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隐居之后靠什么生活,他最后靠什么生活的

陶渊明隐居之后靠什么生活,他最后靠什么生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4/1/21 5:04:48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你原本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这个染缸,都会人不由己的改变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社会上打拼。古时候有些人雅士,不愿意和世间同流合污,于是选择隐居,在深山老林里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陶渊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陶渊明是晋代的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还是算是一个富户,但是就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陶渊明就家道中落了,在十二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他只能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相依为命。

好在小时候父亲曾经叫他读书,还留下了很多的书籍供陶渊明学习,这才使得陶渊明的学业没有落下。陶渊明无疑是个天才,年纪轻轻的十分的有文采,他的名声很快就在家乡传开了。当时的晋朝还没有科举,想要当官就只能去做贵族或者大官的门客,只要他们推荐,平民才有机会做官。

家乡的父母官看陶渊明文采好,家里又贫困,于是就召陶渊明做了一个小官,陶渊明本来不是做,可是因为实在是太穷了,不做官就没有生活来源,于是就第一次做官,但是仅仅几个月以后,陶渊明无法忍受当时晋朝的腐败,就辞官不做了,这一年陶渊明29岁。

后来的十多年的时间里,陶渊明迫于生计又做了几次官,但是每一次做了没多久就开始怀念以前的生活,总是感叹田园的生活轻松,于是几次做官都很快的就辞职了。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就是出任彭泽的县令,有一次顶头上司派遣了一名督邮前来彭泽考察陶渊明的政绩,督邮只是一个小吏,连官都不算,但是却有上司禀报的权利,因此很多县令为了自己的前途都想尽办法巴结他,而陶渊明则不一样。

督邮来了以后,陶渊明根本不正眼看他,手下的劝陶渊明要好好的巴结督邮,以免他回去以后对知州说坏话。陶渊明听了感叹道:“我做官怎么这么难,督邮只是一个乡野村夫,丝毫没有学问,竟然要我一个堂堂县令讨好他,这样的官我不做也罢。”于是取出官印,挂在大堂的匾额之下,写下了一份辞职信,就拂袖而去了,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这一次之后,陶渊明再也没有做官,而且已经年过四十,他好像看透了什么,开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起初他的隐居生活过的还算可以,父亲虽然去世,但是还留下了房子,可是没多久他家里失火,就连房子都被烧没了,于是陶渊明不得不在迁居在山里,自己开垦了荒地,过着耕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陶渊明喜欢喝酒,但是没有钱买,只能每天坐在门口等着朋友送酒,他的朋友们也乐于给他送酒,但是朋友也不是每天都能来,陶渊明就开始着手自己酿酒,而且时常会有人仰慕他的名声来看他,所以隐居的陶渊明并不寂寞。

陶渊明虽然解决的喝酒和吃饭的问题,但是衣服自己却解决不了,很长一段时间陶渊明都没有鞋子穿,直到他的好朋友弘看见以后,吩咐手下人给陶渊明做鞋子,这才穿上了新鞋子。

后来著名的檀道济亲自拜访陶渊明,要他出山为官,可是陶渊明却拒绝了,他还劝说檀道济也不要做官了,可是檀道济没有听他的话,后来落得了个被杀的下场。

标签: 晋朝东晋陶渊明

更多文章

  • 东晋十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实力和经济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东晋,十六国

    东晋建立之初,北方一些士族南迁时这些人由于有士族豪强的掩护,享受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的待遇,客观上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东晋王朝整个社会生产来看,仍然受到战乱的严重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国贫兵弱的局面。司马睿首次派祖狄北伐,只给他1000人的粮饷,3000匹布,令其自行制造兵器,招

  • 司马炎的布局手段到底有多高明,为何后世枭雄会争相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朝,西晋,司马炎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他就是媲美诸葛亮的司马懿。不过在谋略方面司马懿有过人之处,可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司马懿就差很多了。时至今日人们都认为司马懿属于叛臣贼子,正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导致了他的篡权。结果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曹魏皇帝的傀儡之下,成为了曹魏真正的掌权者。这一点是司马

  • 武则天为何会将国号改为周,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想要把持朝政的女人,但是众多女人中只有武则天一个人做到了权倾天下,独登皇位。她的能力以及魄力是很多男人都比不上的,在唐高宗李治死后,她一直把握朝政。因为她知道没有权利是多么的卑微,曾经的她因为没有权利,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现在的她知道只有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

  • 秦叔宝究竟是以什么做武器,有关于他的武器说法有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秦琼

    要说隋唐之际,那个武将最为人称道,那想来肯定是秦叔宝了,他是隋唐十八好汉之一,是兵马大元帅,秦琼与姜松、程咬金、杨广并称四绝,熟悉隋唐故事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听说过很多和秦叔宝有关的故事,秦琼卖马,两肋插刀,还有那个著名的三鞭换两锏了。秦琼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隋唐的故事中,秦琼的武器一共有三种:1、镀

  • 崇祯死后李自成是怎么对待他,他的尸体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李自成,崇祯

    我们都知道,当年的李自成在率领了农民军之后就攻进了北京。由于崇祯皇帝看当下的情况已然是大势已去,因此就登上煤山之后上吊殉国了。那么,当李自成来到了这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的尸身,又是怎么做的呢?李自成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李自成是怎么对待他的?见李自成等人已经攻进来了,当时的崇桢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看

  • 金人当初连北宋都能灭掉了,为何就是灭不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朝,南宋

    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取北宋都城,宋徽宗与宋钦宗等三千多人被金人掳走,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亦称“靖康之耻”。这场巨变导致神州陆沉,宋朝也落得“弱宋”的评价。在金人面前,宋军不堪一击,就连都城都成为金人的猎场,然而令人疑惑的

  • 明熹宗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明熹宗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之后,太祖朱元璋为了避免后世为了皇位而自相残杀,就立下了长子继位的皇位传袭法则,及时在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打破这一法则,将皇位传于其他儿子,而是传给了长子朱标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纵观明朝16位皇帝,大多数都是以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但是有4个皇帝例外,其中一个就是深受后世同情的

  • 刘瑾的权势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何会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刘瑾

    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自幼入宫,投靠在一个姓刘的太监门下,因此冒姓刘,在东宫太子朱厚照身边做玩件。朱厚照即位后,刘瑾利用和皇帝一起游玩的感情得明武宗宠信,把持朝政。他的所作所为与前朝的王振相比更加无法无天。刘瑾是武宗朝“八虎”之首,因得武宗的宠信,胡作非为,一手遮天、甚至代

  • 明朝官员袁凯是怎么辞官还乡,当着别人的面公然吃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袁凯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前深知贫苦百姓的不易,因此他一直都是与万民之间平等相处,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非常和睦,广纳天下能人,但是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的性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帮助他建立明朝的功臣都被朱元璋残忍杀害,朱元璋的性格变得日益暴躁,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朱元璋成立了锦衣卫之后更是不断扩大

  • 如果崇祯帝与皇太极议和会怎么样,崇祯能使大明再次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以来,就给后世子孙立下了“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的祖训。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又给后世子孙立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约。因此,明朝二百多年,前后经历了十几个皇帝,没有一个皇帝违背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