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商鞅为什么必死无疑?

揭秘:商鞅为什么必死无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4/1/26 3:15:3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段时期,周王氏衰落,诸国群立,为争夺天下,逐鹿中原,各国彼此讨伐,纷战不休。而最终远在中原之外的秦国,却是异军突起,最后,吞并六国,完成了大一统之历史壮举。

被誉为蛮夷的秦国,之所以实现富国强兵,其实,都源自那一场贯彻整个秦国上下的改革。变法,在当时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时的大国魏、齐与燕都曾经经历了变法,并取得不小的成就,让当代的国君也因此成就了一番宏图霸业。

但是,他们都对后世影响的都远不如秦国的变法深远,这是因为这些大国,自上而下的改革,从未触及到根本的利益群体。

首先,我们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这个时期是新兴的地主阶层的浮现时期,在历史进程中,是从奴隶制社会从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是属于一个上升时期。在这个阶段,若能抓住机会,实现新兴的地主阶层对政权的掌握,那么,整个国家都将迸发出极强的活力,最终,在诸国当中傲视群雄。

应该说,在当时有不少的国君和谋臣都看到了这一点,就像齐,孙膑逃入齐之后,与田忌珠联璧合,多次战胜包括魏在内的数次入侵,极大的壮大齐的国势。在朝堂之上,邹忌劝齐王广开言路,采纳良言,这都是不小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变只是对旧有的制度做局部的完善,无法实现国家真正的长久强大。

那么,秦呢?

当时,还被称为的卫鞅的商君入秦后,他与当时的国君的秦孝公一见如故,饱受诸强欺辱的秦,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富国强兵,一雪前耻也能称霸天下。这种深切的屈辱感,让秦上下一心,拥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凝聚力。因此,希望在秦大展身手的卫鞅,与渴望富国强兵的秦孝公一拍即合。这对君臣商谈了数日,甚至,连寝食都安排在了一起。

心意相通的孝公和卫鞅都明白:唯有彻头彻尾的变法,才能让秦在这蛮夷之地,实现国家的强大,因此,这一对君臣将变法的刀举向了奴隶主阶层。商鞅的变法将秦的阶级上升渠道再度大开,并且,进行了扩大。他让秦的臣民看到了一种希望,只要他们有军功和耕种提升,那么,他们便能成为上流阶层。

可以说,是这种希望对秦国的底层人民产生极大的动力,他们犹如一部机器般开始运转起来,为了自己的未来,也为了这个曾经备受群雄欺辱的国家。但是,这样一来,旧有的奴隶主阶层的固有利益便遭到了损害。人往往可以忍受没有拥有过,但是,却不能忍受拥有了之后再度失去。原来的奴隶主阶层地位不再尊贵,他们无法再享受和以前一样的荣华富贵。

所以,在这种巨大落差下,他们自然不能忍受。于是,这些奴隶主开始集结在一起,向卫鞅发难。这其中,就包括当时太子的老师公子虔,也是秦君的亲哥,便怂恿当朝太子以身犯法。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不能轻易处置,但是,若是不加以严惩,那么,此次变法便是付之东流。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下,秦孝公则给予了卫鞅极大的支持。

卫鞅便灵活处理,将怂恿太子的元凶加以惩治,将其中一人割去了鼻子,另一人在脸上刺字,并且,昭告秦国臣民,借此为变法立威。于是乎,这场大刀阔斧的变法才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只不过,这也为商鞅最终的悲惨结果埋下祸根。得罪了太子,在日后必然不得善终,但是,卫鞅毕竟还是有功之臣,在变法的激励下,秦国蒸蒸日上,日益走向富强。

之后,秦国不但击退了数国来军的入侵,还一举收回以往被迫割让的土地。这些实打实的功绩,让商鞅成为秦君之下最得民心的人,这也让原来的宗室贵族们投鼠忌器,不再轻易发表对变法的一些发对意见。但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并且,逐渐的生长为参天大树。这些潜伏在暗处的人们在等待机会,而商鞅变法获得巨大成功,也让他变得有些飘飘然。

同时,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他,历来主张严刑峻法,为了推行变法,他不昔处决了当时反对变法的农民,人数竟高达数百人,当时的渭水都为之变赤。这一切都将他的未来推向的一条死胡同,于是,在秦孝公死后,他就失去了的最大保护伞。那些潜伏在暗处的人们便在此刻亮出了獠牙,秦惠公即位后,便下令将商鞅处以车裂的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车裂是商鞅提出的新的死刑方式,就这样,这个举世名臣死在自己的屠刀之下。但好在,商鞅虽然被害,但是,新法却并未被废除。

