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至爱虞姬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至爱虞姬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4/2/10 22:26:05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时,一个气宇非凡的年轻人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他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众人皆惊。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楚霸王项羽

项羽有雄心壮志,同时又精通兵法、豪气盖世,这样的乱世枭雄,欲成霸业,应届不难!叹只叹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最终穷途末路自刎乌江岸。“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李清照赞项羽是人杰,又哀其不能忍一时之辱渡江东东山再起,因此说项不能算鬼雄。但是,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200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谜一直争执不休。

项羽是秦末时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领袖,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精通兵法,能征善战,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可见其勇谋均优,可谓不可多得的人杰。对于他的失败和失败后不肯渡过江东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推测。

过于一意孤行

这种推测认为,项羽太重情义,没能识别刘邦的用心,同时也是刚愎自用,听不得忠臣良言相劝,一意孤行。项羽和刘邦原本是磕头兄弟,因夺天下反目。其实项羽有多次机会除去刘邦,却总是顾念兄弟情份,狠不下心来。后来,项羽听身边谋臣之言捉来刘邦之父,以此要挟刘邦就范,然而刘邦知其重情重义此一软肋,不仅不肯就范,居然还恬不知耻地说:“你我乃兄弟,我之父乃你之父,你若杀他,我也要‘分一杯羹。”于是,项羽怕背上这“杀父”恶名,不得不放弃这一灭掉刘邦的大好时机。

至爱

这种推测认为,项羽不过江东,是因为他的至爱虞姬已死,心死情灭,什么追求也不存在了。于是杀出重围只是死前一搏,别无他念。

不过这样的推测颇受争议。《史记》上说:“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8000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一方面说出当时的形势不可逆转,一方面说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才自刎。

也就是说,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所以他才选择了不渡乌江。

无颜见江东父老

当时项羽带着28个人到乌江时,乌江亭长说:“我知项王今要路此,特泛舟在此等候,项王只要过了此江即是江东,可再称王。”然而项王却说:“当年江东8000子弟与我争战,今无一人还,纵使江东父老怜我、王我,我又何以目视之,纵彼不言,吾独不有愧于心。”后来,将千里马送于亭长告别。

然后,项羽和28个人冲入汉兵营,斩杀百人,人见畏之,皆不敢上,项王发现领兵来的将领竟是自己的好友,项王谓之:“听说汉王以千金、万户侯以购我人头,既然你我好友,我就把这个好处给你吧。”话毕就自刎了,众士兵冲上抢项王尸首,最终为5人分得,皆因此而封侯。

形势使然

这种推测认为,项羽渡不渡江都一样。项羽自从固陵战败之后,就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围时往东南逃,一直逃到乌江边上。由此可知,他早已经了退守江东的想法,所以才一路逃奔至此。若说项羽因为失败,使得带领的江东8000子弟葬送了性命,因而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死而子弟散”,他也应因羞愧而自杀的。项羽在渡淮之后,从骑仅仅只有百余人,到阴陵时又迷了路,向一农夫打听,结果又被骗,最后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无法自救才自刎。

种种推测不一而同,但项羽为何不渡乌江,2000多年来,尚无定论。

标签: 秦朝项羽

更多文章

  • 为何秦始皇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他的这个决策,迄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嬴政

    做为基本常识人们了解,皇帝规章制度刚开始于秦始皇,“皇帝”这一词的来历是秦始皇觉得自个的功绩得以比肩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因而各取一字构成了皇帝这一词。秦始皇觉得,秦代的当政可以始终到千秋万世,他自个就是说秦始皇。可是让秦始皇意想不到的是,秦代只存有了短短的15年的時间就灭绝了

  • 曹操实力远胜于刘备,为何诸葛亮却不愿投奔?刘备虽弱,但却有这样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诸葛亮,刘备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对那样一个难题不容易陌生人,就是说诸葛亮一辈子都以三国曹操给自己的对手,立誓北伐要修复汉室。三国曹操爱才举世瞩目,他曾一度公布求贤令,以至于能忍受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再例如徐庶,也投靠了三国曹操。诸葛亮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三国时期知名的谋士,基本上都投上了三国曹操手下,可是诸葛亮挑选

  • 凿壁偷光的他,串通宦官诬陷民族英雄,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匡衡

    凿壁偷光的经典故事坚信大伙儿都广为人知,是小学课本上必修的成语故事,有关凿壁偷光,史籍上拥有详尽的记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两者之间佣作而不求偿。主人家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家书遍读之。&rdquo

  • 他本能像霍去病一样名留青史,司马迁因他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李陵

    出身将门,率领5000将士出击匈奴,以一当十,斩杀两万匈奴。这样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绩,比卫青霍去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终因被八万人围困,打的弹尽粮绝,最后无奈投降。匈奴一直想招降他却没能如愿。他就是李陵,悲情的英雄。李陵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祖父、叔叔这辈都是领兵打仗的。出生时父亲李当户已经死了,做为遗

  • 韩信能力那么强,但为啥年轻时连口饭都混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西汉,韩信

    韩信淮阴人,年轻时很穷,没个能让他当官混饭的手艺,也不会做生意赚钱,只好经常去别人家蹭饭,时间长了人见人厌。有一年在淮阴郡下乡县南昌亭亭长家蹭了好几个月找不到下一家,亭长夫人怒了,一天早早吃了饭收拾了碗筷。到了饭点韩信兴冲冲去了,迟迟等不到主人上饭,于是乎大伤自尊心,怒了,跟人绝交了。当了楚王后找来

  • 诸葛亮要除掉魏延并非因他脑后有“反骨”,而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魏延

    三国演义当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人的本质,这一本领,可谓神奇,甚至,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还在紧急时刻,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上面写着:“若魏延造反,临阵对敌之时,方可开拆,便有斩魏延之计”。由此可见,诸葛亮似乎能够预见魏延的行为。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诸葛亮有没有

  • 此人是曹操麾下猛将,三次击败孙权,吓得东吴不敢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曹魏,张辽

    在三国的武将中,有那种一个人可以跟几十个人对战的武将,比如许褚、典韦这样的武将。也有带兵冲锋,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的武将,比如张辽。张辽原本姓聂,祖辈出过一些厉害的人物,但也招惹了不少仇家。为了躲避追杀,只好改姓“张”。张辽年轻的时候,在当地声望还不错,就被推举为当地的一个小

  • 蜀汉名将黄忠厉害吗,年过半百还得刘备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蜀汉,黄忠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黄忠这个人物,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历史上的黄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黄忠简介是什么呢?黄忠,字汉升,他是今天河南南阳人,东汉末期名将以及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他本来最先是荆州刺史刘表的部下,在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攻占了荆州,任命他

  • 三国猛将赵云为人谨慎武艺超群为何却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赵云

    赵云一生为人谨慎,武功高强,可以上阵杀敌,也可以排兵布阵,最难得的是他忠君爱国。但就是这样一位全能人才竟然得不到重用,虽然位列五虎上将,但是有名无实。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赵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三国众多战役之中,诸葛亮用赵云的次数多于关羽和张飞。诸葛亮看中赵云的超群武艺,带他去了拜风台;因为赵云为人

  • 历史上蔡瑁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杀蔡瑁张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蔡瑁

    “曹操杀蔡瑁”是在《三国演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那么,“曹操杀蔡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蔡瑁是因为蒋干的挑拨离间,假装是来到情报,但其实是挑拨蔡瑁、张允和曹操的关系,使曹操误以为蔡瑁是吴国的间谍,之后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