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向救灾粥里撒泥沙,乾隆为何还称赞不已?

和珅向救灾粥里撒泥沙,乾隆为何还称赞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22 更新时间:2024/2/18 15:12:29

话说,和珅这个人,可谓家喻户晓,老艺术家刚老师更是把和珅这个角色给演“活了”。只要谈到和珅,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是一个乐呵呵的胖子,一个十足的大贪官,对乾隆老爷子阿谀奉承,见钱眼开,阴险狡诈,而且还经常被刘罗锅和纪晓岚“戏耍”。

当然,这只是影视剧中的和珅形象,并不是真实历史中的和珅。在历史上,和珅并不是一个油腻的胖子,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深得乾隆老爷子的喜爱。

要说和珅这个人的能力确实很强,用非常强来形容都不为过。大家都知道,和珅出身很一般,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爬到权力巅峰,深得乾隆赏识,这绝对不是常人可为的。

有一点值得一提,和珅在办事儿方面及其细心,无论事儿是大是小。在乾隆年间,突发自然灾害,和珅领命前去一线进行救灾。

可是很快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此次灾害实在是太大了,致使灾民数量非常庞大,然而朝廷下拨的赈灾粮却非常有限,每天无数难民都在等待朝廷的赈灾粮充饥,眼瞅着粮食每天锐减,都快发不出粮了。

当时的情况十分严峻,如果处置不当必然会引起动乱,那样局面可不好控制了。于是,和珅想了个办法。他命人当着众灾民的面在下发的粥锅里撒进沙子,很多灾民看着这个情形非常气愤,但敢怒不敢言,他们下意识认为,这时朝廷在欺负他们。可是,在后来人们明白了和珅为什么会这样做。

要说和珅开始整出这出戏后,灾民的数量可是“锐减”啊,朝廷的赈灾粮也开始变得相对充足。

和珅何许人也?那可是非常聪明的人,之后他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在这些所谓的“灾民”中,有不少数人并不是真正的灾民,都是过来混饭的,他们看到有便宜可以占,故意装扮成灾民来混饭。

在我将泥沙导入粥锅中,很多假灾民就会觉得这个食物很脏了,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饥饿,所以他们是不会再去吃救济的。但反过来看,这些掺杂了泥沙的粥对于那些真正的灾民来说那可是命,他们是真的饥饿,决然不会管锅里的粥是否掺杂着泥沙,他们绝对都会吃,这就是真假灾民的区别。

果不其然,当和珅的办法被施行后,效果非常显著,假灾民看到“脏粥”后,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喝,而那些真正的灾民都可以吃饱了,赈灾粮也显得比较充足了。

当乾隆老爷子得知这个消息后,甚是欢喜,对和珅更是称赞不已。这个故事也被广为流传,直至现代,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对和珅的这种方法也大为肯定,经过各种论证,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和珅的处事方法非常合理,可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可以说,和珅的思维确实是非常超前,对于和珅在其他方面所运用的“手段”,至今还被很多行业所效仿,可谓影响深远!

虽然说和珅是我国古代史的一个大贪官,名声并不好,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以及办事能力确实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不是这样,和珅也绝对不会成为乾隆老爷子面前的大红人。

至于和珅的贪污,乾隆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贪官,乾隆皇帝却一直没杀他,必然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和珅贪归贪,但是他所敛的那些财全部都藏在了自己的豪宅中,对于乾隆老爷子来说,在自己的土地上,这就是自己的聚宝盆,想要的话,仅仅一句话的事儿。

最为关键的是,和珅贪的那些财并没有“外流”,这也是乾隆为何没有动他的原因(大家应该都懂得,呵呵)。再加上和珅确实是非常懂乾隆老爷子的心,又非常会来事儿还会办事,深得乾隆老爷子的喜欢,杀他?绝对舍不得。在玩弄权术与用人方面,乾隆皇帝确实是一个行家,对于和珅定当重用。

不过,万事皆有因果,当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皇帝继位,和珅的好日子算是彻彻底底得到到头了。

因为嘉庆与和珅有一些过节,所以在即位后他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和珅,最终,嘉庆皇帝也算给自己的老子乾隆皇帝一个面子,赐和珅自缢,给他留下了一个全尸。

