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为何重用魏征,他对魏征好到什么程度

唐太宗为何重用魏征,他对魏征好到什么程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68 更新时间:2024/1/29 8:15:56

唐太宗和魏征是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的楷模,一个善于纳谏,一个长于给皇帝提意见。而魏征,虽然位居凌烟阁功臣之位,但他曾经是李世民的敌人。

魏征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据《旧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年轻时属于落魄书生型,家道中落,自己又不会经营,虽然极爱读书,志向远大,但终因种种原因做了道士。不过,魏道士可不是专事修仙,他志在治国平天下。

年轻时的魏征曾经隋朝武阳郡丞元宝藏的手下工作,算得上隋朝人。后来,他跟着元宝藏一起成了李密的手下,虽然得到李密的赏识,却也没有得到重用。再后来,魏征又跟着李密投奔李渊,成了李唐的人。还是因为不受重视,魏征自请到黎阳说服徐世绩。

在黎阳,魏征成了窦建德的俘虏,在窦建德手下干了一段时间。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重归李唐。这一次,他成了太子李建成的手下,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平定河北,深得李建成的信任。

玄武门之变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带到唐太宗面前。唐太宗质问魏征,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败下阵来的魏征不但没有丢掉底气,反而冷笑着说,如果太子听我的话,早没你什么事了。

唐太宗是个爱惜人才的人,他留下魏征。这一留,两人都名垂青史,成了后世君臣效仿的典范和无法超越的楷模。

唐太宗(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安抚河北李建成的旧部,唐太宗派魏征前去,并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走到磁州,魏征遇到被押解进京的李志安和李思行。这两人分别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魏征对副手李桐客说,我们出来时,陛下告诉我们,前太子和齐王的人一律既往不咎,如今这两人又押着进京,这不是把前太子和齐王的人都拒之门外吗?也显得咱们的皇帝说话不算数啊。

就这样,魏征自作主张放了李志安和李思行两人,而河北,也因魏征这一举动立刻人心安定。

唐太宗从这件事看得魏征的能力,从此对魏征信任有加。魏征也是个耿直之人,又不怕得罪唐太宗,甚至敢当面顶撞。“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小道士六易其主,到唐太宗这里总算找到知己。很快,他就给唐太宗提了200多条意见,这让一心想当明主的唐太宗很高兴。

唐太宗也没有亏待魏征。在庆贺皇孙出生的宴会上,唐太宗对众人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时,房玄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敢犯言直谏的只有魏征,古代的名臣和他们二人相比也不过如此。为了表彰两人,唐太宗解下自己随身的佩刀,分别赐给魏征和房玄龄。

唐太宗和魏征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派身边的宦官一波接一波前去探望。当唐太宗知道魏征家里没有正式的寝室时,就把自己准备盖小宫殿的材料拿出来,给魏征盖房,还催着工人五天就完工了。之后,又送去被褥等生活用品,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几次探望,拉着魏征的手哭泣。魏征去世后,“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唐太宗最亲近的贴身保镖尉迟敬德和最得力的宰相房玄龄去世,都是“废朝三日”,只有魏征是五日,唐太宗还亲临现场哭泣,可见唐太宗是动了真感情。出殡那天,“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之后,“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

标签: 唐朝李世民魏征

更多文章

  • 他是东晋王朝奠基者,却从不贪功自傲忠心侍奉三代皇帝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朝,东晋,司马睿,王导

    有关琅琊王氏,有两句脍炙人口的俗语。第一句是“王与马,共天下”;第二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话是相当不得了的,第二句体现的是王家和谢家是当时一等一的豪族,而第一句就更厉害,在皇权至尊的时代,谁敢说哪个家族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就连皇室

  • 西晋王朝的最后一幕:坐困愁城被活活饿降,五十二年如梦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西晋,司马邺

    司马邺这个人,知名度不高,能力也基本没多少,但是他却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虽然可能他一辈子也都没去过建邺。之所以要改名建康,原因也很简单在永嘉之乱以后,司马邺被推上帝位,成为西晋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了避讳他的名字,建邺城也就改名为建康了。当时坐镇建康的琅琊王司马睿不会想到,他所待的这个城

  • 隋朝开国将领杨林为什么被称为靠山王,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杨林

    靠山王杨林,历史中的人物原型为杨爽,表字虎臣,弘家华阴人,于公元563年出生于北周,小时候的杨林长相俊美,举止有度,智勇双全,十分讨长辈的宠爱。另外杨林还是隋文帝杨坚同父异母的弟弟,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杨林年幼时,深得太祖喜爱,太祖因为是北周将领,屡建奇功,身负名望,杨林也因太祖的军功被封

  • 史上最难看的皇后,靠什么立足后宫,还能借精生龙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西晋,贾南风,司马衷

    魏晋南北朝,属实不是一个女子的盛世。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个乱世。乱世里面刀把子才是硬道理,谁拳头硬谁才能当老大。几个女子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么在这男人苟活下来都不易的时代兴风作浪?然而,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大混乱,却不得不把一部分原因算在一个女子头上她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昨天故事主人公的女儿,贾南风。

  • 他连胜吐蕃又慧眼识珠,为何却屡遭同僚轻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狄仁杰,娄师德,李昭德

    如果有人告诉你别人把唾沫吐到脸上别擦等它自己干,我想大多数人一定会觉得这家伙是疯了。如果他还是当朝宰相的话,那么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个老好人官僚。只是,真实情况真是如此吗?娄师德(图片来自网络)这位“老好人”叫娄师德,初唐时的进士(相当难能可贵)。本是文官出身、已经升到监察御史

  • 绝顶聪明的司马懿,后代里竟出了两位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朝,西晋,司马懿,司马衷,司马德宗

    司马懿在纷乱的三国时代,可谓绝顶聪明之人,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称为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可惜可叹的是,他的后代中竟出了两位白痴皇帝,西晋的惠帝司马衷,东晋的安帝司马德宗,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白痴,司马懿泉下有知估计要气得跳起来。晋惠帝司马衷晋惠帝(290年-307年在位),晋武帝司

  • 捡便宜当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能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治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

  • 古代最强的农民军队,乱世中活命自保的流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十六国,冉闵,乞活军

    乞活军,五胡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它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部队的组成既不属于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间自发,却又兼具官方、民间两种特质,它是由官方组织起来的集体流民,是流民中团结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历时最长久的队伍。西晋末年,并州(

  • 李世民家族封尉迟恭为一品官,为何只封秦琼为三品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李世民,尉迟恭,秦琼

    古代的时候,功臣们去世了,皇室会给功臣们追封官职,也算是盖棺定论了。李世民家族对死去的功臣,都有追封。尉迟敬德死后,被追封为司空。程咬金死后,被追封为骠骑大将军。秦叔宝死后,被追封为徐州都督。唐朝的时候,官员们有职位,有爵位,有勋官。笔者得空,就用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哥仨的官爵举例,给大家说一说唐

  • 唐朝最可悲的皇帝:一生当中却被三个女人操控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李显

    他出生于帝王之家,身份尊贵但是一生当中却被三个女人操控着,使他在如此好的社会环境下不仅仅毫无建树,昏庸无能最后还死于非命,这个人就是唐中宗李显。他是李治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章怀太子被废后他便成为了新的太子。刚登上帝位的时候他也有大展宏图的心志,但是源于对母后的畏惧使得他无法挣脱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