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百多年南明却扛不住呢

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百多年南明却扛不住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71 更新时间:2023/12/15 4:46:05

1127年,金军南下攻占了北宋首都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皇族宗室、后宫妃嫔、贵卿、朝臣都成了金国的俘虏,自此北宋退出了历史舞台。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国号仍为大宋,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南宋。

南宋建国之初,金国也曾试图一鼓作气将其歼灭。但在南宋军民的拼死抵抗下,金国的图谋不但没有得逞,还险些遭到南宋的反杀。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宋金两国一直处于南北对峙的格局。

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异军突起,并迅速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霸主。最终,金国和南宋都相继被蒙古人攻灭。南宋从1127年建国至1279年灭亡,享国共一百五十二年。

三百多年后,历史再度重演,只是这次的剧本要更加复杂。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然而,就在李自成等人以为天下大势已定的时候,北方的满清却突然大举入关,并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了李自成军。李自成带着余部退往西安,北京又落入到了满清手中。与此同时,原来明朝在留都南京的“备胎”迅速转正,并拥立万历皇帝之孙、福王朱由崧为帝,即弘光皇帝。

从当时的情况看,南明面对的局势跟三百多年前的南宋非常相似。然而,南明弘光政权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就被南下的清军给打爆了。之后南明又相继出现了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但这些流亡政权基本都没能对清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危险。最终,南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灭。

虽然南明从建国到灭亡也经历了四十年时间,但期间却是被清军一路追打,跟南宋与金国分庭抗礼的形势完全不同。同样是南渡后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百多年,南明却扛不住呢?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双方的开局上。

首先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北宋灭亡时,赵构是宋徽宗唯一一个没有被金军俘虏的儿子。所以当他逃到南方后,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皇位唯一合法继承人。而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全部在京城被李自成俘虏,后来下落不明。留都南京的明朝遗臣们一开始就为拥立哪个藩王当皇帝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最后经过多方博弈,福王朱由崧才被大家勉强接受成为皇帝。然而在短命的弘光政权存续的一年时间中,关于皇位合法性的质疑始终存在,这就使至高无上的皇权被极大地削弱了。原本对皇权极为畏惧地方统兵将领开始变得愈发傲慢跋扈,拥兵自重,弘光朝廷对他们完全失去了控制。后来清军南下时,拥兵百万之众的南明军队几乎是望风而降,连清朝统治者都想不到胜利竟然来得如此简单。

除了皇位继承人合法性问题存在争议外,南宋和南明的开国皇帝也是天差地别。宋高宗赵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算高,主要原因是他冤杀了名将岳飞,而且还向金国称臣。可是平心而论,赵构的个人能力其实还算是相当不错的,在大宋江山风雨飘摇之际,他能够力挽狂澜,重新组织起一个能有实力与金国相抗衡的政权,让宋朝国祚得以延续。可是南明弘光皇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他在位的短短一年时间里,除了忙着给自己找乐子外,什么正事也没干。南明多个政权的所有皇帝中,弘光帝朱由崧无疑是最烂的一个。一个本身就摇摇欲坠的政权,当家人还是这副模样,这就不难想象它的前途该有多暗淡了。

南宋和南明的第三个开局区别在于双方的人才储备不同。南宋开国之初就拥有一大批贤臣良将,比如岳飞、韩世忠李纲。而南明的开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围绕在弘光皇帝身边的著名人物有:马士英、阮大铖、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等等。这些人要么是奸臣,要么是悍将和投降派。好不容易有一个铮铮铁骨的督师史可法,可惜他忠心有余,能力不足。在这么一群人的辅佐下,本来就缺心眼的弘光皇帝要是还能将南明的半壁江山给撑起来,那就是天下奇闻了。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是南明开局不如南宋的地方。事实上,南明开局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南明初期拥有的军队数量远超南宋;南明还有一个不是盟友的盟友,那就是李自成。如果南明统治阶层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翻盘未必不可能。可是南明统治阶层除了不断搞内斗外,还天真地想到去联合清军来剿灭李自成。结果清军在攻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反手就将南明给杀得个干干净净。

标签: 明朝南明朱由崧

更多文章

  • 北宋咸平之治简介:咸平之治的治绩 有何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宋真宗

    “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北宋经济非常发达,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物资,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错。只是武力太弱,只能向邻国割肉以维持和平,从此中国再无汉唐的国威。咸平之治的治绩经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后,

  • 朱元璋的圣旨为什么都是大白话,真的是因为文化水平不够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满篇都是通俗的大白话,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教育程度低吗?他白话文里那些看不懂的奇怪句子,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hell

  • 历史上魏忠贤是怎么死的,你可能被历史给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天启七年(1

  • 明朝一位皇帝被称位“穿越帝”,只因做这两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明孝宗,朱祐樘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曾经也经历过多次的繁荣兴盛,比如明初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到了中期,发生了土木之变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明朝的灭亡,是被清朝推翻的。其实不然,明朝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要是在明

  • 朱元璋给大舅子大官当,大舅子吓得伏地痛哭:我没本事只想喝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

    酒这种特殊的文化,一直从古代流传至今。人们都说醉酒误事,但是又有多少人因为醉酒,做成了大事,甚至因为美酒,而救了自己一命,我们今天所要讲述主人公,正是因为酒,使得自己在"白色恐怖"下,侥幸留了一条命。朱元璋剧照(图片来自网络)这位人物就是元末明初的郭德成,而他的妹妹就是宁妃,他的父亲更是在朱元璋最为

  • 明太祖屠杀功臣为何却偏偏容忍这位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沐英

    论屠杀功臣,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明朝的开国元勋,除了汤和等少数人,皆不得善终。而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蓝玉等人,更是全家被杀,子孙无存。有时,朱元璋杀功臣甚至不辩亲疏,连其亲侄子朱文正也不能幸免,而其外甥李文忠的死,据说也和朱元璋有关。沐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诸多功臣

  • 宋徽宗在全国为什么会下令禁止杀狗?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北宋,宋徽宗

    “挂羊头卖狗肉”与宋徽宗下令禁止屠狗有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朝人朱弁在《曲洧旧闻·卷七》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

  •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将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交个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李严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官渡之地、赤壁之战一样,对于三国的历史格局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经此一战,不仅蜀汉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刘备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在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而提到白帝城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不过,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的托孤大臣

  • 刘邦出身泗水亭长,那么亭长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常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低微,是一个从底层经过一番努力才当上皇帝的人,可是我们明明记得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啊,难道这不是秦朝时期的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亭长一职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有在临近他国之处设立亭的习惯,并且安排人员担任亭长的职务,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到秦朝的时候,开

  • 俗话说唇亡齿寒,为何吴国对蜀国的灭亡坐视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东吴,蜀汉,曹魏

    东吴为什么不救蜀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8月,曹魏派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起大军一十八万,发起了灭蜀战役。是役,蜀国将士在姜维的率领下奋勇抗击,然终究未抵挡住魏军,蜀国灭亡。对于这场战争,本文暂不对蜀魏双方的战争策略得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