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为何前秦会败?若是苻坚听了此人之话,也许结局会反转

淝水之战为何前秦会败?若是苻坚听了此人之话,也许结局会反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98 更新时间:2024/1/16 22:15:45

公元385年,淝水之战战败后两年的苻坚,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在面对曾经的手下败将、后来的主力将领以及此刻的催命者姚苌的时候,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

虽然苻坚破口大骂:“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但是我想,他此时脑海里闪过的,极有可能是整整十年前,自己的老朋友王猛临终前对他说的那番话。

时间倒退到公元375年,这一年,前秦大军正在前凉和仇池两个方向激战,并且均在次年取得了胜利。而将前秦从一个边陲小国打造成当时亚洲最强大帝国的丞相王猛,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病榻上,王猛没有提自己身后的哀荣和抚恤,而是使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对前来探病的苻坚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这句话在很多人听起来,似乎都是身为汉人的王猛心念东晋,因此颇不以为然。就连苻坚在哀悼王猛的时候,也是说“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然而,很多人都忘了王猛最后的遗言:

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王猛的眼光不可谓不准,他准确地预料到了十年以后终结苻坚以及前秦帝国的真正杀手。而更令人遗憾的是,在他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意识地开始采取措施防范这一悲剧的出现,可却被一个人阻止了。

那个人,正是苻坚。

早在苻坚没登上帝位的时候,他就已经作为将军平定了姚氏羌人的叛乱,并且将他们收为自己的部曲,这其中就有与苻坚有杀兄之仇的姚苌。后来登上大宝以后,苻坚还把姚苌封为龙骧将军,还勉励他:“龙骧将军是朕曾经当过的职务,你要好好努力,不负所托!”

比较巧合的是,苻坚说这句话的几十年以前,他爷爷苻洪也把这个职务交给了他,并且对他说过同样的话。而苻坚也真没辜负他爷爷,几年以后就接了爷爷的班,虽然手段未必合法。

而姚苌,显然是听说过这个故事的。

然而姚苌充其量不过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彼时的羌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王猛心中的心腹之患,是灭国后的慕容鲜卑。

慕容家族的人才不可谓不多,前有慕容廆、慕容皝、慕容俊祖孙三代英杰,后有慕容恪、慕容垂兄弟虎视眈眈。而在被前秦灭了以后,前燕的贵族乃至皇室,不但没有被清算斩首,反而被委以重任,甚至就连那个亡国之君慕容暐,都被苻坚安排去做了太守。

这样的安排不要说王猛不舒服,就连鲜卑自己人都不满意。慕容垂就曾向苻坚谏言,认为不可滥封这些投降过来的人,特别是那个慕容暐。而苻坚呢?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身为丞相,眼看着皇帝不管事,自己就得出手。于是王猛先后数次想要置慕容垂于死地,却都被苻坚识破了。王猛甚至命人按当时流行的谶纬之说,在宫中闪现并唱出一段歌谣:“甲申乙酉,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而苻坚除了颁布命令禁止《老子》、《庄子》以及市面上其他流行的谶纬之书流通以外,再没有采取任何举措。

千年以后,我们回头再来看这段谶语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王猛真是堪比孔明伯温的神人:

鱼羊为鲜,指的就是鲜卑,这个好解释;而甲申乙酉,就比较惊人了

按公元纪年法,甲申乙酉年分别是384年和385年。而384年,已经战败的前秦分崩离析,慕容垂、姚苌等人纷纷建国自立;385年,苻坚终于死在了姚苌之手。

看来,是淝水之战的惨败造成了前秦的灭亡,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问题是,这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

淝水之战,秦军惨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彼时对岸的晋军也不过只有八万人,纵使北府兵勇猛异常,但也还不至于说能将秦军全歼,因为此时的秦军号称有九十六万,开到前线的至少也有三十万。就算晋军一人砍两个脑袋,秦军也不过就将将损失一半人马,绝对人数上还是有压倒性优势的,为什么就一战而溃,而后灭国呢?

原因很简单,此时在前线的秦军是一支多民族混成部队,而氐族人并不占绝对优势。

淝水之战虽然著名,但它只是秦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其实是从三个战场展开的四川战场、荆州战场和合肥战场。而被苻坚顶在主战场也就是合肥战场的,却主要是由鲜卑、羌人和汉人组成的混合部队,氐人真正的主力,全部压在了四川和荆州。

身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苻坚不会不懂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而他把鲜卑人和羌人全部放在淝水,就是希望通过血战来消耗掉这些异族人。

须知即使淝水之战秦军胜了,从合肥到建康这几百公里也绝不会是一片坦途,势必会处处血战,这样能消耗掉多少异族人?而就算到了建康城下,面对滔滔江水,陆军为主的主力也无可奈何,必须等到从上流下来的水师才能夹攻建康。而到时候,即使鲜卑人和羌人没被消耗死,也无力再与氐族军队抗衡,届时,大业可成!

