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在位时期都做了哪些事情,明朝灭亡的锅该不该由他来背

崇祯在位时期都做了哪些事情,明朝灭亡的锅该不该由他来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2/24 9:38:00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正统皇帝。他亲身主宰了大明江山最后的17个年头。历代王朝兴替原属寻常,然而明朝的覆灭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怅惘之心。原因不仅仅因为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人封建王朝,而且还在于,作为最后一任皇帝的崇祯,绝非是末代帝王常见的无能昏庸之辈,而是一个竭尽全力奋斗图强的有为之君。

史书记载,崇祯皇帝自继位以后,意识到明王朝的危机重重,立即投身到挽救明朝衰运的行动中。17岁继位到34岁自缢,他的整个青春岁月都是在努力与奋斗中度过。每天破晓即起,夜深而寐,勤劳国事。年轻帝王常见的声色犬马之娱,几乎与他完全绝缘。几乎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救国大计中。

然而无奈的是,17年努力换来的依旧是国破家亡,大明朝依旧断送在他的手里。正如他所说:朕非亡国之君。他的一生也都在为翻转这个宿命而抗争。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为什么崇祯如此认真积极的态度,以17年的专注去做一件事,却依旧无济于事?可以想象到这个年轻皇帝在理想幻灭之际的巨大痛苦与绝望,他不仅没有逃亡,而是选择了与自己的国家存亡与共。

最为令人骇异的是,明朝覆灭之际,崇祯皇帝竟然沦落到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相随到死,满朝文物大臣竟然再无一人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跟随皇帝共赴国难。崇祯皇帝的做人为何如此失败?要知道即使是建文帝这样平庸的皇帝,死前都有一大批大臣随之抗争到底,玉碎不瓦全。明朝的覆灭到底责任在谁人?崇祯到底是一个罪有应得的亡国之君,还是一个失败的悲情英雄?

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崇祯的态度积极确实是无可非议,然而他最大的短板就在于自身性格弱点,与糟糕的用人水平。崇祯朝可能是明朝更换高级臣僚最为频繁的时期。一共更换了近20个首辅大臣,斩杀30余个总督巡抚,六部尚书更是换了不计其数。这种现象表明一个问题,崇祯的急躁与急于求成心态有多严重。总是一厢情愿认为大臣就该排除万难战必胜攻必克,稍有顿挫就怒不可遏立即换人。导致臣僚本事再大,也不能让他满意。

于是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混日子保平安成为大多人的常态。毕竟,凡是真敢勇往直前努力做事的人,在崇祯手下都迟早要倒大霉。即使能力杰出、功劳之大莫如袁崇焕,在关外把努尔哈赤打的人仰马翻,竟然都被皇帝千刀万剐,正直敢为之士无不寒心。于是到崇祯后期,每逢朝会,崇祯很难得到任何人有见地有价值的建议,大家都学会唯唯诺诺少说为佳,以免惹祸上身。

杨嗣昌在崇祯手下也算一时人才,曾被皇帝荣宠有加,也曾在剿灭义军中连战连胜,立下汗马功劳。即使这样红得发紫的人物,一旦闻听襄阳被攻破,襄阳王被杀,就立即吓得服毒自尽。可见崇祯的暴躁擅杀给臣下带来何等严重的心理阴影与压力。洪承畴孙传庭,都可称是明朝将领中多谋善断的将才,在临敌之际,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稳扎稳打,被皇帝一道道催战令逼得六神无主,只好在战略时机极不成熟的情况下,硬着头皮死打硬拼,无不败亡。

可见,崇祯的性格缺陷和能力有限,严重抵消了他的积极心态带来的正面作用,不仅如此,还给大明朝葬送了一大批宝贵的军事资源与人才储备,明朝覆灭他罪责难逃。他若是能做到知人善任这一件事,明朝衰亡的结局或许将大有不同。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明朝将领孙兴祖真的英年早逝吗?农家发现一封诏书推翻明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孙兴祖

    众所周知,《明史》虽然修了百余年,但依然存在很多偏僻与错误,比如鲁王朱以海之死,《明史》认为是郑成功所杀,但上世纪50年代金门挖出朱以海之墓,却推翻了明史记载,朱以海纯属是病死,而且死亡时间在郑成功之后。2014年,在河北青县流河镇姚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发现了一封明朝诏书,距今已有620余年,是朱元

  • 朱棣为何五征大漠,他这么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大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元末的穷苦人家,深刻体会民间疾苦,对元朝的残暴统治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在建立明王朝以后,虽然元朝势力退出中原,但是仍然对新生的明朝政权有很大的威胁,为永绝后患对北元势力穷追猛打。从1370年到1396年,二十六年间连续发动八次北征沙漠之战,平均三年左右一次。朱元璋前期派徐达、李

  • 大将受伤,成吉思汗把他塞进牛的器官中,竟活了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蒙古,成吉思汗

    古代的医疗水平非常落后,风寒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命。古人的寿命比较短这是由一定道理的,随便的一个小病就能让人死亡。战争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除了打仗时被杀死的,更多的则是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破伤风是致人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细菌的感染,很多士兵因此而死。打仗可是拿着刀剑杀戮的,尽管有时候不能直

  • 身为同一家人,为何朱棣会跟侄子抢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棣

    朱元璋驾崩后位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削蕃,叔叔朱棣起兵谋反。自己做皇帝,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用多讲。开始朱元璋立太子是长子朱标,但无奈太子英年早逝。不得不重新立太子。按说朱元璋儿子众多,他完全可以从诸子中择贤而立,比朱允炆优秀的多得是。为什么非要传位给朱允炆呢?朱元璋是农民出门,封建思想很严重。

  • 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清朝,原因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清朝

    明朝万历年间,辽东的深山密林中,一个日后将统治整个中原的游牧部族,迅速崛起,日渐强大。到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从此开始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与明朝平起平坐。1618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勇敢地向强大的明王朝发起挑战,并一举攻克重镇抚顺,打响了决战明朝的第一枪。从161

  • 宣宗南迁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朝,金宣宗,宣宗南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

  • 明朝的统治时间一共存在276年,为何没出现过后宫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后宫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常伴皇帝左右,甚至是可以影响皇帝的决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后宫乱政,但是为什么在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这很大归益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后世所设立的一系列完善的典章,大家都知道马皇后为朱元璋的一生挚爱,马皇后宅心仁厚、为人聪颖,在很多关键时候都为朱

  • 万贞儿既没有背景有没有实力,她是如何长期霸占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万贞儿

    历朝历代,有不少的后宫女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宠爱,而要说到其中经历最传奇的,那肯定就是明朝的万贞儿了。她是明朝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万贵妃,明宪宗的最宠爱的一个妃子,长相一般家世一般,而且还比皇帝大了有整整17岁 ,但为何却能够一直霸占皇帝的宠爱。她的父亲叫做万贵,是一名县吏,虽然官不是很大,但是一家

  • 叶赫那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他临死会留下一个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叶赫那拉

    在满清的历史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皇族爱新觉罗氏了,其次应该就是叶赫那拉氏;爱新觉罗氏是满清的缔造者,当然不必说了,满清所有的皇帝、王爷、阿哥、贝勒全是该氏族;那叶赫那拉又是什么存在呢?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

  • 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持续了多久?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中国人们不得不分期反抗,三当时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四是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首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这些赔款的压力全部被清政府转移到了劳动人民的身上,这让老百姓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