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永历帝会被吴三桂所杀,他是怎么被抓到的

为什么永历帝会被吴三桂所杀,他是怎么被抓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46 更新时间:2024/2/20 3:08:25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给领兵的四个义子封王,李定国为安西王,孙可望平南王,刘文秀抚南王,艾能奇定北王。张献忠称帝,对满清和南明来说都是赤裸裸的威胁,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张献忠称帝没两年,很快就成了被打的那只“鸟”了。

顺治三年,刚过了两年皇帝瘾的张献忠就在清军、南明两面夹击之下,牺牲在战场上。张献忠死后,大西军群龙无首,李定国、孙可望等四王率各部退出四川,进入云南、贵州地区。在清军的强大压力下,大西军和南明永历政权联合,共同抗清。1651年,孙可望被封秦王,总领大西军。

1652年,李定国率军攻沅州(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然后南下武冈、西延(广西资源),急袭全州,再攻破桂林城,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李定国率军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又攻占柳州、梧州等地,然后北上湖广。李定国凌厉的攻势,让清廷坐不住了。封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部10万增援湖广,结果尼堪来了也不管用,衡州之战中被李定国伏击而送了性命。

尼堪,是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的孙子,继承了努尔哈赤的勇猛和善战,久经战阵、战力值相当高,是满清非常有名的将领。

李定国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话说清朝自努儿哈赤起兵以来,满清八旗精锐战力爆表,但凡野战,不管是对阵明军还是农民起义军,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犹如神话般的存在。但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李定国给打破了,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定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南明朝野无比兴奋,认为中兴有望。但是有个人却非常不高兴,就是孙可望。孙可望这人虽然也比较有军事才能,但是野心大(自己想当皇帝,以国主自居),气量狭小,先前曾以战事不利为由,收了抚南王刘文秀的兵权,将他弃之不用。见李定国功高,对其地位构成威胁,想召回李定国将其置于死地 。李定国知悉其阴谋后,为抗清大计,和孙可望拒不相见。

李定国而退回永州,清廷又派贝勒屯齐率尼堪余部,从衡州(今湖南衡阳)直扑永州。因孙可望掣肘,李定国退回柳州,然后攻占高明,进攻肇庆。久攻新会不下,只好退回高州。第二年经广西安隆(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永历帝一起返回云南昆明。

李定国被永历帝封为晋王,遭孙可望率部攻击。孙可望在三岔口被李定国打败后逃往长沙,投降清朝,并将李定国的相关情报告知清军。清军开始进攻贵州,占领贵阳后,兵分三路从播州、贵阳、都匀向云南发起进攻。李定国在七星关、关索岭、安隆一线设防,但不敌清军被迫撤退至云南永昌。清军占领昆明后继续追击南明势力,在磨盘山被李定国伏击,死伤惨重,平西王吴三桂也差点被干掉。李定国所部被清军火炮轰击,也损失很大,向腾冲撤退。

永历帝逃往缅甸被缅王软禁,李定国、白文选率部向南撤退,白文选守木邦,李定国守孟艮(府治今缅甸掸邦景栋。辖境相当今缅甸东北部与中国云南、泰国交界处地区)。李定国曾为救永历帝,率2000精骑围攻缅王宫,未果。白文选被清军击败投降,吴三桂追击永历帝至缅甸,将永历帝朱由榔带回昆明,于1662年将其杀死,至此南明灭亡。李定国后来病故于孟艮,所部皆留在那里没有回归,一代代繁衍下来就是如今的果敢族。

故事到此结束,回顾此中人物,会发现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李定国的人生颇为精彩,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前半生跟随农民起义的张献忠,被明朝视为“反贼”,单枪匹马射死明朝总兵张令,大败曾让满清八旗军都头疼的女将秦良玉等辉煌战绩。后半生在张献忠死后拥明抗清,攻城略地、两蹶清朝名王,为南明砥柱,至死不降,只可惜独木难支。

而反观另外一人吴三桂,世代受明朝之恩,吴三桂以总兵之职镇守辽东,后封平西伯。不思报效,却先降李自成,又降清。追杀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不遗余力,被清朝封为平西王。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他一手终结,这画面简直太有戏剧性。

标签: 明朝南明吴三桂朱由榔

更多文章

  • 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什么样,不仅没有收复还丢了半壁江山被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北宋,宋徽宗,燕云十六州

