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当军机大臣有什么要求?军机大臣是个什么职位?

清朝当军机大臣有什么要求?军机大臣是个什么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78 更新时间:2024/2/13 19:23:37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的身份就水涨船高。军机大臣瓜分实权,内阁大学士获得地位,共同瓜分过去宰相的位置。

当然,跟宰相相比,内阁大学士跟军机大臣都没有跟皇帝抗衡的资格。如果从职权而言,军机处本质上只是一个秘书机构,考虑到服务对象是皇帝, 身份也显贵起来。

以具体职权而言,只要有经过中枢的军政事务,军机大臣基本都会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并交由皇帝最终裁决。这些事务涉及范围极广,包括重大刑事案件、官员任免、全国科举等。清朝皇帝颇为勤政,军机大臣需要长期陪在皇帝身边,充作顾问。

甚至如果遇到前线或地方有重大事务,皇帝也会让军机大臣以钦差身份出面。也正因军机大臣权力极大,由谁任职,成为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清朝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答案。

雍正时期,军机大臣人选主要以皇帝亲信为主,军机章京也是由军机大臣从本部衙门中挑选可信任的下属,一同处理事务,许多规制并未确立,现有记载十分模糊,常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事实上,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的具体设立时间,都没有办法断定。不过,从雍正任命的人选来看,当时担任军机大臣的官阶品级都为一品大员。

清朝官场讲究资历威望,军机大臣虽然是临时职位,没有官阶品级,可它权力过大,任免时也要按照官场规矩来,雍正任免的军机大臣,范围颇广。

京官、地方官、文官、武将,都在挑选范围内。雍正十年,云南提督哈元生被雍正皇帝召入京师,担任军机大臣。

乾隆年间,情况稍好。一方面是许多规制被逐渐确立,另一面则是军机处的记载也较为清晰。乾隆刚继位时,军机处改名“总理处”。

直到乾隆二年,朝廷才恢复军机处的名字。当时军机处所承办事务,已经不只是纯粹的军务,也要完成皇帝特旨交办的事务。

到乾隆挑选军机大臣时,二品官员也可以担任军机大臣。不过,挑选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的职位,相比雍正时期,乾隆年间入军机大臣的地方官数量下降。当然,并非完全禁绝。

乾隆十九年,盛京将军阿兰泰被召入京城担任军机大臣。不过,乾隆年间朝廷有推崇满人大臣的风气,相比之下,汉人官员入选军机大臣的数量有所下降。

当时御前大臣也可担任军机大臣的职位。御前大臣统摄内廷事务,需要陪同皇帝出巡,经常陪伴在皇帝左右,属于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

乾隆后期,和珅曾担任御前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兼任军机领班大臣,权倾一时。以军机大臣职位的重要,到乾隆时期,清朝仍然没有亲王担任军机大臣的职位。

这是让亲贵避嫌,也是因为清朝初期设立军机处,本是为了取代过去宗室亲王参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集中皇帝权力。乾隆时期,干脆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因为这个机构的存在,会影响皇帝权力。

嘉庆四年,嘉庆皇帝曾短暂允许自己的异母兄弟永瑆入军机处总领军机处。但是,嘉庆很快以没有亲王入军机处的规例,让永瑆离开军机处。此后很长一段内,清朝都没有亲王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处的例子。

而且,嘉庆还颁布规定,御前大臣不得担任军机大臣的职位。这跟乾隆后期,和珅揽权有关。在嘉庆看来,军机大臣如果兼任御前大臣,就可能阻塞言路。

嘉庆曾说过:“从前和珅揽权专权,盖由和珅以军机大臣兼御前大臣,权势过重,内外官员不敢违拗。是以朕亲政以来,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彼此不令相兼,所以杜专权而绝壅蔽。”

而且,在任选军机大臣时,嘉庆皇帝已经不再让地方官兼任。这些惯例,对清朝后世影响极大。晚清时,封疆大吏中,地方官不再兼任军机大臣。即便从地方选择,都是从地方官职中离任才入选。

不过,亲王担任军机大臣的规例却被打破了。最先打破嘉庆规例的人的咸丰,咸丰为拉拢奕訢,让他入选军机处。但是,两人关系遇冷后,咸丰以违反祖制的名义,让奕訢推出军机处。

