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庞统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28 更新时间:2024/3/6 8:17:08

庞统之所以受到后世怀疑,是因为生前时人对他的评价太高了。而他因为早逝,没有机会证明自己。因此,庞统究竟行还是不行,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世人对他的评价真的非常高。庞德公、司马徽把他和诸葛亮并举,称他两人为“伏龙”“凤雏”。鲁肃赞他:“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赞他:“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他虽然获得这么多的赞誉,但都是在他出道之前获得的。他出道之后,并没有建立更多的功绩,因此,并不能通过像诸葛亮那样实际的例证,来证明他自己。

那么,庞统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呢?

我的观点是,庞统有才能,但未必是大才,更不可能是诸葛亮那样的济世之才。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庞统从来没有给刘备献过“整体战略规划”。

有没有“整体战略规划”,应该是一个谋士是不是大才的硬指标。我们看看历史上,这种“整体战略规划”,诸葛亮给刘备献过,张良刘邦献过,刘伯温给朱元璋献过。他们都是当世公认的大才。就算在三国时期,同样作为大才的,郭嘉给曹操献过,周瑜给孙权献过。而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庞统给刘备献过这样的战略规划,因此,其“大才”的成色是严重不足的。

第二、庞统唯一可称道的计谋受到后世广泛质疑。

庞统唯一可称道的计谋,就是他给刘备献上的,袭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对于这个策略,后人有不少质疑的评价。比如方孝孺就说:“徽以孔明、庞统并称,吾窃有疑焉。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学,庶乎王道;而统之言,皆矫诈功利之习。”裴松之也说:“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

方孝孺和裴松之是从儒家正统思想的角度,来质疑庞统给刘备献这个计策的正当性。因为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有点巧取豪夺的味道。因此,给刘备献计谋的庞统,给人的感觉就是“诡道”,而非济世之才。

不过,抛开方孝孺和裴松之道德说教的成分,就纯计谋来说,庞统这也算不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袭取益州,并把益州作为刘备的根据地,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给刘备提到过的策略,并不算庞统的独创。庞统唯一增加的,就是提了个上中下三策。这“三策”,其实也就是从时间上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夺取益州而已。也就是说,庞统唯一值得说的,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第三、庞统的早逝证明其实战能力不行。

庞统是在率众攻打雒城的时候,被密集的飞箭射中而死的。孙武早就说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庞统作为一个谋士,却率兵硬攻,最后还会被飞箭射死,只能说明他实战能力非常一般。

既然庞统的谋略才能比较一般,为什么他获得那么高的评价呢?

我们可以注意到清朝名臣李光地说的一句话:“庞士元论人才,不肯求全责备,这个心胸,便可以称‘凤雏。”

李光地的意思是说,庞统之所以被称为“凤雏”,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大的“心胸”。什么“心胸”呢?就是“论人才,不肯求全责备”。

什么叫“不肯求全责备”呢?原来是说庞统在出道之前,经常高度夸赞周围的人才。后来,别人在使用这些人才的时候,发现这些人才其实并没有什么才能,庞统言过其实了。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猛夸别人。庞统说,我是想让人才都受到重视,从而更快地结束乱世罢了。

庞统这话是有问题的。没有才能的人,把他推荐到重要岗位上,不是误大事吗?误了大事,还能结束乱世吗?

看到这里,我忽然就明白了。庞统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好评呢?原来是因为他曾经无原则地好评别人,别人也无原则地回报他罢了。

标签: 三国庞统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关羽败走麦城被抓成为俘虏,孙权为什么不能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蜀汉,关羽,孙权

    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后,曹操迫于许都将要被关羽攻陷的压力,亲自挂帅想去搞定关羽。这个时候蒋济和司马懿献离间计,让孙权和关羽反目,从荆州抄关羽后路。关羽寡不敌众,败走麦城,最后成了孙权的俘虏。关羽从樊城逃跑的时候曹操果断下令不要追关羽,让孙权的人去追,孙权部下果然上当。孙权这样的做法显然没有曹操聪明。曹

