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伦既然已经改进造纸术,为何还是出现纸荒

蔡伦既然已经改进造纸术,为何还是出现纸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85 更新时间:2024/1/27 6:41:4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以前,人们都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蔡伦并非是纸的发明者,而是造纸改进者。1957年在陕西西安的西汉墓中发现了古纸残片,1986 年发现于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葬的一块纸质地图残块,通过这些新的考古物,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

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蔡伦在造纸方面的贡献,蔡伦之前的纸包括西汉的灞桥纸、居延纸等,属于麻纸,粗糙,实用性不强,没有达到社会化生产大规模使用的标准。

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使用树皮造纸,使得古代纸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载体和媒介,在纸出现之前,文化传播的载体先后经历了陶器、青铜器甚至甲骨文,后来人们往往用简牍一类的东西来记载,用简牍的话,写的字比较大,而竹简沉重,一篇简短的文章往往就需要很多简,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学富五车,讲一个人出门的时候,用车拉简牍,整整用了五车,其实,五车的简牍也并没有多少字,甚至不如现在一本书厚。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重达一百多斤,纸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推广,带动社会的进步。

蔡伦是东汉主管尚方的官员,属于皇家监工,主要制造刀剑等物品,蔡伦当时对造纸术进行了革新,使得纸能够大规模替代简牍和丝绸等文字载体。

这也是为直到三国时期,都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原因,蔡伦是在尚方改进的纸,改进出来的纸主要是用于皇室和朝廷,主要是高级麻纸和皮纸,在当时技术也不是特别成熟,因此造价特别高,根本普及不到老百姓的手中,在很多时候,简牍依然是重用的文字载体。

从一件事物的发展,到完全普及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东汉时期发明了纸,老百姓就能够完全用得上。

当时的情况就好比现在,尽管电子文档已经十分普及,但是纸制依然是重要的文字载体,并未完全取代。

中国古代造纸在南北朝时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甚至完全取代了简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用藤造纸,到隋唐初期,造纸技术逐渐成熟,极大地促进了隋唐文化的发展。

可以说,科举制、印刷术、诗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纸的普及,然而唐朝广泛使用藤纸,甚至导致古藤告急,造纸人为了造更多的藤纸,大量砍伐古藤,导致藤的数量下降,原材料越来越少,以致舒元舆有《悲刻溪古藤文》一文,以感叹刻溪几百里藤林的消失。

最终导致纸荒的出现,在唐朝中期的时候,人们发现用植物的皮(富含纤维)作为原料,十分浪费,因此想到了用竹子来造纸,相对于其他原材料而言,生产速度快,原料更为充足,正是因为竹纸的发明,我国古代造纸术又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西方用竹造纸晚于中国一千多年。

到了朝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加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进步,纸彻底成为了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东西。

标签: 汉朝东汉蔡伦造纸术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狄仁杰

    这里有很多的朋友都是非常了解历史的,唐朝唐高宗于公元7世纪末期驾鹤西去,武则天为了巩固她自己的权利开始在朝廷内部大动干戈,很多重要官吏遭到迫害,轻者流放降职,当时最为激动地是高官徐敬业,开始策划起来维护唐朝原本制度,他们把监狱里犯人集合在一起煽动为最强战斗力,其后迅速的占领抢回了扬州。那么在这场战争

  • 李世民玄武门事获得皇位后,秦琼为什么12年抱病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秦琼

    李世民被不少朋友认为是大唐的开国帝王,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建立的政权,公元626年之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才正式获得大统之位。这场事变中,秦叔宝也是主力功臣,他跟随李世民击杀李建成、李元吉。可是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琼12年抱病不出,甚至都很少出现在李世民视线,为何唐太宗会如此纵容秦叔宝呢?秦琼出生于山东

  • 姓蒲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朱元璋会对这个姓氏如此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

    古代朝代更迭,有的人可以一身正气和傲骨,不屈服于外来势力,但是也有人和墙头草一样,哪里更强大更有权势就投靠到哪一边。中国古代元朝取代宋朝,当时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十万军民也追随他跳进海里,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屈服于蒙元。不过元朝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后来朱元璋揭竿而起,推翻了

  • 明朝一直反对割地,为什么后期的领土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领土

    明朝作为一个在华夏领土上存在了许多年的王朝,想必其政治体系和管理都很完善。不过仅限于前期和中期。在经历了艰苦奋战之后才建成的明朝,自然不愿意再发动任何战争。虽然之前明朝的版图上,所辖区域面积还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后期土地却越来越少。为何明朝一直反对割地,后期的领土还越来越少呢?后期的领土面积和前期面积

  • 朱元璋养兵制度是怎么害苦明朝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战斗力却下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穷人出身,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十分体谅老百姓的生活。这一点,不管他是一个乞丐的时候还是一个皇帝的时候都没有改变过。因为心疼百姓征粮纳税需要花费太多钱财,所以他在军队方面制定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军队屯田制度。朱元璋曾经自豪的说:我养兵百万却不花费老百姓一粒粮食,古来未有之。确实,朱元璋时期,他

  • 明朝的灭亡应该由天灾背锅,事实证明更多是因为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崇祯皇帝

    每次说起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的时候,总有一个非常让人同情的观点冒出来,那就是明朝在灭亡的时候,整个地球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当时各地的天灾不断,所以也就有了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天灾的借口。但是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借口,而这场天灾也并不应该给明朝的灭亡背锅。在一本称得上史书的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一个读书人在路过河

  • 明朝宦官真的是祸国殃民吗?为什么后人对宦官的形象会那么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太监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官写太监,用脚都能想到写不出什么好货,更何况这个太监还搞了那么多事。史书是文人集团写的,宦官专门和文人对着干,于是史书狂黑宦官,造成了后人心目中宦官形象极差的感觉。明朝很多太监打仗治国那是一流的,虽然权力极大但是却无一人谋权篡位也是个奇迹,明朝资本兴起之后官商非常富有,但是国家没钱

  • 唐朝太监敢杀皇帝,为什么明朝太监权利那么大就是不敢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太监,皇帝

    说到太监,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是一群不完整的男人。其实在东汉之前,他们还是有男人能力的,只是在东汉之后才一律废了的。太监这个职位是很扭曲心理的一个职位,为什么说扭曲心理了。因为他们不仅要承受别人的白眼,若是不能爬到皇帝身边去,那他们一辈子也是完了。而那些已经爬到了皇帝身边的人,便就能仗势欺人了。秦朝太

  • 揭秘宋仁宗的身世之谜,到底谁才是他的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赵祯

    哲宗皇帝的生日以十二月八日为准,这一天被定为兴龙节,宋徽宗十月十日的生日是天宁节,宋钦宗四月十三日的生日是乾龙节,皇帝的生日虽说是节日,但是不放假。农耕社会的假日主要是官员们享受的,春耕秋收农忙的时候你就是让农民休假,他们也不会放弃地里的农活到一条小河边去念什么歌曲,皇帝生日那一天京师的中、高级官员

  • 如果崇祯迁都成功会怎么样,他会不会得到南方官员的拥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崇祯

    作为明王朝的法定帝王,崇祯如果南迁自然会受到南方的拥立,但是南方实力派表面上拥立他是一回事儿,背地里阳奉阴违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因为崇祯皇帝假使南迁后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地方实力派的节制,在于他手中没有足够的财力和没有一支嫡系军队作为巩固皇权的支撑。至于南迁问题,其实早在李闯攻入山西之前崇祯就谋划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