商鞅墓,又名商君墓。商鞅被车裂后,法家的后学者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在黄河德丰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当地百姓与守军便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后来法家的后学者寻访至此为商鞅立了墓碑,上书“商君之墓”。

标签: 商鞅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汉朝,历史解密

    大唐王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无比辉煌的朝代,不只是在当时让人骄傲,即使现在大家也是津津乐道。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经济极其发达,社会空前繁荣。我们以古代衡量经济的两个指标人口和粮食来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在武则天退位的时候,唐朝人口一共3700万,到了唐玄宗天宝元年人口已

  • 商周衰亡与创立的过程如何?为何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首先,明显反对当前推翻商朝判决的趋势——甚至有些人经常说商纣王,被周人涂黑得太厉害了,但事实上他仍然是一个做了一些事情的帝王。商朝被周人推翻一定有原因,绝不简单地是周人趁虚而入。殷商时期,其民族构成与今天的联盟体系相似,是两国之间松散的部落联盟。然而,商人是最强大的,掌握了先进的文化,并通过严格的宗

  • 揭秘:北宋为什么始终无法彻底铲除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在公元10-12世纪的中国历史地图上,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一个神秘而又顽强的王国——西夏。它从唐末立足于陕北以来,终北宋一世,始终顽强地挺立在西北的陕甘宁之地,成为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那么,为什么北宋始终无法铲除西夏呢?坦白说,早期的北宋是有可能将西夏之地纳入管辖的。公元982年,当时宋朝已经基本平定天

  • 崇祯帝继位后就除了魏忠贤,这对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27年,年纪轻轻的天启皇帝因为服用了“仙药”而去世了。在他临死前,把大明这个烂摊子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客观说一直到1644年大明灭亡,崇祯皇帝做的还不错,至少比很多大

  • 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是一对难兄难弟 为什么努尔哈赤会将亲弟弟囚禁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是同母所生的一对难兄难弟,他们自幼便相亲相爱,长大后更是兄弟同心,可是为什么,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囚禁在一所密室里,只有两孔与外界相通,最终把他囚禁而死呢?(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是建州女真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儿子。本来,努尔哈赤两兄弟日子过得还算快活,但随着生母病逝,父

  • 除了张飞外,三国还有哪些人能和吕布一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吕布是汉末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胯下赤兔火焰驹,穿山涉水如履平地,掌中一杆方天画戟,横行天下所向无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分时代,只有吕布能够以一己之力独抗两名超级猛将不败,如虎牢关下独战张飞、关羽,濮阳城外力敌下许褚、典韦。其他诸将皆不具备这样的实力。除此之外,吕布还

  • 历史上宗人府是干什么的?让嫔妃们吓到腿软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人府,清朝,历史解密

    宗人府是管理皇族的一个机构,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宗人府诞生于明朝初期,主要是负责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到了清朝顺治的时候,清朝也仿照明朝,设立了宗人府。而宗人府并非像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恐怖,甚至说嫔妃们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为什么那些嫔妃在听到被要送进宗人府时,会被吓得花容

  • 张飞打仗喊燕人张翼德,关羽喊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喜爱看《三国演义》等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一个问题,两军交战之时,都是带头的将军之间先来打一架,双方对战的时候总是喜欢喊出自己的名字,比如说张飞交战会喊“燕人张翼德”,而赵云交战会喊“常山赵子龙”,不过相比这两个人,关羽的喊话就更加的牛逼了,这是怎么说的呢?说到三国里面的将军,排名第一的肯定是吕布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思想家呢 他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思想家,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多、最了不起大思想家。春秋战国以后到今天,中国历史还延续了两千多年。可是,这两千多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盛况。(焚书坑儒)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成为学者,能成为思想家,这个人肯定读过不少书,见识过不少东西。但是奇怪的是,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思想家

  • 公主流落民间成奴婢,翻身回宫后将主子打入死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河公主,晋朝,历史解密

    公主从小就养尊处优,被皇帝视为掌上明珠。但是在晋朝有这么一位公主,战乱中他被村夫拐卖成奴婢,受尽屈辱。翻身回宫后,她立马复仇,将主子打入死牢。这位公主就是晋惠帝的女儿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清河公主在逃难过程中,跟家人失散。后遭人劫持,竟用几分钱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钱温的人。钱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