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闭关锁国,却对外国的这样东西兴趣浓厚!

清朝闭关锁国,却对外国的这样东西兴趣浓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1/1 23:24:09

18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随后英国又海外积极扩展,获取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很快成了世界的霸主。对于体量巨大的中国,英国人采取的是积极对外贸易政策,希望将更多的商品销售到中国。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们曾烂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然而,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清朝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关国的政策,使英国商人的美梦现同泡影,鸦片贸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兴起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阶段,乾隆皇帝于1757年下令封闭江、浙、闽三关,只留粤海关广州对外通商。1759年,两广总督上奏乾隆帝,在广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

此后,清政府又陆续在1809年颁布了《民夷交易章程》、1831年颁布了《防范夷人章程》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居住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做了苛细而烦杂的规定。构成闭关政策的另一项措施,是1760年在广州恢复的公行制度。

公行,是经清政府登记认可,由专营对外贸易的行商(亦称洋行、洋商、洋货行)组成的垄断行组织。它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清政府给参加公行的行商以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公行商人则对清政府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担保外商缴纳税收,负责约束外人在广州的起居行动,充当清政府与外商间一切交涉的中间人。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无疑使欧美各国对话扩张政策遭遇阻力。英国政府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主要负责同印度和中国进行海外贸易。1787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批准东印度公司的请求,任命卡斯卡特为全权大使,率使团访华。临行前,乔治三世提出希望中国能提供一个岛屿作为永久的货栈。

卡斯卡特因在途中得病身死,使团不得不中途返回。尽管这次出使毫无结果,却拉开了英国政府利用外交手段向中国扩张的帷幕。

1792年,英国政府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遣爱尔兰人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国务大臣邓达思命令马戛尔尼向清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希望在靠近茶叶优良产地,即位于北纬27度至30度之间的地方,建立一个属于英国的商业基地。

马戛尔尼使团经过整整一年的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乾隆帝断然拒绝了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他并不反对同英国进行商贸活动,但更注重商业活动背后的政治和社会内容。马戛尔尼使华的初衷并未实现。关于这次外交活动,英国权威性的评价是:“大使受到了最礼貌的接待,最热情的款待,最严密的监视和最客套的打发。”

1816年,英国政府任命阿美士德为全权大使第三次出使中国。阿美士德此行肩负四项任务:一、保证对华贸易;二、争取在中国多口通商;三、保护东印度公司在华利益;四、派驻公使进京。阿美士德来华后,和马戛尔尼一样在觐见礼仪上与清廷发生冲突,嘉庆帝断然拒绝接见阿美士德,英国使团只好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及民间商人也积极寻求经济手段打开中国的国门。伦敦一百多家公司联合成立了伦敦东印度和中国协会,希望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然而,中国经济的特殊形态却使英国商人的美梦破灭。

此时的中国社会,小农业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地抵抗着西方工业品的侵入。从19世纪20年代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输华的商品贸易额不过100万英镑左右,而中国销往英国的茶叶每年约值1000万银元,合计在600万英版以上。

传统的小农经过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加上清王朝奉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最终,英国商人公开放弃本就十分虚伪却一标榜的人道主义原则,寡廉鲜耻地以鸦片作为特殊商品,对中国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中国的广大贵族、百姓似乎对于鸦片这种东西,天生就没有抵抗性。中英贸易也随着鸦片的输入迅速扭转局面,大量白银外流,这个时候的清政府才意识到狼来了,可为时已晚。

标签: 清朝闭关锁国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收复新疆主要靠胡雪岩,慈禧后来为何逼死胡雪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左宗棠,慈禧,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首富,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清末首富,身上自然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肯定的地方,胡雪岩13岁父亲去世,他只身外出谋生,由于他聪明勤快,很快得到阜康钱庄老板的赏识,收他为学徒,让他管理钱庄的大小事宜。胡雪岩在阜康钱庄做得很好,很快就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即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当

