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对黑社会到底有多狠,历时半年平均每个月杀近万人

李鸿章对黑社会到底有多狠,历时半年平均每个月杀近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1/23 8:48:58

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在他生前死后备极荣辱。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欣赏他的人,把他捧得缩地戡天,称他是“东方俾斯麦”;厌恶他的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和“卖国者“秦桧相提并论。

他的政敌梁超却在他死后一个月为他写了传,说他“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又称赞他“以一人敌一国”,给了他公允的评价,也为他的遭遇和生不逢时感到惋惜。

李鸿章的前半生可谓备极殊荣,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中,军功卓著,后来又发起和领导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代签了《马关条约》,他的地位和声誉也由此一落千丈,被人骂为"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他也逐渐被清政府“冷藏”和边缘化,1895年至1899年,他所任都是诸如出访欧洲和治理水患的官职,无法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中。

1899年,李鸿章被慈禧太后重新启用,任命他为全国的商务大臣,总管国内外商业贸易事宜,不久又委任他为两广总督,总管两广所有事宜。关于李鸿章赴任两广总督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慈禧想要废掉光绪帝,再立新君,因此特派李鸿章南下广东试探外国人的态度,而李鸿章也趁此东山再起,重任封疆大吏。

另一种说法是慈禧太后派李鸿章到广东是为了缉拿康有为、梁启超等革命余党,然而李鸿章在到广东后,对此事并不热心,甚至私底下和康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还有联系,1900年7月,在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后,身为两江总督的李鸿章还宣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和东南各封疆大吏及外国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的协议。

当时的广东形势复杂,盗匪猖獗,对清政府和洋人都是不容忽视的威胁,另外清政府在经历战败赔款后,也急需提高财政收入,派遣李鸿章到广东,一则是为了治理匪患,二是为了提升清政府财政收入,以稳定其统治。

当时广东的黑恶势力之猖獗,张之洞在1885年任两广总督期间,曾上书提到:“粤东山海交错,民情犷悍,盗匪之炽,甲于他省。”

1897年,《申报》、《广东日报》、《知心报》等报纸也纷纷提到广东的盗贼问题,《知新报》中说道“地球各国,盗贼之多,以中国为最;中国盗贼之多,以广东为最。”《广东日报》上的《说贼》一文中说道:“今日广东,贼之密布如棋局,遍地皆贼,官无文武,皆以防贼为虑;家无贫富,皆以防贼为虑。”可见当时广东黑恶势力的严重性。

广东的黑恶势力之所以如此猖獗,也是历史的遗留问题。

一是明朝亡国后,许多遗民移居到沿海地区,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结成秘密社团,后来逐渐演变成黑社会。二是广东位居沿海,得风气之先,经济发达,思想开放,又远离京城,许多反政府的革命党都兴起于广东。另外,广东的赌博业发达,更进一步滋生了黑恶势力的发展,他们强征暴敛,收取保护费,开设“黄赌毒”,形成庞大的黑色经济链,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和清政府的统治,甚至公然和政府叫板,劫掠谋杀外籍人士,外国政府也趁机不断施压。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90年12月,李鸿章以77岁高龄赴任两广总督,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打黑除恶”行动。

打黑首先需要的是资金,此时的清政府历经割地赔款,资金上已经入不敷出,李鸿章只能自己解决资金问题,于是他下令全面开放广东的赌博业,使其合法化,由政府发放执照,以筹措经费,在其幕僚刘学询的帮助下,制定出了一套打黑方案。刘学询在广东办闱姓彩票多年,属于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对李鸿章的帮助不小。

解决了经费问题后,李鸿章开始武装起自己的打黑部队,先是在本地整顿团练、保甲,在各乡县之间大力扫黑,还成立了专门的扫黑机构,也就是缉捕总。光绪二十六年(1900)3月14日,他还得到朝廷批准,有了将黑恶势力人员“就地正法”的权利,开始了他历时半年多的霹雳扫黑行动。

在扫黑行动中,李鸿章就地正法了多少人,历史上并无准确数据记载,但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日记中提到:“1900年1月到7月,半年时间李鸿章处决的‘黑帮人数高达五六万人。”平均每个月就要杀近万人,实在是惊人的数字。

