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奴才和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大臣自称奴才有的却称臣?

清朝的奴才和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大臣自称奴才有的却称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1 更新时间:2024/1/22 6:46:34

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宫里的下人自称奴才,其实,奴才二字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只有在清朝才变成了称呼,在清代,奴才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叫的。

清朝年间,满族的大臣入了满族籍的汉人大臣才能面对皇帝自称奴才,汉人大臣是不能称奴才的,即使你官再大也不能自称奴才。虽然奴才两字为贬义,但是在清朝就是一个自家人的职位。

如果朝廷大臣需要给皇帝上奏章,满人大臣就会在奏章里面自称奴才,汉人大臣就要自称为臣,如果有汉臣自称奴才那可就犯了大罪。

奴才和臣这两个称呼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个称呼更为高贵,但偏偏清朝就颠覆人的想象,奴才两字虽然明面上看起来比臣要低贱的多,实际上在满人看来奴才比臣高贵的多,因为这种称呼只有满人可以称,说白了就是自家人,汉人官再大也是外来人,汉臣就是要比满臣地位低。

乾隆年间曾经发生了一起科举作弊的案子,由满人大臣和汉人大臣共同乾隆禀奏,两个人写奏章的时候由于满臣的名字在前面,汉臣的名字在后面,于是就写成了“奴才某某(满臣)、某某(汉臣)”。乾隆看了奏章后发了很大的火,当场就大骂汉臣冒犯了奴才二字,并且给了惩罚。后来乾隆颁发了新规定,满汉两臣共同写奏章的时候一起称臣,目的就是宁愿满臣下降身份称臣,也不允许汉人提高身份称奴才。

至于清朝年间为什么统治者会区分奴才和臣这两个称呼,是因为满族内部本身就一直流传着奴隶制度,满族习惯了三六九等。在外面对皇帝自称奴才不仅仅是为了体现自己是皇家人,更重要的是打击汉臣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和珅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始终都是称臣的原因。

标签: 清朝和珅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反清复明时,为何得不到汉人的支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吴三桂

    说起吴三桂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伏四个字来概括,他在满清和旧明之间不断的徘徊。吴三桂既是打开山海关,带领多尔衮的军队走向北京的明末将领;又是揭竿而起,兴明讨虏的满清藩王。这位传奇人物最后的结局则是在称帝5个月后便因急病去世,享年67岁。他在生命最后几年中,做出了起兵造反的大事,打出了“反清

  • 杜月笙、黄金荣的地下王国——青帮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杜月笙,黄金荣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面上开始有外国的船舰耀武扬威,他们的船舰个头更高,马力更大,跑得更快。统治者发现,海运比漕运更省时省力省钱,清政府于是渐渐冷落了漕运。1855年,黄河发生洪灾,运河改道,漕运被迫完全终止。在大运河上威风了100多年的漕船帮这下傻了眼,扯下曾经高高飘扬的旗帜,拉下粗大的桅杆,茫然四

  •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鳌拜,康熙

    不知道问此问题的人是否发现,整个清朝,您也找不到一个满洲人是反叛。上至进关的摄政王多尔衮,从未有非份之想。和珅也只是贪污,从没有反皇帝的想法。晚清的恭亲王,本也是继承人热门人才,而且才华横溢,咸丰在的时候,疏远他。慈禧后期也提防他,但恭亲王也从没有过篡位想法。应该是满洲人比较耿直,从生下来,就没有反

  • 雍正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跟他争皇位的那八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清朝历史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九子夺嫡”,有很多影视剧都是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例如《宫》《步步惊心》等。在影视剧中我们了解到,雍正当皇帝后,对那些曾经跟他最对的人,都一一进行了清算,就连自己同母兄弟都没有放过。下面就来来看看雍正是怎么对待跟他争皇位的那几位的。“九子

  • 嘉庆皇帝登基后为何着急杀和珅,杀他的理由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嘉庆,和珅

    说到和珅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贪官。我们都知道在嘉庆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和珅的家还杀了他。但是嘉庆为什么登基后,为什么着急杀和珅呢?贪污是杀和珅的真正原因吗?如果不是那么,嘉庆对和珅动杀心的理由是什么呢?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更是亲自为和珅之子赐名为“丰绅殷德&rdqu

  • 南京大屠杀为何近9万中国守军大多选择任由宰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南京大屠杀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历史上,凡是企图依靠暴力和杀戮统治人民、征服世界的恶魔,都逃脱不了自取灭亡的可耻下场1945年9月9日,曾惨遭日军屠城暴行的南京,见证了侵略者投降的历史性时刻。1947年4月26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刽子手谷寿夫在雨花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举行“百人

  • 太平军攻长沙,清军一官员请出庙中城隍,随即萧朝贵被大炮击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太平天国,萧朝贵

    太平军设立道州大营后,一事之间从之者众。时清军和春统率驻扎道州北面,兼顾东面;钦差大臣赛尚阿派刘长清防守江华、永明;孙应照驻守宁远,副将邓绍良率扎营道州水南,对道州的太平军进行合围。太平军并未恋战,直接开辟周围战场,攻占了江华县、永明县、江华县,打通了通往长沙的道路,“贼亦谋取不谋守,盖

  • 黄埔三杰,世人都知道,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谈及黄埔军校,想必大家都并不会陌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军校之一,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军事家。如果我军的林帅,徐帅,陈赓大将都是毕业于此校。同时也为蒋介石集团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像比较有名的杜聿明,关麟征,胡宗南,宋希濂等等。黄埔三杰(图片来自网络)然而,在黄埔军校最有名当属黄埔三杰,这三人是黄埔

  •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钩弋夫人,刘弗陵

    前95年,61岁的汉武帝在燕赵狩猎,随行的占卜官禀报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半信半疑,但仍充满好奇,令人去找。不久,官员便将美艳绝伦,肤若凝脂的赵氏带到武帝面前,官员介绍说赵氏生来一手紧握如拳,从未伸开过,武帝更觉神异,于是拉过赵氏的小手轻轻一掰,赵氏从未张开的拳头竟张开了,并且手里竟有一枚小巧精致的玉

  • 诸葛亮流传千古的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军事色彩浓厚的战争题材历史演义小说,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和才能。随便问问读者,十之八九最喜欢的人物便是诸葛孔明。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和小说之中的角色有些出入,鲁迅先生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留下的《诫子书》却表达了他心中的志气和对人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