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拥兵60的陈友谅为何如此轻易的被朱元璋打败

拥兵60的陈友谅为何如此轻易的被朱元璋打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31 更新时间:2024/3/20 9:13:03

在元末的农民战争和地方势力争霸中,陈友谅可谓是朱元璋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拥兵60万发起进攻的陈友谅,一度给朱元璋的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昙花一现之后,陈友谅的大汉集团便迅速萎靡下去。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事实上,陈友谅集团就是朱元璋集团的翻版。双方无论是个人出身,还是发迹历史都非类似。这也注定了两伙人在长江的中游崛起后,势必首先展开火拼。

根据现存的历史记载,陈友谅本人在青年时代接受一些粗浅的基础教育,并在元末的地方县衙中担任过小吏。在原有社会制度不出现大的裂痕或崩溃时,这样的出身的人是很难有机会跻身高位的。就像朱元璋那样,陈友谅也在后来的元末大乱中投入红巾军。随后利用其它义军集团之间的火拼,坐收渔人之利,逐步壮大了声势。在确定荆湖地区已没有其他强大实力的前提下,开始逐步攻克周围郡县城市,并以国号汉来自居。

由于早期的红巾军核心陨落,朱元璋和陈友谅便成为了红巾军势力内部的两个独立集团。双方都位于长江中游地带,非常容易开始火拼。但从地缘形式来看,陈友谅的地盘比起朱元璋来说是吃亏不少。尽管有很多人会根据历史惯例认为,中游对下游具有顺水而下的优势。但陈友谅集团其实并没有染指上游的巴蜀地区,所以在对下游的优势时,显得非常不明显。

其次,陈友谅所处的两湖、荆楚地带,在开发程度和资源汲取方面都不如朱元璋的地盘。后者的控制区大体就在今天的苏南西部、安徽和江西三地,都是历史上较为富庶的农业产区。相比陈友谅地盘内的有限平原耕地,可以出产更多的粮食来用于军需。尽管双方的控制区都是沿着长江和支线水系分布为主,但朱元璋所控制的流域还是大于陈友谅。

再者,朱元璋集团在交通便利上也强于陈友谅。双方同样依仗大量船只进行运输或机动,但陈友谅可以选择的航线覆盖度较低。而朱元璋集团不仅有长江、赣江可用,还触及到了元朝的大运河一段。所以,朱元璋的更大领地面积,就可以方便的将更多物资和兵力也集中到需要的地方。加上境内的平原地势更多,也让地方力量不一定要依仗水系机动。陈友谅实际上控制的多山地形更多,除了水系外很难有及其便捷的大规模交通手段。这不仅限制了他的动员水平,也让其军事行动路线很容易被预判和封锁。

在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战争中,剧本往往都是一个模式。即陈友谅趁着朱元璋在其他方作战时,走水路突袭朱元璋控制区内的某个关键城市。如果能够攻克,就继续经略其他地方。但如果进攻受阻,则没有其他备选方案。最终在鄱阳湖被朱元璋用水陆军完全封锁,成为了瓮中之鳖。这其实有很大成分的地缘格局因素。

最后,朱元璋所控制的地区也更有利于自己获得先机的军事技术。虽然同为红巾军出生,朱元璋的部队却可以在淮河流域、浙江西部等地,收获蒙古色目人群留下的各类技术成果。其中既有战争中的战俘,也会有人迫于生计而主动投靠。这就让朱元璋从中后期开始,拥有了其他普通军阀势力所不具备的先进工兵部队。例如进攻苏州时的回回砲技术,其实就源自早年的浙江战役。到后来进入巴蜀,成功击败大夏政权,也有掌握原始火器的因素存在。

与之相对,陈友谅的地盘就无法同朱元璋的两淮和江南相比。其集团掌握的核心技术就是造船。但这些船只往往为了增大规模而被建造的非常笨重,基本只能够在风浪较小的内湖活动。与庞大的船体所不匹配的,是异常低效的风帆动力系统。为此,陈友谅的船队还必须征发超额的人力来做桨手。结果当然就是自己的船队,会比朱元璋的部队更快消耗掉更多的物资。不仅口粮吃紧,连饮水供养都会出现问题。加之没有成熟的攻城武器技术,在攻打城墙不靠水岸的城市时就表现十分挣扎。