和珅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纵观和珅生平,年少励志成才,却成为了史上大贪,最终自缢而终,一生奋斗看似为己,实则全都为乾隆父子做了嫁衣,生前供奉乾隆,死后养活了嘉庆,最终留下了这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标签: 清朝乾隆和珅

更多文章

  • 清朝当军机大臣有什么要求?军机大臣是个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军机处,军机大臣

    自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的身份就水涨船高。军机大臣瓜分实权,内阁大学士获得地位,共同瓜分过去宰相的位置。当然,跟宰相相比,内阁大学士跟军机大臣都没有跟皇帝抗衡的资格。如果从职权而言,军机处本质上只是一个秘书机构,考虑到服务对象是皇帝, 身份也显贵起来。以具体职权而言,只要有经过中枢的军政事务,军

  • 清朝共有114名状元,为何有三个省颗粒无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状元

    中国有1283年的科举历史,期间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则屈指可数。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一共产生了592名状元。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那么,清朝的这114名状元,分别来自哪些地方呢?它们分别是:八

  • 兵马俑里面是真人吗?里面到底有没有尸体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兵马俑

    秦始皇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出其右了,他把战国的乱局横扫一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了,在历史学中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中国封建大一统制度成立的功劳确实是功不可没的。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国家,还有统一文字,他采取的统一测量和其他措施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

  • 揭秘: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有什么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西汉,诸侯

    秦末二世暴政,天下大乱,前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有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垓下城破,西楚霸王自刎江东,汉高祖刘邦称帝,在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又继承秦制,于是汉土郡国并行。刘邦封王,一方面是答谢贤臣良将的追随,一方面是拱卫王室,汉初虽无事发生,但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有其致命的缺点,西汉时的郡国并行制,也有其弊端

  • 曹操为什么就是留不住关羽,仅仅是一个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魏,曹操,蜀汉,关羽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刘关张他们三兄弟在没有出名的时候,枭雄曹操就发现了关羽。关羽这个人不简单武艺高强,曹操想把这个人一直想把关羽拉到自己的门下,但是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更何况人家三兄弟已经结拜了,怎么可能说到你这里就到你这里,而且在古代那是特别看重情义的,假如“反叛&rd

  • 诸葛亮死前为何叫四个人抬棺材绳断便下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是很传奇的,今天小编自告奋勇,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一提到三国就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我猜很多小学生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原本在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即便他远离世俗,却将世俗看得清楚,刘备听说他很厉害,就接连三次诚心请他相助,后感动了孔明,使他为了蜀国的惊世伟业出

  • 丁原被吕布所杀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吕布,丁原

    在正史中,并没有属于丁原个人的传记,他的故事散落在与他命运息息相关的吕布、董卓等人的篇目中。这就让丁原的历史事迹,显得尤为神秘。如果有人说,这个丁原,不过是一个早死之人,在三国时期,像他这样还为干出什么大事就死掉的人比比皆是,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丁原与吕布之间反目的内情,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这里

  • 汉武帝知晓巫蛊之祸的真相之后,汉武帝是怎么报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晚年受小人迷惑,因巫蛊之术发动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此事件牵连的范围甚广人员甚多,从皇后、太子到丞相再到普通百姓,受害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西汉征和二年(91),65岁的汉武帝疑心越来越重,恰巧有一天,他在自己住的建章宫内,发现一个拿剑的可疑男人,汉武帝即刻命人捉拿,不料那人却飞速逃跑了

  • 万户侯究竟价值多少呢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地位?多少财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西汉,万户侯

    “万户侯”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地位?有多少财产?看完我都惊呆了我们以汉代时候为例,来说一说万户侯到底价值多少。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万户侯,封邑有万户人口,也就是有万户人家需要将自己收入的一部份交给万户侯,我们就拿一半来说吧,你可以想象一万户人家的年收入的一半,那得是多么大的在天文

  • 为什么说汉献帝最大的幸运是遇到曹操?这里面可是有故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东汉,汉献帝,曹操

    汉献帝作为东汉的末代皇帝,一生受尽了磨难,先前被董卓控制,过着木偶般的生活,有一肚子的苦水没地方吐。后来为害朝政的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逃到洛阳的汉献帝窘迫不堪,当年华丽的宫殿早已成了一片废墟。而汉献帝只能居住在破屋子里当他的皇帝,可以说要多惨有多惨。可就在这时候,曹操带着人马,拎着食物来迎接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