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称帝后,面对匈奴的骚扰,为何不派韩信去打

刘邦称帝后,面对匈奴的骚扰,为何不派韩信去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07 更新时间:2024/2/12 23:14:37

刘邦处理与匈奴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起匈奴。

称帝后,首先派去解决匈奴问题的是韩信(不是韩信),此人各方面都不太行,其实当时刘邦手下虎狼之将多了去了,派个这样的人去,说明刘邦根本没太把匈奴当回事。结果,韩王信去了,自己也不高兴,没多久降了匈奴。

第二阶段,这时,刘邦看事越搞越大,自己带队出马,大战一场。如果各位看官细看史书,刘邦称帝后的各种平叛,基本上都是刘邦亲自带队,不假别人之手,他还是不太放心手下帮人。但结果是刘邦大败逃了回来。

第三阶段,硬的不行,采用和亲路线,原本都是一家人,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地方。相互结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匈奴有了收敛,一直到刘邦去世。

从三个阶段来看,韩信都不在刘邦的计划之内。

刘邦称帝后韩信才三十多岁,在这之前,韩信有两次故意遏制刘邦的行为,一是“假齐王”,一是“垓下之战”前拒绝出兵。这两件事让刘邦对韩信爱恨交加,刘邦自己认为他根本驾驭不了韩信。

而韩信本身并无谋反之意,他只是业务做得比较好,希望老板早点兑现奖金和提成,但刘邦害怕韩信的强大。因为韩信随时可以取代他。

西汉建国后韩信没有洞察自己的危险,而是衣锦还乡,要了楚国的大片土地……业务员给公司创造的业绩40%自己拿走了,老板肯定不甘心。然后就因故被降为淮阴侯。可惜韩信这时候仍然没明白。

不能派韩信其实刘邦是有难言之隐的,第一,因为贲贺告发韩信造反事件,两人关系已经恶化了,派韩信带兵哗变的风险太大;第二,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出于自尊心刘邦也不会再去找他,反而会找机会证明给他看;

第三,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意央央,即使不想造反,也不会再帮刘邦了;第四,那个时期刘邦正在努力的收回军队,不只是诸侯王的,其他嫡系将领也都被解除了兵权,不想再把兵权假手他人,更别说有过节的韩信。

标签: 汉朝西汉匈奴刘邦韩信

更多文章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为什么都没有重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若渴之心后,诸葛亮才向刘备和盘托出自己心目中的战略蓝图,这样就是所谓的“隆中对&rdquo

  • 还原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原来还真的冤枉了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焚书坑儒,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第一位将天下大一统的皇帝,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他能够覆灭六国,建立秦朝,足以见他的能力突出。但是在建立秦朝之后,他又开始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生,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最终也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那么焚书坑儒真的是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吗?其实这是秦始皇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

  • 赵飞燕不如妹妹得宠,为何妹妹只是个昭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西汉,赵飞燕,赵合德

    古代女子地位卑微,几乎一生都沦为男人的附属品,但尽管如此,仍旧有众多女子活跃在历史中,比如说女强人系列的武则天、孝庄等人,也有以美貌出名的,如四大美女,还有以”红颜祸水“著称的,如妲己、褒姒等人,今天要说的她们,也可被归为这一类,即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不过令后人疑惑的是,姐姐

  • 杨广为什么会被称为昏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一直都被记载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史书中写到,因为他穷奢极欲,才导致大隋王朝的灭亡。真正研究过历史的,肯定不会认为杨广是个一无是处的暴君。实际上,杨广还是作出了很多贡献的,比如他努力将科举制度完善了起来。科举制度可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打破了由贵族子孙垄断官位的局面,使得

  • 一个从来没有享受过父爱的皇帝,竟然成了汉朝最暖心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西汉,汉文帝

    汉朝传承几百年整个历史看起来都是连贯的一直没怎么断,但事实上就汉朝的皇帝虽然都是出自刘邦一脉,但是皇位传承也是一直不稳定,时常发生兄弟间皇位争夺,到最后连着刘备这样的隔了多少辈的皇叔都可以以复兴汉室的口号来起兵,可见一直不太平,那么作为刘邦亲儿子的刘恒是否有过一些过往呢?“薄姬,明日你就

  • 袁天罡和李淳风谁更厉害?为何死后两人境况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袁天罡,李淳风

    唐朝初期,有两个位神龙不见首尾的牛人: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都出名的相术大师。据说不光能勘测风水,还能知生死,破未来。两个人合作的《推背图》流传后世,民间影响颇大。《推背图》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是中华道教预言第一奇书,是隋末唐初的两位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风写的,这个可不是杜撰瞎写的,

  • 唐朝藩镇势力是怎么一步步变强的?朝廷为什么不想办法压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节度使,唐朝藩镇,唐朝节度使,唐朝藩镇势力

    众所周知,唐朝政权实亡于藩镇割据,中央及地方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权,职位又由其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统治者无力镇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藩镇节度使,各地藩镇却有实力攻打京城,逼迫皇帝出逃,使得唐帝权威扫地。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这

  • 隋朝真的是强大而灭亡的吗?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隋炀帝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我国熟悉的。从夏商周开始,华夏就进入了分封制的王朝。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华夏文明进入了封建王朝,在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直到清朝的灭亡,封建王朝才彻底的消失。在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从来没有停止过,从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王朝都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

  • 李宪身为唐朝的太子,他为什么要主动让位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唐玄宗,李宪,唐让帝

    自古以来被人们争夺最激烈的就是皇位了,皇帝是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存在,对于那些皇子而言,他们争夺的就是太子之位,比如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就是九个皇子争夺太子位置开始的争斗,但是在唐朝,有一个太子在老皇帝死后,坚决将皇位让给别人,这是为什么呢?唐朝在李世民之后,逐渐走向了下坡,高宗的权利被武则天架空,在

  • 陶渊明隐居之后靠什么生活,他最后靠什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东晋,陶渊明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你原本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这个染缸,都会人不由己的改变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社会上打拼。古时候有些文人雅士,不愿意和世间同流合污,于是选择隐居,在深山老林里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陶渊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陶渊明是晋代的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还是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