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良遭受奸计,决定回国复命,却又铁了心造反

李良遭受奸计,决定回国复命,却又铁了心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2/21 8:19:24

在历史上,人民造反的原因都很简单,大多是吃不饱肚子,活不下去了,还要遭受其他当官的欺负。于其跪着活下去,那倒不如站着死在沙场之上。而不少当官的人,有实力的人造反,也往往是因为自己首领的不信任,产生了奸细;又或者自己的能力太高了,让首领不安全;还或者自己想要成为首领,不再受别人的驱使,所以就造反了。

秦朝末年,人民纷纷开始了起义,起义的队伍也是多如牛,首领也是非常多。而且在那时,首领也是经常更换,往往因为内部的关系,首领就直接被别人杀了,而换了一个更有能力的人当首领,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武臣本来是陈胜手底下的大将,因为受派遣去攻打赵国,却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打下了几十座城池,于是他就自己称了,当上了赵王。

而武臣称了王之后,面对着麻烦也有很多,既要面对陈胜随时会来的打击,也要防备秦国军队来攻打自己。这时候,他的谋士给了出了主意,让他继续向北出发,把北边的土地打下来。这样,即使以后陈胜打败了秦国,也能趁着北方非常好的地理位置,而和陈胜对抗。武臣听了他的主意,感觉非常有道理,就派了李良去攻打常山的地盘,其他的两拨人也攻打其他的地方去了。

而李良也没有辜负了武臣的期望,把常山的地盘都打了下来,又奉命去攻打太原去了。就在快要达到目的地时,出现了一队秦军来阻碍李良。而恰巧李良也曾经在秦朝当过官,认识了许多人,于是秦军就给李良送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秦军的将领假冒胡亥的名义写的,主要内容就是想要劝降李良,只要李良这时候归降秦朝,以前犯下的错误就都不算了。

李良本来就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不会因为一封信就改变了主意。普通人看到这样的劝降信,一定会赶紧烧了,防止让人们看了产生怀疑。李良却感到很麻烦,不知道做些什么,因为这封信不是密封的,所以说不定有人已经读过它了。李良心里很慌张,就决定先回国复命,来说明自己没有造反的念头。在回国的路上,却来了一队人马,李良以为事情败露了,就跪在地上等死。然而,来人却是武臣的姐姐,喝着大醉正在回家,看到李良之后就派了个人让他不用跪了。李良好歹也是一个大将,受到这样的屈辱,感到很憋屈,又经过手底下谋士的劝说,就决定造反了,并攻打了赵国。

小编认为,李良的造反是非常有戏剧性的。秦国发来的劝降信,本来就让李良心理很慌乱。这时候,身为一个将军,又给一个女人下跪,还没有收到足够的尊敬,李良终于忍不住了,决定造反。秦军很准确的抓住了李良的心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就把李良的内心打乱了,可谓是有了奇效。

标签: 秦朝李良李良造反

更多文章

  • 赵云的实力这么的厉害,为什么诸葛亮不让他镇守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赵云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一首关于三国的歌曲,里面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是曹操。曹操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好评,不过和曹操是死对头的诸葛亮倒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直至刘备离世后依然辅佐刘备的儿子。如此优秀之人也还

  • 刘备与孙尚香结婚三年,为什么没有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蜀汉,刘备,孙尚香

    三国之中,魏蜀吴要论主君的出身,那刘备肯定排在末位,他自己一直都说自己是汉室出身,但却没几个人相信。赶上了汉末这大家都闹革命的时期,他也撤了大旗,打算趁乱世争一争这天下之位。虽然他没什么根基,但是他拉拢人心却是一把好手,要不然诸葛亮、赵云这些能人怎么会那么忠心不二地跟着他呢。也是靠着这些能人,他逐渐

  • 汉武帝的传奇妃子一生是谜,死后尸体不翼而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钩弋夫人

    公元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册立太子的第二天,汉武帝驾崩,刘弗陵继承皇位,追封生母赵钩弋为皇太后。史书对于这位皇太后钩弋夫人的记载简单的不过寥寥几行字,与先前的陈皇后(阿娇)、卫皇后(子夫)相比,可谓寒酸。但是关于钩弋夫人的传说使得她可称得上历史上最传奇的女子之

  • 庞统一生几乎生没什么成就,但为什么名气会那么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东汉,庞统

    陈寿在著《三国志》时,把张辽、乐进、于禁、张邰、徐晃合在一起,写进《张乐于张徐》列传,他们在魏国齐名。把诸葛亮单独列传,却把庞统和法正在一起列传。还有一个单独列传的就是陆逊,显然在陈寿心中,诸葛亮和陆逊是齐名的。庞统和法正名声应在之后。正如杜甫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鲁迅也

  • 赵云临死前大喊出四个字,诸葛亮听后心痛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赵云

    赵云威名赫赫不仅武艺出众,威震敌胆,兼且性情温和,不骄不躁,忠心耿耿,是刘备手下最为优秀的部下,但这样一位忠勇兼备的将领,在临死前说了四个字,为什么诸葛亮脸色大变、后主刘婵又无地自容呢。事情还要从赵云和刘备的关系说起。赵云原是公孙瓒的部下,后跟随皇叔刘备征战天下,期望以自身的本领建功立业,为恢复汉室

  • 项羽鸿门宴为什么不杀刘邦,实际项羽是在打什么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项羽,刘邦,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以说是鸿门宴中最出名的句子了。在鸿门宴上,众人多次失意项羽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视而不见,放过了刘邦,这一举动看起来着实是有些蠢,但是实际项羽是在打什么主意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在鸿门宴时项羽的真实兵力。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楚军歼灭了王离军团,以惊人战力使各

  • 汉武帝一定要杀窦婴竟然还有另外一层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窦婴

    窦婴是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大将军,最后却裸了个斩首示众的结局,手中握有汉景帝遗照,最终却被以伪造诏书的罪名弹劾,被斩首示众。窦婴为什么一定要死还有另外一层背后原因,这也是汉武帝的御下之术,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窦婴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君之罪行。被弹劾,

  • 刘备曾败在曹操手底下多少次?为什么曹操还认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魏,蜀汉,刘备,曹操

    如果讲曹操的军事能力如何,那是不用探讨的。“伟大而杰出的军事家”。就连宿敌刘备孙权,谈及曹操用兵,都要敬称一声“曹公”。但是要提起刘备,他带兵打仗的水平,给人感觉就不大上得了台面。尤其是当刘备遇上曹操,宛如耗子见了猫。跑就完了。我们来看看刘备早年的军事

  • 刘邦称帝后,面对匈奴的骚扰,为何不派韩信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西汉,匈奴,刘邦,韩信

    刘邦处理与匈奴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起匈奴。称帝后,首先派去解决匈奴问题的是韩王信(不是韩信),此人各方面都不太行,其实当时刘邦手下虎狼之将多了去了,派个这样的人去,说明刘邦根本没太把匈奴当回事。结果,韩王信去了,自己也不高兴,没多久降了匈奴。第二阶段,这时,刘邦看事越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为什么都没有重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若渴之心后,诸葛亮才向刘备和盘托出自己心目中的战略蓝图,这样就是所谓的“隆中对&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