  • 西汉汉哀帝是怎么死的?汉哀帝的开放让他“千古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西汉,汉哀帝

    汉哀帝,汉元帝之孙,在位七年,25岁时驾崩,在位时非常节俭,事必躬亲,但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历史记载死因也很隐晦,大概是纵欲过度而死,汉哀帝虽然没有大的贡献,但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绯闻缠身;历史上的汉哀帝非常“开放”,即使放在现在也让人无法接受,也正是是这个特点让他&ldq

  • 曹操唯一没有负的两人,一个宁死不从,一个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魏,曹操,郭嘉,关羽

    三国里曹操作为最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代奸雄,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而曹操自己却说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今天又看错了我,但是我仍然是我,不管世人如何看待我,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并不是说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他那种枭雄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曹操本是汉室的一名普通官员,因为董卓独权,导致朝

  • 刘备不相信诸葛亮吗?为什么白帝城托孤时选了两个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以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刘备死后他就是绝对的第一人,不过刘备临终前任命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还达不到100%的信任,所以想用李严牵制诸葛亮,并且还把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实际上刘备真实的想法应该并不是这样,他也绝非是小肚鸡肠的君主,蜀国的未

  • 董贤和妹妹一起侍奉皇帝,最后却家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西汉,汉哀帝,董贤

    关于历史有很多共识都是一致的,例如脏唐,乱宋,臭汉等等,除了“臭汉”的称呼之外,汉朝皇帝喜好“男风”也是历史一大共识,这种风气甚至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纵观汉朝历史上20多个皇帝,将近一半都有喜好“男风”的记载,而在所有男宠中

  • 揭秘楼兰国消失之谜,到底是毁于天灾还是人祸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楼兰古国

    楼兰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史记》,位置在现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的北边,罗布泊的西北角,沿着孔雀河道南岸走7公里就到了。楼兰国其实不大,在西域三十六国中面积不是很大,但楼兰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楼兰是汉朝出了河西四郡的重要一站,北边是匈奴,西边是西域。如果是匈奴控制了楼兰,进可图中原和西域

  • 刘备和曹操真的有亲戚关系吗?他们不是死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什么?刘备和曹操是亲戚?刘备是曹操外甥?这怎么可能,两个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吧,而且还是后来的死敌,怎么可能有亲戚关系呢?别急,待我一一给你分析一下。首先,曹操其实不姓曹,他乃是夏侯氏出身,只因为他的父亲曹嵩从小就被一个叫做曹腾的宦官收养了,所以夏侯嵩就变成了曹嵩,夏侯操也就变成了曹操。不过曹操虽

  • 为何诸葛亮死后,曹魏和东吴为何不趁机攻打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蜀汉,东吴,曹魏,诸葛亮

    任何一个朝廷,当牛掰的执政者去世后,国内必然不太稳定,国外其他势力也会蠢蠢欲动。对于蜀汉,刘备去世后,国内就有黄元叛乱以及南中地区造反,诸葛亮去世后,孙权在吴蜀边界增兵威胁,可见,蜀汉仅靠一州之地,其生存是挺不容易的。诸葛亮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诸葛亮死后

  •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六国的贵族才敢露头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项羽

    华夏民族在秦朝时得到了统一,在此之前,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夏商周,全部都是分封,诸侯王各管各的。定期到天子处报个到,后期诸侯王实力越来越强,天子的实力越来越弱,就出现了霸主,比如春秋时期的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这些诸侯国相互征伐,最初大周分封下去几百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后期,打

  • 华佗在位关羽刮骨疗毒之前就死了,他是怎么活过来治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东汉,华佗,关羽

    关公的刮骨疗毒,家喻户晓,流传千古。但至今仍有一点说不清楚存在质疑,其实关羽中毒箭时,华佗早已经死了,死人怎么能活过来替人治病呢?华佗(图片来自网络)历史上襄阳之战在公元219年,而华佗在公元208年就被曹操杀了。经10年之久华佗再现人世,可谓是无稽之谈。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建安二十四年,华佗还能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