后来慈禧亲政,为拉拢奕訢,又让他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此后,亲王不得入军机的规制被打破。光绪、宣统时期,庆亲王奕劻都牢牢把着军机大臣的位置。

标签: 清朝军机处军机大臣

更多文章

  • 清朝共有114名状元,为何有三个省颗粒无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状元

    中国有1283年的科举历史,期间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则屈指可数。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一共产生了592名状元。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那么,清朝的这114名状元,分别来自哪些地方呢?它们分别是:八

  • 兵马俑里面是真人吗?里面到底有没有尸体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兵马俑

    秦始皇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出其右了,他把战国的乱局横扫一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了,在历史学中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中国封建大一统制度成立的功劳确实是功不可没的。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国家,还有统一文字,他采取的统一测量和其他措施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

  • 揭秘: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有什么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西汉,诸侯

    秦末二世暴政,天下大乱,前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有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垓下城破,西楚霸王自刎江东,汉高祖刘邦称帝,在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又继承秦制,于是汉土郡国并行。刘邦封王,一方面是答谢贤臣良将的追随,一方面是拱卫王室,汉初虽无事发生,但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有其致命的缺点,西汉时的郡国并行制,也有其弊端

  • 曹操为什么就是留不住关羽,仅仅是一个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魏,曹操,蜀汉,关羽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刘关张他们三兄弟在没有出名的时候,枭雄曹操就发现了关羽。关羽这个人不简单武艺高强,曹操想把这个人一直想把关羽拉到自己的门下,但是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更何况人家三兄弟已经结拜了,怎么可能说到你这里就到你这里,而且在古代那是特别看重情义的,假如“反叛&rd

  • 诸葛亮死前为何叫四个人抬棺材绳断便下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是很传奇的,今天小编自告奋勇,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一提到三国就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我猜很多小学生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原本在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即便他远离世俗,却将世俗看得清楚,刘备听说他很厉害,就接连三次诚心请他相助,后感动了孔明,使他为了蜀国的惊世伟业出

  • 丁原被吕布所杀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吕布,丁原

    在正史中,并没有属于丁原个人的传记,他的故事散落在与他命运息息相关的吕布、董卓等人的篇目中。这就让丁原的历史事迹,显得尤为神秘。如果有人说,这个丁原,不过是一个早死之人,在三国时期,像他这样还为干出什么大事就死掉的人比比皆是,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丁原与吕布之间反目的内情,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这里

  • 汉武帝知晓巫蛊之祸的真相之后,汉武帝是怎么报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晚年受小人迷惑,因巫蛊之术发动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此事件牵连的范围甚广人员甚多,从皇后、太子到丞相再到普通百姓,受害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西汉征和二年(91),65岁的汉武帝疑心越来越重,恰巧有一天,他在自己住的建章宫内,发现一个拿剑的可疑男人,汉武帝即刻命人捉拿,不料那人却飞速逃跑了

  • 万户侯究竟价值多少呢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地位?多少财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西汉,万户侯

    “万户侯”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地位?有多少财产?看完我都惊呆了我们以汉代时候为例,来说一说万户侯到底价值多少。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万户侯,封邑有万户人口,也就是有万户人家需要将自己收入的一部份交给万户侯,我们就拿一半来说吧,你可以想象一万户人家的年收入的一半,那得是多么大的在天文

  • 为什么说汉献帝最大的幸运是遇到曹操?这里面可是有故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东汉,汉献帝,曹操

    汉献帝作为东汉的末代皇帝,一生受尽了磨难,先前被董卓控制,过着木偶般的生活,有一肚子的苦水没地方吐。后来为害朝政的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逃到洛阳的汉献帝窘迫不堪,当年华丽的宫殿早已成了一片废墟。而汉献帝只能居住在破屋子里当他的皇帝,可以说要多惨有多惨。可就在这时候,曹操带着人马,拎着食物来迎接汉献帝。

  • 袁氏家族到底是怎么垮台的,原因真的和袁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东汉,袁绍

    常言道,失败者没有人权。袁绍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人权的失败者。关于袁绍这个人,由于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用了一些春秋笔法,在他的本传中故意避重就轻。导致袁绍传的篇幅虽然很大,但是关于他如果夺取河北四州的描写都是一笔带过,内容还不到全传的二十分之一。而剩下的内容,则全部都是描写袁绍在官渡如何被打败的,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