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者库到底指的是什么人,哪些人会是在规定的范围

辛者库到底指的是什么人,哪些人会是在规定的范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4/1/3 18:28:42

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中,八阿哥胤禩原本人气最高,可是由于他人缘太好、党羽众多引起了康熙帝的警惕,最终输给了胤禛。胤禩失败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点还是很关键的,那就是他的母亲良妃卫氏出身不好,在入宫之前属于贱籍,即内务府“辛者库”。

“辛者库”这个词汇很多读者可能不是太熟悉,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偶尔会被提到。那么辛者库到底是什么?哪些人会被归入辛者库的范围呢?

说起辛者库还要从内务府这个庞大的机构说起。内务府人员是由上三旗的包衣组成的,所谓的“包衣”指的就是皇室的家奴。尽管家奴这个词汇听起来并不高大上,可是他们的地位却不低,皇帝将他们当做家人,很多紧要的差事都由这些家奴们负责。

辛者库是隶属内务府的一个机构,早在清入关之前,将那些在战争中被俘虏的有手艺的汉人编入辛者库,清初时又陆续将免死的罪犯编入。由此可见,辛者库的地位非之低,然而,他们和皇帝的距离并不远,又包揽宫廷采办事务。

因此,出身辛者库的人虽然在政治地位上不高,可在经济方面却是属于高收入的一个群体,到了清末时,他们甚至成为了京城中人人羡慕的对象,据记载:“地安门往北直到鼓楼前,大街两侧古玩铺林立,它们的东家基本上都是属于辛者库出身的内务府旗人。

早在康熙、雍正时期,出身辛者库的人还是被人看不起的,当然这也是在八旗内部的范围内。相比那些旗人,辛者库就是贱籍,它的主要来源也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因战事失利入辛者库。

顺治时期到雍正时期,那些在战场上因指挥不当或是贻误战机的将领,除了本人受严厉的处罚外,他们的家属也会被编入辛者库。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鞭策那些在战场上将领及其士兵。

第二、偷盗内府财物。

管理皇宫大内各处宫殿日常维护和物品添设是内务府的职责,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内务府中就有一些贪财好物之人。其实,清宫中物品被盗或是无故遗失的案例很多,皇帝对此也颇为头疼。为了警告那些监守自盗的不法分子,规定凡是偷盗大内物品被擒者拟绞监候,其家属一并入辛者库为奴。

第三、对窃贼的惩罚。

这个盗窃指的不是宫内偷盗,而是在宫外。比如康熙时期,段成乡、苏呵子,田九龙三人路上看到蒙古的席拉布等人的账房内堆着布匹,当夜就进账房偷盗布匹,此三人皆被判为斩监侯。后来,康熙帝又下旨免死:“段成乡等从宽免死,一并入辛者库。”

第四,犯谋杀和其他刑事案件。

这类案例不少,很多旗人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犯下谋杀或斗殴等重大刑事案件,对于此类犯人,往往都会被判以重罪。可是,这些人中又有不少是有功之人或是皇帝亲近之人,因此也有不少会被皇帝特旨宽宥,将其并入辛者库。

第五,将未参选的秀女私自婚嫁。

清代入关后,顺治帝制定了选秀女的制度。凡是八旗女子到了年龄就必须要参与选秀女,如果违反此规定除了要受到严厉惩罚外,还要将其家人并入辛者库。整体来说,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很高。

辛者库人在清代前期的地位相当低,除了是奴隶和罪犯身份之外,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有升迁的机会。雍正帝就曾下旨:“入辛者库之人永不叙用,不许为官,一切考试、捐纳等处,俱行禁止。”到了清中后期,这个规定被打破,不少辛者库人通过捐纳、科举取得功名,和正常旗人并无多大差别。

标签: 清朝辛者库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给人感觉清官那么多?真相却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清官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

  • 秦朝的制度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会有“百代都行秦政法”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秦始皇,秦朝制度

    俗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人们对第一名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它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却仅仅只有15年,可以说是短命而亡。不过它却为后世历代王朝留下了3

  •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错过了绝佳的下山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东汉,司马徽,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我们都会感叹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谋士的代表。而在三国中,这样的智者和谋士却多如牛毛,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便是一位世外高人。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他有三大特点:一是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政变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混战,最后成了个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成想到了后期被司马家给摘了桃子。曹蕊临死前,是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结果曹爽渐渐的架空了司马懿,夺了他大将军的权利,司马懿成为无权无势的太傅。司马懿当然不开心,但是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的表露出来,反而是装病来麻痹曹爽,果然曹爽上当了,逐渐的放松了

  • 胡亥登基后对兄弟姐妹疯狂屠杀,为什么会唯独放过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胡亥,子婴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可否认他是伟大的,作为千古一帝的人物,秦始皇一生最大的败笔在于立嗣方面,前210年,秦始皇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当时跟随自己一起的是二公子胡亥,而长子扶苏却跟蒙恬在守长城。秦始皇去世时,并没有确立太子,但他留下一封给扶苏的信,信中内容是要扶苏继位,然而赵高却联合李斯

  • 赵高算计了一辈子,为什么子婴上位之后却算计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赵高,子婴

    赵高为了最高权力,不断的算计,首先算计了李斯,让李斯和自己联合立胡亥为皇帝。然后算计扶苏,结果扶苏太孝顺,一道圣旨,扶苏不管真假,立刻自杀。第三,算计了蒙恬一家,因为蒙恬是扶苏的支持者,为了消灭扶苏的余党,他肯定要下杀手。第四,他算计死了很多的皇子皇女,让秦始皇差一点就绝后了。第五他算计了李斯,为的

  • 揭秘庞统与诸葛亮的名声为何如此之大,只因他死的太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东汉,蜀汉,庞统,诸葛亮

    公元201年,刘备弃袁绍而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就此栖身于荆州。虽然刘表在刘备投奔之初对刘备非常信任,他曾派出刘备攻打许都,但由于刘备在荆州声名远播,荆州有名之士多有来投,刘备就此遭到了刘表的猜忌和冷漠,因此刘备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碌碌无为。就在刘备一筹莫展,希望找到一个人来指明方向的时候,他得知此处有位

  • 汉朝公主在和亲途中创立的名族,塔吉克人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西汉,公主,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是中国一个很著名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这个民族被誉为“高山之鹰”,族中的许多男子都参加军队,驻守在边塞,世代守护着自己的祖国。尽管塔吉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且世代居住在西域地区,但高原塔吉克族却始终将中国当成自己的故土。高原塔吉克族的这种情愫有

  • 为汉朝殚精竭虑的张良,论功只能排六十二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张良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要从汉朝当时的大背景进行分析,刘邦是一个市井小民,说实话,眼光见识其实并没有多广,当时,汉朝建立以后,开始论功行赏。在这个战争的年代,说实话,武将的功勋战绩应该显示的比较直观一点。毕竟在百姓,还有君王的眼中看到的是武将在前面厮杀打出来的江山。所以,在论功行赏时,武将的功勋一般都会很高

  • 刘邦称帝后,为何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吕雉

    在经历了四年楚汉争霸后,中国人口从四千万锐减到两千万,汉高祖刘邦在残酷的秦末纷争中获胜,创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汉王朝。刘邦称帝之后,曾经协助刘邦击溃项羽的各路异姓王们被逐一剪除。其中在诛杀韩信、彭越等事件中,刘邦的皇后吕雉表现的极端残忍,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心狠手辣女魔头的形象。刘邦死后,吕雉公然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