而经过李鸿章的治理,广东的黑恶问题,也得了明显的改善,“群盗慑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赖以小安。”

标签: 清朝李鸿章

更多文章

  • 效忠大明王朝,郑成功在台湾数次北伐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台湾,郑成功

    郑氏本是海商之家,开创者郑芝龙早年即以台湾为基地,亦商亦盗。后接受明朝招安,崇祯年间官至福建总兵,假借明朝政府的名义和力量铲除与之竞争的其他海盗、海商集团,成功垅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又因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权倾朝野。当清朝以「三省王爵」相诱,郑芝龙不顾长子郑成功的劝阻,背弃南

  • 溥仪参观南京总统府,进入蒋介石办公室后说了一句话,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溥仪,蒋介石,蒋介石的总统府什么样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会让人唏嘘不已,几乎每一位末代掌权者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君主便是溥仪,此人一生也颇为传奇。一夕之间溥仪从一国君主君主变为阶下囚,而他在苏联生活五年,在战犯管理所近十年,最好的年岁都在牢狱中度过,直到特赦的到来,溥仪才得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虽

  • 嘉庆为什么阻止不了大清的衰落,这个锅还得乾隆自己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嘉庆,乾隆

    提起嘉庆,很多人认为嘉庆除了处死大贪官和珅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功绩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嘉庆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从1796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到1820年驾崩,嘉庆在位共24年,实际掌权21年。然而,史学界对嘉庆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杀掉和珅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事实

  • 慈禧西逃时期到底带了什么样的部队,为何能够一路畅通无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慈禧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后的出巡都是声势浩大的,除了皇家专属的仪仗队之外,还要有百官随行左右。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及太后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古代每逢皇帝和太后要出巡都要带上一支精锐的军队,从而确保出巡的安全。可当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慈禧吓得一路逃亡,哪里还讲什么排场,保命才最要紧,连

  • 雍正杀年羹尧到底是其罪有应得还是兔死狗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年羹尧

    雍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与年家关系匪浅。年羹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年遐龄是康熙的宠臣,官拜湖广巡抚,与当时的湖广总督郭琇(康熙宠臣,帮助康熙扳倒了权臣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在湖北湖南地区推行根据地丁征税,开始了摊丁入亩的苗头,所以从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 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当和尚,为什么他不愿意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皇帝是清朝一位非常有趣的皇帝,在民间传说中,他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董鄂妃死后,他放弃江山,把皇帝的王位传给了年幼的康熙,使他很早就体会到人生的苦涩,忍受了他那个年纪不应有的成熟和痛苦。那么,顺治帝到底是不是出家当了和尚呢?说了可能你不信。有人在光绪皇帝的日记里发现了一首诗,这可能与顺治皇帝有关。&

  • 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究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格格,格格和公主究竟有什么区别

    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样,说起“格格”这个称呼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说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为什么电视剧里会叫格格而不是公主呢?大家都清楚紫薇是乾隆皇帝的亲生女儿,但是小燕子不是,但是两位格格在电视剧中都是享受一样的待遇的,那么到底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呢

  • 嘉庆杀和珅前,最忌惮的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嘉庆,和珅

    和珅这个人物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堪称极其有名的人物,我们知道和珅是鼎鼎大名的大贪官,堪称是大清朝的首贪,他的贪可不是那种小贪啊,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就能说明了和珅到底是贪污了多少钱了吧!当然了和珅这么贪,精美的乾隆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不过乾隆不想动和

  • 诸葛亮真的老了吗,为什么晚年一直在打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之后可以得到的一个情况就是从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就很少打胜仗。一方面也是因为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已经去世了,赵云魏延这样的人岁数有点大了,所以有一点心力不足。还有一点就是刘备晚年并没有选出什么合适的大将来继承国家军队。即便等到诸葛亮掌权期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所以在刘备去世之后,整

  • 空城计中诸葛亮除了抚琴,为何还让人在城门口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空城计

    马谡的自以为是导致了街亭的失守,以至于司马懿带着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追过来,而诸葛亮此时身边只有2500老弱残兵,可以说蜀军危在旦夕。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镇定自若地上演了一出“空城计”,携俩小童上城楼,凭栏而坐 , 焚香抚琴。除此之外,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