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明末清初盛产历史谎言?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明末清初盛产历史谎言?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1/21 4:58:54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流传已久的谎言,这些谎言大部分都是根据野史进行编纂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焚书坑儒,这一点被汉朝史官所诟病,同时这一点对秦始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在历史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被曲解了。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将民间的书籍烧毁,可是秦朝官方的书籍是没有烧毁的,同时这些书籍得以流传。其次焚书坑儒的坑儒与后人理解的也不一样。秦始皇杀害的并不是儒生,而是术士。不过当时的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结果被术士所骗。

最终的秦始皇无法忍受,下旨大力搜寻术士,结果术士几乎全部被杀。到了汉朝时期,开始写秦朝史书,结果秦始皇的烧书籍和杀术士衍化成为了焚书坑儒。这样的情况下,秦始皇背“黑锅”被黑了上千年的时间,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历史谎言。

除了秦始皇之外,历史上同样出现了很多谎言。俗话说,谎言说的多了,就成为了真的。这个俗语虽然有失科学严谨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其实,历史上很多谎言,都是出自明末清初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谎言接连不断的出现。

第一就是张献忠立七杀碑屠川。按照清史专家的话来说,张献忠是个刽子手,立了一块七杀碑。上面刻着“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其后是七个杀字。要知道,张献忠屠川,可是在正史中有记载的,这一点就让后人们对此更为相信了。

《明史·卷三百九·列传第一百九十七》记载“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里的将指的就是张献忠。通过这样的记载就知道,张献忠杀的人有六万万之多,换句话说,张献忠杀死的人有六亿。试想一下,这可能吗?

在当时的情况下,明朝根本就不存在这么多人。可是整个清朝存在的时候,都没有到达过六亿人口,那么明朝时期也没有六亿人口,从这样的记载来看,清朝史官造假的记载实在是太完蛋了。谎言二就是清廷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清军还没有入关的时候,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就组建了八旗军,不可否认的是,八旗军骁勇善战。到了之后李自成打败了明军,结果李自成这个鼠目寸光的人,没有能够抵挡住八旗军。后来八旗军入关。于是建立了清朝,也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军入关之后,仿照明朝制度每天上朝,这时候的顺治帝还是小孩子,这时候是有辅政大臣的。清朝建立之后,肯定是任用汉臣的,由此出来了满汉之争。明朝时期,出了一个官员,叫做孙之獬,清朝的剃发令就与他有很大关系。

多尔衮虽然是颁布了剃发令,但是剃发令的根本就是孙之獬。当时多尔衮在朝廷中,选择了站到一边,两边都是官员,多尔衮这边的是满人。于是孙之獬竟然站到了多尔衮这面,可是这里的满人不愿意孙之獬加入。这时候的孙之獬竟然把头发剃了。

孙之獬如此“忠心”,就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并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剃头匠。孙之獬上书让汉人剃发留辫。剃发令的根本来源并不是多尔衮,而是孙之獬,于是多尔衮下达了“文武军民一律剃发如满族式样,不从者治以军法”。

谎言三就是大玉儿舍身劝降洪承畴。洪承畴是明末时期的起义军,当年其实是准备“以身殉国”的,后来洪承畴直接投靠了清军。这里的大玉儿就是之后的孝庄太后、太皇太后。之所以会传出来大玉儿舍身劝降洪承畴。完全是无稽之谈。

不会说汉语的孝庄太后想要劝降只会说汉语的洪承畴,恐怕是不容易的。实际上要说洪承畴对崇祯有一星半点的忠诚,还不如说他对自己的乌纱帽或者顶戴花翎更忠诚。洪承畴投降之后,深得皇太极信任。康熙四年洪承畴逝世,寿终正寝。

标签: 历史谎言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为什么狂翻后宫妃子的牌子 其实他们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还有曾经热播的 《甄嬛传》,清朝后宫里面的皇后和嫔妃个个美若天仙,千娇百媚,皇上每天晚上都可以狂翻牌子,想和谁“滚床单”都可以。让人感觉当清朝的皇帝好幸福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当皇帝的要维护政权,在选择皇后和贵妃时,首先要以政治联姻为目的的。特别满清

  • 史上最强套路:管仲这小人用一件衣服就将鲁国消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管仲,历史解密

    如果我说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够灭掉一个国家。你们信吗?这怎么可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灭亡一个国家?吹吧?这可不是吹,确有其事。《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如何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兵法》已经给了答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上四策便是战争的精髓。

  • 战国时期韩国的实力如何?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

  • 揭秘:西周和东汉虎贲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它发源于周代,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发起试探性攻击后,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

  • 父亲经商欠下巨债,儿子问其要了400块,三天就还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一清,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神童很多,比如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勃、李贺,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神童。神童历朝历代都有,明朝自然也有,明朝神童我们知道的有杨一清、储巏。杨一清从小就是个“奇童”聪颖好学,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7岁的时候就能一气呵成写

  • 古代国师和太师相比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国师,太师,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国师和太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国师和太师有什么差别?两者是什么官职?掌握实权的人是谁?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朝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汉朝时期的马蹄金到底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海昏侯墓中会出现这种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马蹄金,历史解密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国,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当然我们今天提到的马蹄金也是出自汉朝。近年来,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很大的反响当中出土的物件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个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墓葬里居然有世间罕见的珍宝。其中出土的一种叫马蹄金的物件,在汉代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马蹄金外形是椭圆或圆形,底部

  •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这些食物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代有着史官的纪录,华夏文明的历史皆有迹可

  • 宋孝宗为什么禅位?他的晚年生活为何过得那么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南宋,历史解密

    宋孝宗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淳熙十六年禅位于太子赵惇,成为太上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帝拥有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谁也不愿意放弃,甚至拼死拼活的要争,历史上皇子之间的争斗可不在少数,甚至很多权臣也希望能够夺得皇位。但从历史上看禅位

  •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被冠上昏君的骂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明武宗,历史解密

    明朝有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但是由于他以自身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感受,从而被冠上了昏庸的骂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明武宗的后世都说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昏庸无道的程度让他那群道貌岸然的文官和无法无天的宦官都无法忍受,明朝在他的手中慢慢的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