  • 雍正在位时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没有贪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雍正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13年,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史料中记载:雍正留下的奏折三万多件,他被后世称为最勤劳的皇帝。尽管有些野史中说雍正篡改诏书,靠阴谋登基。但这丝毫挡不住他的政绩。雍正对待腐败是毫不留情,根本不顾及是谁。亲戚也照样杀,有些人说他刁钻刻薄,但是雍正就是这么

  • 她是清朝乾隆皇帝唯一的嫡公主,死后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乾隆,固伦和敬公主

    清朝发展至乾隆时期,汉化程度已经比较深,在宗法关系方面也比较看重嫡子与嫡女,所谓的嫡子与嫡女指的是皇后所生子女,他们会凭借“子以母贵”而享受到其他皇子女而没有的特殊待遇。乾隆是一个嫡庶观念比较严重的皇帝,他一心想要将皇位传给嫡子,然而,永琏、永琮却接连去世,后来继后那拉氏失宠

  • 藤野先生是谁?鲁迅先生手下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鲁迅,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谁

    说到鲁迅小编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为了拯救我们,弃医从文,哈哈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啊,后来也的的确确是达到了这种效果,鲁迅先生是不可多得文学家,唤醒了国人的不灭的种子,但是我们今天不说鲁迅,我们说说这个鲁迅曾经笔下写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给人的影响就是好好先生,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 乾隆时期同样有很多皇子,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九子夺嫡

    康熙去世后,他的儿子们纷纷争夺皇位,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弄得皇族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后来雍正最终登上了皇位,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乾隆时期同样有很多皇子,为什么乾隆时期却没有发生“九子夺嫡”的现象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皇权集中:清朝自顺治入

  • 揭秘:大玉儿多尔衮的爱恨情仇与孝庄太后下嫁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多尔衮,孝庄太后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句诗是抗清名将张煌言所写,而诗句里面说的太后则是一位对清朝有着重要影响的女子孝庄太后。熟悉清朝历史的都知道,孝庄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对满清入关之后清朝的统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可对于孝庄来说最令人想要

  • 此女常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却十分喜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康熙,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孝庄皇后的陪嫁侍女,虽然只是一个侍女,但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堪比孝庄,她一生经历清朝五代,可谓是一本“历史书”,还是康熙最早的老师,如果没有她的存在,康熙或许不能成为千古一帝,她深受康熙的喜爱,但却终身未嫁,到底是为什么呢?苏麻喇姑从后金开

  • 刘邦为什么会立刘盈为太子,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刘邦,汉惠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秦朝以后的又一个统一王朝,作为皇帝的刘邦一样面临立太子的选择,按照惯例,应该立嫡长子为皇储君,可当时的刘邦非常迷恋后来娶的戚夫人,就不愿意立嫡子刘盈为储,想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此举被满朝大臣的严词拒绝,令刘邦十分烦恼,还是执意要立如意为太子。史书记载,是

  • 董卓临死前的一句话,竟然成为现代流行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东汉,董卓

    董卓是引发三国乱世的罪魁祸首。他杀了十常侍,结束了东汉外戚与太监之间的斗争,废少帝,立献帝,并顺利接管了东汉朝廷。董卓上台后,他的本性暴露无遗。世界各地的人都对他非常不满。各界人士共同攻击董卓。袁绍当选为讨伐董卓的诸侯大军盟主,但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武艺高强。在“三国演义”中,

  • 曹操杀死吕布后,为何没有霸占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魏,曹操,吕布,貂蝉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江山如画,既有悍将战场厮杀,也有军事运筹帷幄。这是一部男人的历史,但同样也是一部女人的历史,毕竟三国时期很多奇女子都一一展现了她们的风采。回眸之间,尽是风情,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到这些奇女子,就不得不提到貂蝉了,民间传说貂蝉原名为任红昌,从小就十分漂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