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堪称四世纪最强忍者:潜伏在仇人身边十八年,最后将其亲手勒死

他堪称四世纪最强忍者:潜伏在仇人身边十八年,最后将其亲手勒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4/2/12 20:34:57

圣人言:“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苻坚应该是听过的,但是作为一个不信命的人,他应该是没把这话听进去。不过,当他在面对姚苌手里的绞索的时候,他大概会相信,有些话,还是不能乱说。

在苻坚那一节里,我们说过,在南征东晋以前,苻坚将龙骧将军一职授予了姚苌,并且对他说:

朕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未曾假人,今特以相授,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对苻坚来说,这段话没啥问题,就是将心比心地勉励姚苌而已。然而他身边的将军窦冲却立刻听出了不对劲:“天子无戏言,怎么能这么说话呢?请陛下慎言!”

苻坚的反应是两个字“默然”。而姚苌的反应则史无所载,不过我想,接过帅印的他,脑子里浮现的可能是二十年前,族破家亡的画面。

早在苻坚称帝以前、还在做龙骧将军的时候,就曾率部剿灭过姚氏羌人,并且杀掉了时任部落酋长的姚襄。而身为姚襄的二十四弟(天知道他们老爹怎么这么能生产),当时岁数还不大的姚苌也只好投降了岁数同样很小的苻坚,成为了后者的藩邸旧臣。

平心而论,姚苌在苻坚手底下干的不错,从一个降臣,到太守、刺史、侯爵,一步一个脚印,屡立战功,深受苻坚赏识。而在对东晋的战争中,姚苌也成了苻坚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比他更坚定的似乎只有慕容垂

慕容垂支持苻坚,是因为他想复国;姚苌支持苻坚,却不是想复国。这倒不是他不想脱离前秦自己单干,纯粹是因为彼时的羌人根本就没有建过国。

苻坚死的时候,骂姚苌的话是很刻薄的:

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你这个小小的羌奴,怎么可能把传国玉玺给你?咱们五胡乱华的时候,都没你个羌人啥事儿,你们就算得了天下,难道能坐的久么!

严格来讲,苻坚这段话说得有些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比如说“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这句话,就很值得商榷。因为按照大多数观点来看,五胡,指的就是匈奴、羯、氐、鲜卑和羌这五族。不过,在此之前,羌人确实没有建国的履历,却是实情。

姚苌的父亲是姚弋仲,原来就是羌人的头领,后来在后赵做到了西羌大都督。后赵灭国以后,姚弋仲带着部众在河南打游击,并且在弥留之际下达了投降东晋的命令。老爷子这么做,是因为姚家本就是魏晋时期朝廷的土官,向代表正朔的东晋投降也算是从善如流。

然而,这位多子多福的老爷子却没想到,他咽气不久,他的儿子就违背了他的意愿。

接替姚弋仲位子的是他的儿子、姚苌的哥哥姚襄,说实话,他也不是不想跟东晋干,纯粹是东晋那帮子混蛋士族子弟太扯淡。时任扬州刺史的殷浩(又是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老看他不顺眼,就经常派人去刺杀他。结果,姚襄一怒之下率军北归,把晋朝的故都洛阳占为己有,自己搞了个割据政权。后来的桓温第二次北伐,打的就是他。随后苻坚也插了一杠子,姚襄在内外交困中身亡,部众跟随姚苌投降了苻坚。

因此,与苻坚有着杀兄之仇的姚襄,在苻坚的事业上升期也许会踏踏实实跟着干,却不大可能在苻坚兵败如山倒的时候继续跟着后面混。尤其是在曾经深受苻坚宠爱的男宠慕容冲(这俩的龙阳之情被很多耽美文露骨地描写过)也在关中打起大燕的旗号、而自己保护的苻睿死于乱军之中的时候,惊惧不已的姚苌,终于下定决心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说起来也真是巧合,对于苻坚来说,他最强大的对手是东边的慕容垂,最危险的对手是四处烧杀掳掠的慕容冲,最不可怕的对手就是姚苌;然而,他最后却死在了姚苌手里。

由于听信了“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语,苻坚决意杀出已经以人肉为食的长安,逃到五将山中去避难。事实证明,这句谶语绝不是空穴来风极有可能是姚苌的内应在长安城内的宣传攻势。因为苻坚一到五将山,姚苌的五千人马即刻赶到将其包围,送到了姚苌面前。

面对姚苌的威逼利诱,苻坚保持了一个君王最后的威严,始终拒绝与姚苌合作。而姚苌也给予了苻坚最后的敬意他没有斩首苻坚,也没有侮辱他,而是亲手绞死了苻坚,并在他的灵前宣布自己为大秦皇帝。为了区别于氐人的秦,人们管姚苌的国家叫做后秦。

