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了,他是在汉献帝禅让退位,曹丕篡汉自立后,假托献帝在许都遇害,为了延续汉朝国祚不得已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前,关羽镇守荆州(大部),加上原属族兄刘璋的益州,地盘不可谓不大。但是到了他称帝之后地盘反而缩小了就有些让人不解了,其实蜀汉全盛时期并不在刘备登基后至夷陵之战前的那几年,而是在刘备刚进入西川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
刘备的全盛时期,实力是很强大的,底盘也很大。这些都是他最终称帝的基础和底气。公元219年,刘备集团达到全胜。这一年,刘备打败曹操、攻占汉中全境。刘备在汉中称王,也就是汉中王。加上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以及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蜀国的底盘达到最大。汉中是益州的命脉,想要稳定益州必需拿下汉中,汉中便成了一块肥肉。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要率军攻打汉中。如果汉中被攻克,对刘璋的益州无疑是造成很大的威胁。此时刘璋手下谋士说:“北方有张鲁,曹操随时能打过来,我们自己手下将领庞羲又有异心,益州可谓是内忧外患,刘备是您的族弟,请他援助最为合适。”于是刘璋便请刘备入川对付北方的张鲁,刘备率领三万大军前来与刘璋会合,刘璋给刘备准备大量物资让他讨伐北方的张鲁,其实刘备心里的目标是刘璋的益州。
那么刘备全盛时期的领土有多大呢?全盛时,刘备领土分为三大块。第一块,就是荆州的中西部,包括南郡,武陵郡,零陵郡。第二块,就是益州全境,东汉的益州是包括巴蜀地区和汉中地区的。第三块,就是上庸地区。这三块领土,都有各自沿革和作用。蜀汉荆州地区的领土,是刘备起家的发祥地,刘备就是依靠着荆州资源和人才,吞并了益州和上庸。当然,赤壁之战前,刘备只是拥有江夏的夏口,周瑜发动江陵之战后,把南郡的公安借给了刘备。后来,刘备又打下荆南四郡。这是蜀汉第一阶段的荆州领土,拥有江夏的夏口,南郡的公安和荆南四郡。后来,刘备和孙权达成了协议,刘备把江夏的领土让给孙权,孙权让出南郡,其中荆南四郡的武陵郡,根据《黄盖传》的考证,应该在孙权手里
刘备的鼎盛时期维持时间非常短。219年,关羽大意失去荆州,刘备从巅峰摔了下来。刘备不仅失去了三分之一个荆州,还失去了关羽和几万兵马,还失去上庸郡。荆襄之战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渐明朗。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曹魏建立。221年,刘备在部下的拥立下称帝于成都,定国号为汉,史称之为蜀汉。其实《三国演义》中称呼蜀国或者蜀兵是个误会。刘备建立国家的时候,明确说明国号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