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拥戴雍正即位的第一功臣隆科多,为何也难逃皇帝猜忌终招杀祸

拥戴雍正即位的第一功臣隆科多,为何也难逃皇帝猜忌终招杀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1/25 8:25:56

雍正元年(1723),在年羹的折子上,雍正提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人物隆科多:“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

然而几年后,雍正还是对他进行了几十项罪名的审理,最后禁锢而死,历史波橘云诡的烟雾俨然难以全面看清真相,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的舅舅不好当。

雍正所谓的“大错了”就是在各派争夺太子位时,并未指望这个唯一被皇帝称为舅舅的隆科多能在关键时刻支持他。

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是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的第三子,其显赫出身,加之康熙对佟国维这个舅舅深深饱含眷恋亲情,对其子女格外予以重视。

有趣的是隆科多的仕途起点竟然是给康熙牵狗做起,虽然职务卑微,却能解读出这是康熙身边亲近侍从。20岁后,隆科多成了一等侍卫,不久便晋升为副都统。

没多久,大清围绕太子皇储问题发生最震荡的政治斗争激烈展开,作为庞大的政治家族势力的佟国维家族几乎全部倒向了拥护八阿哥允禩,康熙震怒至极斥责国舅兼岳丈佟国维说:“尔等又欲立八阿哥为皇太子,将置朕躬及皇太子、诸阿哥于何地耶?”

康熙皇帝

此刻,隆科多的表现竟然十分出奇,他以康熙立场为立场,与支持八阿哥的父亲为代表的阵营划清界限。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开始大力提拔使用隆科多,在任命他为步军统领后并以亲切关怀的语气对他进行诫勉:“你只须行为端正,勤谨为之。此任得到好名声难,得坏名声易。你的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断不可取。这些人初次靠办一两件好事,换取你的信任,之后必定对你欺诈哄骗。……须时刻防范。慎之!勉之!”

此后隆科多在谨慎之中逐渐得到康熙信任,并让他掌管最重要的九门提督职务,在朱批中,康熙对他提出明确要求说:“九门提督责任重大。第一所有看管地方,务须防守严固;第二,厚待士兵,廉洁自律,不生二心,舍身报效。”《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

少年时期的雍正

许多学者将隆科多在拥立雍正登基关键时刻力挺形容为投机,为了“博非常之富贵”,看似有理却不合常情。隆科多与四阿哥胤禛关系疏远,不会在关键时刻为其做伪造旨意,并且此刻他已经是理藩院尚书,兼任步军统领,为诸皇子的舅舅,无论哪位皇子继位,都会重用他,符合常情的唯一原因便是康熙立场决定了隆科多立场。

然而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帝国阴晴不定让所有高层权臣都会在瞬间跌落谷底,作为新皇帝的舅舅隆科多来讲,这些都将让他深刻的体会到。

雍正即位的第二天迅速对内阁下发谕旨:“命领侍卫内大臣马尔赛、九门提督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马齐辅政。”有趣的是,后来雍正在给隆科多定罪时其中有一条即是隆科多自己过去说:“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旗已至之时”,就是说隆科多已经预见高处斗争之剧烈残酷,古往今来这种传遗诏的重臣最终都会被皇帝猜忌而导致杀身之祸。

爱新觉罗·胤禩

隆科多虽然深知这种道理,却不能一味低调处事,因为拥护有功,加之手握重权,在吏部,手下对他“莫敢仰视”,惟其命是从。他所经办的铨选(注:选才授官),当时被人称为“佟选”。要命的是,因为当初全面与家族切割八阿哥问题而获康熙重用的他,在雍正处置八阿哥允禩问题上竟然与雍正发生严重意见分裂。隆科多为什么早年能够按照康熙意图办理,到了雍正时期就不能一致了?这还要上升到人之常情上来解读。

其一,毕竟八阿哥和他的党羽是隆科多家族的亲故,随着时间发展,曾经显赫的家族已经在斗争中失势,如果再给一棒子,显然于心不忍,隆科多进行保护符合人之常情。

其次,康熙皇帝的资历和辈分都是隆科多必然绝对服从的一位,而雍正新皇帝登基显然缺乏这样的权威,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雍正成功即位与他关键时刻的拥护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雍正还要叫他为舅舅,在心理上难免有了老资格的膨胀态势。

雍正帝书法

只不过,隆科多对这位外甥皇帝的性格显然误判形势,雍正在处理所有君臣上下关系的最大原则比康熙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康熙允许外戚存在庞大政治势力,讲求亲疏血脉关系的话,那么雍正则显然超越其高度,那就是他是天底下所有人的皇帝,没有一人可以例外,这些都直接造成了隆科多这位皇帝舅舅不好当的主要原因。

出于政治绝对安全,防止任何集团势力反弹,对隆科多这样既有影响力同时又对其他集团左顾右盼留有余地的人进行边缘化处理,不管曾经多么炙手可热,如果眼里不能以“朕心为心者”(康熙语)随时都可能被剔除。雍正后来选用的鄂尔泰、张廷玉李卫田文镜莫不对雍正俯首帖耳,忠心无比。与政治权利相比,所有亲属利益也要绝对服从皇权。别说一个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舅舅,就是亲儿子都随时可能因政治斗争而被严肃惩处。

雍正皇帝

雍正二年,雍正剥夺了隆科多手上的步兵统领重要职务,改任吏部尚书。一年后,雍正在两江总督查弼那奏折批示中开始不断“点拨”查弼那,叫他揭发与之关系亲密的隆科多。而查弼那对隆科多的“揭发”避重就轻,让雍正数次退回重写。

