、和台湾的郑氏不断袭扰清朝。康熙在南征北战之余还要尽心治理天下,这才为康乾盛世的局面奠定了基础。清朝自康熙起才

  • 从一个山寨到大帝国:清朝是如何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真族建立过什么王朝,清朝如何统一全国的,清朝女真族的历史

    一,统一建州各部明朝后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分。这里先从建州女真说起。建州女真起源于黑龙江五国城一带,是金国核心地区,在明朝初期迁徙到了图们江、绥芬河一带,最后又迁徙到了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融合发展成为了五个部落,分别是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浑河部、董鄂部。建州女真地

  • 清朝为什么对现代中国版图有巨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清朝通常给我们的印象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无数黑暗的记忆仿佛清朝一无是处。其实在版图方面清朝非常积极,并对现代版图起到了奠基作用。虽然晚清时期有点崽卖爷田心不疼,但是客观来说清朝对于现代版图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入关后的清王朝形成东北加两京十三省的版图雏形,东北第一次以稳定直辖的方式置于清朝版图

  • 为什么电视剧雍正王朝,十四子哭康熙的灵位是坏了礼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的灵位,雍正王朝十四爷给康熙送寿礼,雍正王朝康熙临死之谜

    在夺嫡众位兄弟中老十四是典型的能力配不上野心的代表,老九、老十有自知之明所以坚决辅佐老八胤禩;而老十四在被康熙任命为大将军王时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其实老十四还是太天真了,他觉得天赐良机不过是四哥和皇阿玛的有意而为。就连八哥也没把他这个手握重兵太当回事,认为在京里的老师才是心腹之患。所以说也就老十四自

  • 清朝灭亡后,国库还剩多少钱?专家:10个银元,网友:谁信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国库有多少钱,清朝最后的银子都去哪了,清朝末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

    单是个人财富都能如此巨大,更别说举一国之力的王朝国库了。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最后在列强的侵略下,隆裕太后无奈代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盖下了宝印,但清朝中期还是有过辉煌的时候的。康乾盛世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那是指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的治理下,整个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

  • 康熙给百姓免除1.5亿两的税收,是中国史上首次出现的盛世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赋税,康熙晚年财政危机,康熙为什么要赋税改革

    康熙皇帝不仅开疆拓土,还在内政上励精图治,他整顿吏治,治理黄河,发展经济,使得清朝进入了盛世阶段。而康熙皇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重视“藏富于民”,减轻百姓的负担。康熙初期,全国的战乱刚刚结束,经济尚未恢复。为了恢复经济,康熙皇帝推行了多项措施。首先就是鼓励开荒,规定全国新耕种的土地十年之内不收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