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标准才能进入?

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标准才能进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11 更新时间:2024/2/1 5:00:31

中国古代翰林院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体中地位最高的士人们的聚集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小编一起看下去。

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机构。我们将这个机构称为翰林院。翰林院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的时候,被正式设立。

这个机构从唐朝被设立开始,一直存续到清朝的灭亡才真正的被废止,这期间总共存在了有一千多年之久。翰林院最开始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官方组织。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在朝堂之上可以称的上是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随着时间在进入明清乃至清朝晚期以后。

“翰林院”发展的使命也逐渐开始衰落了下来。从留存下来的史料来看,翰林院的史学价值也越来越高。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一下清朝的翰林院。

一、清代“翰林院”的职责和学士人选

1、清朝的“翰林院”的职责

首先,从职责方面来说,最初唐朝时期设立的“翰林学士”主要是用来负责草拟一些皇帝的机密诏制,而且这一时期“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

通俗来说,进入翰林院之后也不会增加什么品阶。到了清朝时期,清代的“翰林院”所肩负的任务相对唐朝来说就显得比较繁重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清代的翰林院不仅需要草拟诏书。

还需要进行一些外的翻译、对庶吉士进行考选;纂修各种史书等等,比起前朝的翰林大学士,清朝翰林大学士拥有了更多的实际权力。

2、清朝的“翰林院”的学士人选

唐朝时期刚设立翰林院,选取“翰林学士”的人选上带有一种荒唐的气息。很多人认为能够入值到“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一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

但是,在这个时期除了一些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子能够有机会入值“翰林院”之外,其他的一些擅长诸如医卜、方伎、书画皆可入值“翰林院”。这也是之前为什么说翰林院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的原因。

“杂”就杂在这个地方。到了清朝时期,“翰林院”在经过了前面数十个朝代的精心完善之后,因此相较于唐朝时期最初设立时,清代的“翰林院”的人员选定就有了一个系统的提升和完善。

二、清朝时期进入“翰林院”途径

清朝时期,一个普通人想要进入“翰林院”的途径一般分为三种,分别为:科举取士、特批以及“洋翰林”即西方传教士或使臣来华,在这三种途径当中,“科举”是最为见的进入翰林院的方法。

1、殿试

相对于其他的两种途径来说,参加科举考试像我国现在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一样,是清朝时期大多数普通的人进入“翰林院”的最佳方式。但是尽管如此,通过科举取士进入翰林院也仍然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要获的进入“翰林院”的资格,首先必须得参加科举取士中的“会试”,参加会试的是各省已经中举的举人。所以说,如果你想要参加会试,首先就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就算是你通过了会试之后,也还需要参加一场复试,你以为从这场复试当中脱颖而出就可以进入翰林院了吗,不,这只是起点,考生还需要参与“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一场考试规格最为特殊、严谨,因此到达这一轮考试的人可以说是同一批次中的举人的佼佼者了。同时也可以说终于到达了整套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一段。

2、皇帝亲自面试

然而,你以为参与要殿试就是招进入翰林院了吗?并不是,尽管参加“殿试”的人员能力已经可以说是十分超群,但离成为一名真正的“翰林”还是存在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

“殿试”的最终结果会像我们今天的考试一样划分等级,等级划分为三甲,而在这其中一甲只有三名,即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三个人在可在“殿试”结婚揭晓后会获得直接入值“翰林院”的资格,进入翰林院的职位也不同,一般来说状元会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和探花均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

当然,除了这三个人之外,“殿试”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也可以进入“翰林院”任职。除了这些人之外,二甲、三甲的考生要想进入翰林院就必须由统治者结合朝考成绩。

还有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酌情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实力已经发挥完了,下面就要看运气了。有幸被选中的人员也并不是直接进入翰林院,而是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内学习。

我们称之为“庶吉士”。这些庶吉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还是学生,因为他们并不会被授予官职。因此,一场殿试当中被真正选拔出来的“翰林”只有“殿试”一甲前三名以及二甲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的考生。

综上所述,清朝想要进入翰林院还真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能够进入清朝翰林院的人也一般都是各个地区的佼佼者了。

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清代翰林院与科举制度息息相关,其内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标签: 翰林院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胡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历史剧不喜欢拍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五湖之乱,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肯定对三国非常的熟悉,但是可能大家对于三国之后的历史就感觉迷茫了,三国时代终结以后。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但是西晋在仅仅统一全国24年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司马懿的后人做了四件事:一、民族内迁。游牧民族内迁自曹操时期就开始了。因为汉末三国

  • 忽必烈灭南宋一统天下,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破坏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对于成吉思汗的认识和评价,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那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成吉思汗的功绩远不止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是一代天骄,蒙古帝国的可汗,其原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世时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征服西辽、花剌子模,征讨西夏、金等国,其征服地域西达

  • 皇帝最宠爱的女儿,死后却被废为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乐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安乐公主李裹儿,公元685年出生,公元710年7月死于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的母亲是韦氏,被称为是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在上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她先后嫁给两个男人,后面的男人更是在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和她生活在一起了,由此可见李裹儿是不遵守礼教的人。神龙政变之后,李显恢复帝位,

  •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仰韶文化,半坡人,历史解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

  • 诸葛亮死了之后,为何司马懿没有攻打蜀汉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后期的主要是围绕着司马懿和诸葛亮开展的,蜀魏之争说白了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之间在学识,军事,兵法之间的博弈,他们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由他们二人甚至可以联想到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秦末时期的刘邦和项羽。这几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难分伯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现

  • 他娶了林徽因表妹,却给自己算命活不过五十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林北丽,民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的女神是林徽因,她的爱情是非常的美好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林徽因,是林徽因的堂妹,堂妹的名字叫林北丽,她嫁的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士,那就是林赓白,林赓白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就是能够预知以后,而且非常的准,但是林赓白的出身并不是那么的好,在小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就剩下了她

  • 北宋建国后出现危机,士兵们居然都打不了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北宋初年的时候,突然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社会危机。这次危机不仅暴露了北宋原有制度的缺陷,还加剧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次危机的三大主要表现。第一,穷人和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负担日益沉重。在唐朝统

  • 揭秘:没有喇叭音响古人是怎样给万人军士训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看过古装电视剧的朋友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战在即都会有一个誓师大会的,一般由军中统帅给将士们讲话。但是古代也不会像今天一样有喇叭音响之类的他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大家都能听到统帅们的讲话呢?在古代将军经常会在出征前开一些誓师大会,就是打鸡血洗脑之类的,但是其实激励士兵并不是只有这样一种方式的。比如说用

  • 气死周瑜的不是诸葛亮,其实是孙权和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瑜,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至此,三足鼎立的局势开始逐渐形成。赤壁之战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对各怀鬼胎的参战各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赤壁之战的渲染与细节描写,前前后后占据了全书近七分之一的章节;而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对这一段的记载也颇为详细。司马光的《资治通

  • 悬空寺有何奇妙之处?悬空寺有着怎样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悬空寺,明朝,历史解密

    该寺现为明、清重修,共有楼阁殿宇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叠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峡谷河床砂石沉积,现高度为40余米。全寺建于悬崖绝壁半腰间的岩石凹陷层中,依山势分为两组;一组自下而上对称分布,有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