几个月后,当年羹尧案已经做实后,雍正在查弼那的奏折批示说:“参年羹尧的已经够了,不敢说隆科多一句,朕实叹息,且对尔等钢铁般的伙党,朕真的害怕心服了。”几次拉锯后,把查弼那折磨的回奏说:“臣上奏七次,不能合皇帝天心,臣已无活路,现在再不讲隆科多的劣行,臣性命不保。”但他又说:“众人所知,臣知;众人不知,臣也不知。”

年羹尧

在赐死年羹尧后,雍正开始着手解决舅舅隆科多“问题”。

雍正在处理隆科多问题上采取了高超的政治手段,把他派到阿尔泰岭,与策妄阿拉布坦议定准格尔与喀尔喀边界,之后安排到俄罗斯进行边界划定谈判。隆科多刚走,雍正召开高层会议,对隆科多问题进行定调:“隆科多有种种罪恶,应置重典,如果此次他能实心任事,朕必宽宥其罪;如果心怀叵测,朕必将他治罪。”

此后在雍正十三弟允祥率先发力弹劾隆科多受贿,最后坐实四十多项罪名,曾经深得康熙重视的又是新皇帝雍正舅舅的隆科多,因一念之间,便最后落得圈禁而死,很大程度上也被视为雍正全面清算当初在储位之争的历史问题。

标签: 清朝雍正隆科多

更多文章

  • 关羽被困麦城七天七夜,但为何放弃最后的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讲到关羽失荆州后本来想立即止损把它抢回来的,可是兵败如山倒,谁也挡不住,因为傅士仁和糜芳的叛变,关羽损兵折将,只能带着身边的亲信关平,周仓等一千多人逃跑,沿着三界冢、盖溪庙、断头山败退到二龙穿江的麦城。暂时屯兵在那里,以待援军,再图未来。可是关羽的厄运才刚刚开始,很快吴兵就追来了,

  • 关羽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蜀汉,关羽,曹操

    熟读《三国演义》后,我们会对三国中的某些剧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就像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的这件事,就因起了无数人的惋惜。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整件事吧!曹操赤壁大败,败走华东道,在路上连续遇上了张飞、赵云等人,两次大笑,以为诸葛亮和周瑜都是无谋之辈,不知道在路上埋伏大军包围自己,但却都失算了,损失了大量人

  •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战国的六个国君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秦始皇,战国

    秦国的国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早期的秦人曾经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此后秦就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皇权专政时代的朝代,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个强盛的国家,统一了中国。那么大家知道,当年六国被消灭后,六个国家的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首先,当年六

  • 解郡县制的好处这么多,为何刘邦还是坚持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朝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彻底结束,郡县制的推行将历史车轮往前推动了一大步,分封制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弃物。但是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却一反历史的重拾战国分封制度,对功臣和皇子裂土分国并且还赋予实权,嫣然是将历史往后退。正是因为刘邦此举,也造成汉朝前期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操劳了两代

  • 刘表临死前托孤给刘备,为何不选择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东汉,刘表,刘备

    三国的许多故事,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个结义,还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这些诸多的情节,更是让人们回味不止。但是其中有一些故事,也让人们感到很迷惑。就比如荆州刘表为什么要托孤给刘备呢?并且在此之前,刘表也曾经考察过曹操的实力,但是他和张绣等人的矛盾状态,给曹操造成了可乘之机

  • 秦二世胡亥到底是怎么死的,杀他的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胡亥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般皇权更迭的方式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顺取”就是按照上一任皇帝的遗嘱,合法的继承皇位,另一种就是“逆取”的方式,通过谋权篡位来夺取皇位,秦二世胡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终究使秦国走向灭亡,但背后的真正主谋确是赵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就

  • 司马懿究竟有没有看穿空城计,他为何还会配合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诸葛亮

    东汉末年,大汉天子的权利锐减,国内各个势力抓住机会造反,而曹操也趁机以平定叛乱为由抓住朝廷大权。最终天下由三股势力互相角抵,处于一种微妙的稳定状态。三国时期涌现出的人物何其多,如关羽、张飞两大战神;甚至连马匹都成为创奇,如的卢、赤兔。善于用计的诸葛亮,他每一道计策可谓神乎其神。诸葛亮是三国有名的军事

  • 汉武帝对栾大十分宠信还将女儿嫁给他,最后为了什么而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栾大

    话说在中国历史当中有着数不胜数的皇帝,能够有着很大作为,并且称之为一代明君的皇帝在少数,像那种的昏君或者是一事无成的皇帝倒是有着很多。而在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他算得上是个数一数二的明君,现在只要是世人提到汉武帝的话,他的所作所为都于秦朝的皇帝嬴政相提并论。汉武帝刘彻他最出名的也就是攻打匈奴,也就是

  • 张飞究竟是怎么丢失徐州的,真的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张飞

    在《三国演义》里张飞曾替刘备坐镇过徐州,当时刘备和关羽带兵前去讨伐袁术,在临行之前刘备担心张飞一向嗜酒如命再三嘱咐张飞不得酒后鞭打将士。张飞于是向刘备保证守城期间不饮酒、不鞭打将士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刘备才放心将徐州托付给张飞。谁知刘备前脚刚走张飞后脚就破了酒戒,张飞将徐州众文武百官都召集在一起表示

  • 孙权为何骂刘备是狡猾的恶棍,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蜀汉,孙权,刘备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由于刘表刚刚病逝,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位,刘琮畏惧曹军,在荆州派代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刘琮出城投降,迎接曹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有所发觉后,遣人去问刘琮,刘琮无奈之下,只能让宋忠召刘备宣旨。然而此时曹操军已经到达宛城,刘备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但此时已成定局,无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