    宋徽宗时期,辽国已经衰败了。宋徽宗便联合金国攻辽,想借机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在两国进攻辽国的时候,宋朝连吃败仗,一座池城也没攻下来。辽国被金国灭掉后,宋徽宗向金国要燕云十六州,金国不但不给,还借口宋朝收留叛将攻打宋朝,结果宋徽宗没把燕云十六州要回来,还丢了半壁江山被生擒。最初宋朝和金国谈的时候,虽然宋

  • 李善长告老还乡为何还是难逃一死,难道种地也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李善长

    在武侠的世界里,有一句话形容武林人士非常的贴切,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有时候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句话其实还适用于官场,一辈子仕途的坎坷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自己不想看到的局面,但是很多时候诠释下

  • 北宋名将狄青出征前是怎么立威的,斩了三十二名将校枭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北宋,狄青

    狄青是北宋名将,但他出身不高,是个小兵出身,所以他脸上才有当兵时留下的印迹。后来他因屡立战功,被一直提拔,成了宋仁宗的爱将。宋仁宗让他把脸上的印记去掉,他说这是我从变通一兵到将军的见证,可鼓励三军,不可去掉。宋仁宗觉得他说得有理,对他更加器重。狄青虽得皇帝器重,一些出身高贵的将校难受瞧不起他。他领兵

  • 王莽的军队和实力那么的强,为什么会被一个无名小卒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新朝,王莽,东汉,刘秀

    在历史上王莽是公认的穿越者之一,王莽做的一切就像是先知一样,还有他的各种风俗习惯,更是像极了现代人,历史上的王莽是一个乱政的人,他拥护着傀儡皇帝实行着自己的独裁统治,虽然说他也是顺应民心的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负面的多正面的少,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王莽的政权并不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政权,但他的做法却很

  • 赵光义之后的皇帝为何每隔三代就断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北宋,宋太宗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皇位的传承是父死子承,也就是说老皇帝去世之后,皇位的继承是有他的儿子来继位,有长立长,无长立幼,只有在皇帝没有儿子的情况的下,才会从宗族当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但是,北宋太祖赵匡胤,不仅有儿子,还有好几个儿子,宋太祖去世的时候,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赵德芳也已经十七岁,无论是哪

  • 明朝宦官是怎么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的?内府衙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太监

    成化以前宦官的权力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宦官组成的机构为内府衙门。明代的内府衙门主要有二十四个,包括: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御马监、司设监、尚宝监、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印绶监、直殿监、都知监等十二监,惜薪司、宝钞司、钟鼓司、混堂司等四司,兵仗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

  • 李自成百万大军为何打不过清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李自成

    明朝末年,天下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这时候的明朝已经走向了衰亡。即使是崇祯帝这样的皇帝继位,对于明朝来说,也无力回天了。最终李自成攻破了京城,这时候的李自成开始拥兵自重,成为了明朝之后真正的掌权人。李自成在京城之中建立了大顺政权,可是大顺政权只是一个短命的政权。李自成虽然是第一个攻入到了京城,但是他

  • 他是明朝的开国大将,被冤枉而死还好最后平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元璋,傅友德

    要说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都会有几起被冤枉的事情发生,不管是普通老百姓也好,还是手握有重权的官员也罢,不过,相对于前者而言,手里握有重要权利的官员一旦被判定有谋反的心思,但是最后却忠心耿耿的话,一般都是会被平反的,毕竟这些官员对于历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于

  • 清朝皇子的等级制度是什么样的,真的和电视剧演的那般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皇子,清朝皇子的等级

    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及改编的电视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小编想聊的就是关于清朝官员的朝服问题。事实上,清朝时期官员的衣服或者帽子都有细微的区别,不仅仅在官员中存在如此的情况,在阿哥中他们的朝服也是不一样的,这与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不一样,虽然都是皇上的儿子,但是阿哥们的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 乾隆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康熙会如此喜欢这个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乾隆和康熙是清朝两大非常有功劳的皇帝,既然乾隆后来能成为一代明君,那么他小时候也一定是聪明伶俐,非常优秀的。据说康熙第一次见到这个孙子的时候,就对他印象非常深,有的人说康熙当时儿子众多,之所以选择雍正继承皇位主要是因为看到乾隆十分喜欢才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当然了,这些都是后来人们口口相传的。不过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