而后的姚苌,干的也还算不错,内修德政,外御强敌。在他执政的八年之间,关中的经济和民生大体得到了安定,然而一个心结却始终萦绕着他,那就是苻坚。

在姚苌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的精神已经恍惚,老是梦见苻坚前来索命。噩梦越来越邪乎,有一天他甚至梦见了苻坚带着数百鬼兵前来索命,而他的亲兵为了刺鬼,却把枪刺到了他的阴部,拔出来血流如注,剧痛不止。

被梦惊醒的姚苌坐起来看了一眼自己的下面,果然肿的一塌糊涂,疼的要命,赶紧叫医生前来医治。搞针灸的医生对着肿块一针下去,立刻血崩。而此时的姚苌已经完全精神失常,不顾血流不止的阴囊伏地拜道:“罪臣是姚苌,杀陛下的是我大哥姚襄,不是我啊!陛下不要找我啊!”

疯成这样,也实在是没话好说了。

不过,总的来说,姚苌和他的儿子姚兴基本能贯彻前秦时期与民休息、发展经济的策略,因此关中后来基本还是安定的。他们的后秦,也稳定地存在了几十年,直到南方的一位军事强人带着大军再次攻破长安城为止。

是的,说了这么多期北方的故事,我们也该把眼光转回南方。看看淝水的南岸,我们极其有风度的东晋士大夫们,是如何应对这张战争的。不过,那就是我们明天要讲的故事了。

标签: 十六国后秦姚苌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为何前秦会败?若是苻坚听了此人之话,也许结局会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十六国,前秦,苻坚

    公元385年,淝水之战战败后两年的苻坚,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在面对曾经的手下败将、后来的主力将领以及此刻的催命者姚苌的时候,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虽然苻坚破口大骂:“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但是我想,他此时脑海里闪过的,极有可能是整整十年前,自己

  • 此人自称佛祖儿子,率千人造反失败,被砍头后十天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十六国,后赵,石虎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中原大地处于人间地狱的状态,而这个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由于五胡乱华,造成了中原大地政权割据,当时对于东晋就有十六个国与之并在,而且还有很多的匈奴人侵占中原的大地。在那几年当中,汉人的数量大量减少,这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在十六国当中,有一个国家称之为赵国,史称后

  • 薛举为什么能打败唐朝军队?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西秦,李世民,薛举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上一位以文治武功著称的皇帝,在唐朝建立前后他为其父李渊建立了赫赫战功其一生战绩辉煌可以说是鲜有败绩。然而在唐朝刚刚建国不久的时候李世民却吃了一次大败仗,那么击败李世民的是何方神圣?为何他会让用兵如神的李世民在唐朝建国不久就跌了一个大跟头,这个人就是当时西秦皇帝曾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

  • 此人瘦小却力大无穷,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五代十国,李存孝

    此人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古人言“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本

  • 唐朝第一武将李靖用兵如神,原来是得到了这件诸葛亮最重要的遗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靖

    李靖(571-649年),字药师,是唐朝重要的开国武将,为李唐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言李靖用兵未逢一败,无论在李唐统一全国还是在后来北击游牧民族的过程中都以谋略制胜。之所以如此,原来是因为他得到了诸葛亮所留下的最重要的遗物。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足智多谋,时人称之为&

  • 西晋之亡:上层社会忙于奢糜享受,文人名士忙于清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朝,西晋,司马炎

    西晋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虽有所谓的“太康之治”之盛世,但“太康之治”只是表面的、短暂的辉煌,西晋贵族很快就陷入颓靡腐败的生活。经过三国之乱的老百姓,经过智暂的大一统,很快便进入更乱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 唐代言无禁忌:大臣奏折中公然谈皇帝性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朱敬

    唐代前期政治的特点是宽大通脱,文网也非常宽疏。所以唐代士人多和他们的作品一样狂放。“恃才傲物”、或“言论倜傥”、或“诡激啸傲”、或“不拘细行”、或“狂率不逊”。唐太宗认为:&ldq

  • 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是谁,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科举,武状元,孙伏伽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第一位文科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却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是谁。在《此人颇有魏征之风,骂过李渊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文中,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可

  • 只有两万驻军的唐朝为何能控制辽阔的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西域

    唐朝是以三州、安西四镇为两大军事区域来统治辽阔的西域之地,之后陆续出现的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也是唐朝调整统治西域格局的一部分,所以说安西四镇并非是孤军奋战,并非只有纸面上的两万多驻军。三州是唐庭开拓西域时设立的正州,与内地制度差不多,又有些不同,属于“军政体制”。更具防御力

  • 武则天晚年被迫退位后,为何没有人敢杀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