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偷偷的养了三千死士,为何就是没有人发现呢

司马懿偷偷的养了三千死士,为何就是没有人发现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4/4/8 11:09:39

史料记载,司马懿在为夺取政权之前,暗中养了三千死士。他养这三千死士,怎么没人发现,又养来做什么用的呢?咱们细细道来。

司马懿,出身名门,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辅佐魏国历代帝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多次抗蜀破吴,立下赫赫战功。为后来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官至大都督、大将军、太尉。

《晋书》给与了他很高的评价:“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司马光也对他盛赞:“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因皇帝太小(年仅8岁),朝政大小事务均由司马懿和曹爽做主。但曹爽为了独揽朝政,倚仗自己是曹氏托孤大臣,将司马懿的官职升为毫无实权的太傅。

从此,曹爽伙同其弟曹羲和曹训把持朝政,软禁太后,结党专权,排除异己。

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曹爽:“曹爽一庸奴耳,不度德,不量力,竟以一时之徼幸,入为首辅。”

于是,司马懿在被逼无奈之下,于正始十年发动高平陵政变,铲除了曹爽集团,重新掌控了曹魏大权。

有人说,司马懿仅靠三千死士就控制了局势并取得了成功。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司马懿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为高平陵政变作了充分的准备。

一、内外联合,暗中筹谋。

首先,司马师密养了三千死士。这些死士平时从不聚集,官府极难发现。他们都有正当的职业,稳定的收入,混迹于普通百姓之中,与常人无异。同时,这些人武艺高强,以一当百,忠心耿耿。关键时候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其次,司马懿有几个得力帮手。中护军司马师,掌管一部分禁军;中郎将司马昭,握有军权;四朝重臣、太尉蒋济,善奇谋。这几人都被曹爽打压排挤。自曹爽专权开始,他们已着手准备,只待机会成熟,便一击中的。

再次,司马懿对曹魏有大功,即使暂失实权,也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且多数朝臣对曹爽的做派颇有微词,都希望司马懿能有所作为,改变现状。

二、司马懿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司马懿善于隐藏,装病是他的拿手绝活。

当年他就曾装病骗过了曹操。此次,他故技重施,再次装病骗过了曹爽。

正始十年,春暖花开之际。皇帝曹芳准备前往高平陵祭拜曹操。曹爽不放心司马懿,借朝臣李胜就任荆州刺史之机,特地派其前往司马懿处,向司马懿辞行,实则打探虚实。司马懿卧于床上,面露病重之状。

李胜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不足虑也。”

于是,曹爽放心地陪同幼帝曹芳去了高平陵。

三、司马懿计划缜密

首先是司马懿亲自占据了曹爽的武器库;其次是司马师率3000死士控制皇宫;再次是逼迫郭太后下诏关闭城门。

于是,整座皇城尽皆落入司马懿之手,曹爽及幼帝曹芳身边仅余数百护卫。

四、曹爽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司马懿占据皇宫后,曹爽的至交桓范曾潜逃出城,将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消息报告了曹爽,并力劝曹爽召天下之兵勤王。但曹爽犹豫不定,权衡一夜。

最终放弃了反抗:“亦不失作富家翁。”

桓范扬天长叹:“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今桓范随卿灭门也。”

于是,司马懿就这样在这场士族与宗室的权力斗争中取得完胜。

标签: 三国曹魏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刘邦为何会输的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刘邦,彭城之战

    汉元年五月,田荣反楚,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将项羽精心设置的分封体制搅乱,掀起了天下反楚的浪潮。在项羽看来,齐国公然反楚,田荣是罪魁祸首,如果不迅速的除去他,那么天下都不得安宁。汉二年春,项羽军与田荣决战于城阳,楚军大胜。田荣败兵撤退于平原县,岂料平原县军民开城投降并杀死田荣。田荣死后,其弟田横大将军率

  • 蜀汉到了后期为什么会人才短缺?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期天下动荡,刘备三次拜访茅庐请来诸葛亮协助他。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使得蜀国势力与日俱增,和魏吴两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当时蜀汉的实力很强,人才也是很多。但是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谋士以及武将纷纷凋零使得蜀国后期人才短缺,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折

  • 秦始皇皇后是谁?专家破解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秦始皇,皇后

    中国古代帝王均立后,秦始皇却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对于这一千古之谜,参加“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认为,立后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但根本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后妃制度中“第一

  • 司马懿隐忍40年最终反叛,我挥剑就这一次,但我磨了40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魏,司马懿

    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三国为我们写下了非常精彩的篇章。一部三国,前期以曹操为绝对主角让我们见证了北方的一统,中期以刘备为主角,让我们看到了蜀汉的建立和刘备的成长壮大。后期的表演者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司马懿。而司马懿则成了最终三国的大赢家。这一点是有点让人觉得奇怪的。因为司马懿在初期中期一直都是空白

  • 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为何是张辽才可以劝降傲视天下的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操,关羽,张辽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大名鼎鼎的人物,和刘备张飞情若兄弟,义薄云天。但就是如此重义气的关羽,也有过一次投降的经历。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为何是张辽,才可以劝降傲视天下的关羽。曹操派张辽去劝降关羽,是因为张辽和关羽早就认识,彼此是朋友。关羽和张辽在徐州就已经认识,那时张辽还是吕布手下,关羽

  • 鲁肃首创一句成语,江东群臣大惊失色孙权听完心领神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东汉,三国,东吴,鲁肃,孙权

    本文要介绍的一个三国成语,出自《三国志·鲁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之后。这个成语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孙权,一个则是鲁肃。先来看看原文: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合拜,权

  •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为何被人所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刘邦是个人物,此人后来做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从出生到四十多岁,仍然是家里出名的啃老族。不仅不会营生,而且文武不济,又好吃懒做,成了当时乡下的笑柄。都是老刘头家里的老三,是个混吃混喝的主。四十多了,还一直让老父亲供养,真不知羞。刘邦不是个好鸟,乡亲们归纳起来,刘邦有三大罪:其一,好酒贪杯。刘邦虽然

  • 开封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北宋,包拯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北宋名臣包拯由于断案如神,为官清廉,被后世所传颂。但在电视剧中,包拯除了皮肤黑之外,额头还有一个月牙形的印记,难道是剧组后来才加上去的吗?按照民间的传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能辨别是非黑白,断案手法十分了得,白天能审阳间之人,夜晚能判阴间厉鬼,额头上的月亮,有明月

  • 朱元璋好心却铸成大错,直接导致儿子造了孙子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姚广孝

    说到朱棣造反,大家都会一致认为是建文帝朱允炆赶尽杀绝的削藩造成的,这点我也是赞同的。但促使朱棣造下决心造反的确是一位叫姚广孝的和尚,若不是姚广孝,朱棣也许会忍气吞声的接受建文削藩做一个普通百姓,姚广孝的出现才使朱棣决心造反。而姚广孝就是朱元璋安排给朱棣的。 僧人(图片来自网络) 洪武八年的时候,朱

  • 史上最专情的皇帝:散尽后宫三千佳丽 一生竟然只宠皇后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明孝宗,朱祐樘,皇后

    喜欢读古代史或看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后宫之间的勾心斗角是常有的事。究其原因还在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想娶多少妃子都行,于是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这些妃子也是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想尽办法,于是就出现了争宠,斗争这一幕。明孝宗朱祐樘(图片来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