然而,苻坚太过自信了。他自信自己的胸怀能够让鲜卑、羌人归心,他自信别的民族都想和他一起建立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秦帝国,他自信自己的武力能让偏安一隅的东晋自动缴械,他自信即使上述的都不成立,靠自己的战略安排也能一举荡平东南、一统天下!

可惜这事不由人。苻坚死后一千四百年,一位文学家借他笔下的一个贵妇的口中说出了苻坚之败的真正原因“大有大的难处”。

前秦从一个边陲小国到一统整个北中国,花了多少年?不到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曾经混战一团的氐人、汉人、鲜卑人、羌人、匈奴人被一个国家所容纳。而这些民族已经相互厮杀了半个世纪,彼此之间凝结着血海深仇,你认为他们会很心甘情愿地为你苻坚卖命吗?

苻坚所要建立的,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帝国。他要将他认知内的所有民族结合在一起,打造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应该说他的想法是很好的,只是太超前了。在那个各民族还在为本民族利益争夺不休的年代,他的这种摈弃前嫌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很难被人接受的。

因此,超前的苻坚,就只能是悲剧的苻坚。他一如后来想要混一欧陆的拿破仑、横扫欧亚的蒙古一样,缔造出一个巨大的帝国,随后迅速分崩离析,走向死亡。而拿破仑虽然败了,也不过就是流放;成吉思汗更是以无限的光荣走向了死亡;只有苻坚,在战败后不但不能继续做皇帝,连做人都不行了。

那么,让苻坚陷入万劫不复的两个人慕容垂和姚苌,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又将迎来怎样的人生轨迹呢?

标签: 十六国前秦苻坚

更多文章

  • 此人自称佛祖儿子,率千人造反失败,被砍头后十天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十六国,后赵,石虎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中原大地处于人间地狱的状态,而这个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由于五胡乱华,造成了中原大地政权割据,当时对于东晋就有十六个国与之并在,而且还有很多的匈奴人侵占中原的大地。在那几年当中,汉人的数量大量减少,这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在十六国当中,有一个国家称之为赵国,史称后

  • 薛举为什么能打败唐朝军队?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西秦,李世民,薛举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上一位以文治武功著称的皇帝,在唐朝建立前后他为其父李渊建立了赫赫战功其一生战绩辉煌可以说是鲜有败绩。然而在唐朝刚刚建国不久的时候李世民却吃了一次大败仗,那么击败李世民的是何方神圣?为何他会让用兵如神的李世民在唐朝建国不久就跌了一个大跟头,这个人就是当时西秦皇帝曾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

  • 此人瘦小却力大无穷,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五代十国,李存孝

    此人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古人言“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本

  • 唐朝第一武将李靖用兵如神,原来是得到了这件诸葛亮最重要的遗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靖

    李靖(571-649年),字药师,是唐朝重要的开国武将,为李唐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言李靖用兵未逢一败,无论在李唐统一全国还是在后来北击游牧民族的过程中都以谋略制胜。之所以如此,原来是因为他得到了诸葛亮所留下的最重要的遗物。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足智多谋,时人称之为&

  • 西晋之亡:上层社会忙于奢糜享受,文人名士忙于清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朝,西晋,司马炎

    西晋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虽有所谓的“太康之治”之盛世,但“太康之治”只是表面的、短暂的辉煌,西晋贵族很快就陷入颓靡腐败的生活。经过三国之乱的老百姓,经过智暂的大一统,很快便进入更乱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 唐代言无禁忌:大臣奏折中公然谈皇帝性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朱敬

    唐代前期政治的特点是宽大通脱,文网也非常宽疏。所以唐代士人多和他们的作品一样狂放。“恃才傲物”、或“言论倜傥”、或“诡激啸傲”、或“不拘细行”、或“狂率不逊”。唐太宗认为:&ldq

  • 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是谁,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科举,武状元,孙伏伽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第一位文科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却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是谁。在《此人颇有魏征之风,骂过李渊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文中,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可

  • 只有两万驻军的唐朝为何能控制辽阔的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西域

    唐朝是以三州、安西四镇为两大军事区域来统治辽阔的西域之地,之后陆续出现的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也是唐朝调整统治西域格局的一部分,所以说安西四镇并非是孤军奋战,并非只有纸面上的两万多驻军。三州是唐庭开拓西域时设立的正州,与内地制度差不多,又有些不同,属于“军政体制”。更具防御力

  • 武则天晚年被迫退位后,为何没有人敢杀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

  • 史上柔然族倔强的蠕蠕公主,一生不肯说汉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东魏,蠕蠕公主

    在古代时期,边疆还是很动荡的,还没有完全收复。柔然族在边疆是属于比较强硬的民族。蠕蠕公主嫁给高欢就是古代和亲的典范。其实他们俩并没有真正的感情,都是为了政治而已。蠕蠕公主,郁久闾氏,柔然可汗阿那瑰的女儿,蠕蠕就是柔然的别称。柔然强盛,与西魏通和,想连兵东伐东魏,东魏执政渤海王高欢令杜弼出使柔然,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