所以,陈友谅的失败其实没有太大悬念。在近乎单挑的状况下,他麾下集团在物资、技术、人力和地缘环境方面都不如朱元璋的要好。若非有长江下游的张士诚等势力牵制,鄱阳湖一类的惨败可能会更早发生。

标签: 元朝陈友谅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严嵩是奸臣吗?严嵩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严嵩,明世宗

    历史上的严嵩是奸臣吗?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严嵩一生为官大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

  • 历史上一起罕见的明朝宫女起义,首领杨金英脑袋被悬挂城门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嘉靖帝,壬寅宫变,宫女起义

    自古以来,当一个王朝的皇帝过于昏庸,不停的压榨农民导致民不聊生的时候,就会爆发农民起义,而起义的领导者基本上都是男人,这也是当时的社会状态造成的。然后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就爆发了一次由女人领导女人的宫廷起义,这一次起义差点杀死了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明武宗死时因没有后代,根据《皇明

  • 为何明朝皇帝会宠信太监,放纵太监干政,罪魁祸首在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共出现了九个大统一的朝代,分别是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在这九大朝代中,明朝是太监干政最为显著的朝代,尤其是到了明思宗朱由检时期,太监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可说明朝几乎是等于亡与太监之手。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总结和汲取了历朝皇权更迭的经

  • 南明王朝灭亡的原因:自己找死,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南明

    1644年大明王朝灭亡后,朱明皇族在南方建立的南明王朝还存在了20年,在这20年中南明有无数次可以翻盘的机会,结果都没有把握住,一手好牌打的稀烂!1644年清军入关后,明朝灭亡,福王朱由菘在南京称帝,坐拥江南广袤富庶之地,拥兵50万,完全可以跟满洲人拼一拼的。结果这帮败家子献上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

  • 崇祯兢兢业业勤政十七年,为什么还是没有能拯救大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崇祯皇帝

    在明朝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勤政的皇帝,一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元璋的勤政,为大明朝奠定了两百七十六的基石;而崇祯的勤政却没有挽救衰微的大明朝。崇祯所接手的大明朝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天启年的东林党争,以及水灾、旱灾、蝗灾和天启七年的王二起义已经让大明朝虚弱不堪。

  • 西夏艳后没藏黑云,从尼姑到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最后却被情人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夏,西夏艳后,没藏黑云,艳后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艳后想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这里就不在一一叙述了。在中国西北部由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也出现过一个位艳后,她就是西夏艳后没藏黑云。这位西夏艳后天生丽质、美若天仙,有着和唐朝的武则天类似的经历,更曾垂帘听政,想必与其他五位艳后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没藏黑云或称没藏惠兰,西夏宣穆惠文皇后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鼠疫,万历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末年那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宇尚提出“老鼠亡明”的观点后,这一观点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鼠疫,崇祯十四年的

  • 曹操玩什么阴招让三国一城市人口减半,为收复巴蜀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操

    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

  • 刘秀:儒生当上开国皇帝,惟一可称上是圣君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东汉,刘秀

    中国历史上夺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不是“流氓”,便是世家豪族。儒生们虽熟读历史、精于韬略,却因缺乏象流氓和世家豪族敢于豪赌天下的胆气,往往只能依附这些流氓枭雄或豪族枭雄成事。但是中国历史上真能靠自己的能力夺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仅有七人,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

  • 秦始皇身世因吕不韦成谜,生母做的事他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秦始皇,吕不韦,赵姬

    关于秦始皇的生身父亲是谁,史料中有着不统一的记载,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赵姬在被吕不韦送给落难的秦皇子后就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因此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应该是吕不韦。但是从史书中可以读出秦始皇并不满意这个结果,毕竟吕不韦儿子的身份与正统皇子的身份还是相当不一样的。但是吕不韦在历史上真的是个人物,他可以说是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