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究竟有多恐怖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究竟有多恐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20 2:33:45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末年那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宇尚提出“老鼠亡明”的观点后,这一观点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鼠疫,崇祯十四年的那场大旱,更是历时四年之久。

旱灾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出现大量逃荒的难民,人没吃的,老鼠也没吃的,也要逃荒保命,随着难民到处迁徙,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就这样传给了难民,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区域。

有人曾目睹过这样一幅骇人的景象:崇祯十四年夏天,在内陆地区突然出现大群大群的老鼠,它们互相咬着对方的尾巴,视死如归地渡过大江大河,进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大旱加上寒冷(随着万历四十六年广东的一场大雪,明朝遭遇了一个“小冰河期”),粮食减产非常严重,饿得难受的灾民先是挖老鼠洞穴中的粮食来吃,接着又吃老鼠的尸体,终于导致鼠疫大暴发。

恐怖的景象首先是从山西开始的“万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在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阖门不起”。

大同首当其冲之后,疫情很快扩散至山西全境,接着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十年传到了陕西米脂,也就是李自成的家乡。

鼠疫给米脂带来的惨景,并不亚于大同,病者先是腋下和大腿间生一个硬包,然后吐血而死,服药无效,亲友们即使有活着的,也不敢问吊,有人一家死绝,无人收葬。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1644年)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鼠疫传到北京大名府。

那年春天开始,大名府就没下过一滴雨,地里的麦苗被蝗虫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饿死人无数。

督催漕运的户部给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给朝廷上疏说,他从静海抵山东临清,见人民饿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为盗,米价疯长,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两银子,人死后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当年七月,北京在劫难逃。

在北京,鼠疫引起的病症叫“疙瘩病”,人身上一旦出现一块隆起的肉就没救了,活不过一个时辰,北京人因此而死的达十分之四五。

这是夏秋两季的情景,到了春天情况更为严重,发病症状是呕血,一呕就死,有的一家数口全部死绝。

没多久,瘟疫又传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明末农民起义

崇祯十六年,疫情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周边地区同时大爆发,“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北京城中每天死亡人数超过万人,运送棺材出城的队伍把城门都堵了,通州和昌平等郊区的疫情也大同小异“见则死,至有灭门者”。

北京城死者当中不但有大批的小贩、雇工,还有大批士兵,甚至连叫花子都死得一个不剩。

朝廷不但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还变本加厉地增加赋税,各地民变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支起义队伍,其领袖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李自成。

虽然早在崇祯二年,李自成就因其他原因参加了农民军,但他后来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北京,不能不说那场鼠疫帮了他的大忙。

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是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十六开到北京城外的,那时的北京城,已经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迎接他的,是早已元气大伤的一座“空”城。

李自成起义图

守卫京师的虽然有三大营的军队,但士兵因鼠疫死亡过多,已彻底失去野战能力,原有的近三万匹战马,还能骑乘的竟然不到一千匹,据守内外城墙十五万多个垛口的,是区区五万羸弱的士兵,平均一个士兵要守三个垛口。

这些士兵,都是大疫之下侥幸活下来的,“衣装狼狈,等于乞儿”,而且像是十天半月没吃饭的乞儿,虚弱得只能坐在地上,以至于用鞭子抽都抽不起来。

实际上,李自成的农民军虽然声势浩大,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却不怎么样,多次被官军打得满世界乱跑,尤其是不久前的那场宁武关大战,李自成虽然最终赢了,却被守军周遇吉的区区数千人干掉七万多人,以至于李自成想打退堂鼓,“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若不是攻下宁武关后大同总兵姜瓖主动投降,恐怕他真的退回陕西老巢去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

如果不是这场鼠疫把北京整得这么惨,李自成能顺利拿下北京吗?

当时的北京守军,一是鼠疫导致数量急剧下降,从十万骤降至五万,战斗力更是无从谈起,二是军队腐败严重,军心涣散,以至于当官的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他们守城,仍然“逾五六日尚未集”,愿意守城的士兵,还不如三四千“勇敢”地走上城墙的太监。

然而,尽管北京守军到了如此狼狈的程度,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也是打了两天才把北京搞定。

他的军队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抵达北京,也是拜这场鼠疫所赐,若不是鼠疫间接地摧毁了明朝其他地方的防御系统,这支更多由各地灾民组成的“乌合之众”,恐怕连北京的边边都摸不到正如李自成自己所说,假如大同、宣府、居庸关的明军也像宁武关守军那么能打,他的几十万大军,恐怕一个也剩不下!

北京倒是拿下了,李自成也如愿以偿地住进了紫禁城,然而短短数十天,他就于称帝的第二天退出了北京。

原因是他的军队也感染了鼠疫,本来就不怎么样的战斗力更是让人捉急,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尽管后者的数量比他少得多。

入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李自成的军队与清军有过“亲密接触”,为什么清军没有感染鼠疫?难道满人天生对鼠疫具有免疫力?当然不是这样。

这个问题,曾经一度困扰了学术界很久,后来还是欧洲人帮忙揭开了这个谜。

众所周知,早在十四世纪,欧洲就爆发了一场大鼠疫,导致两千五百多万人死亡,幸存者还留下了相关壁画和文字,后来人们对那些壁画和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那场鼠疫害死那么多人,却单单放过了骑兵。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鼠疫是经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而跳蚤讨厌马的气味,所以骑兵很难被鼠疫传染。

而当时的清军,也主要由骑兵组成,所以有人推测,清军之所以未被鼠疫传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标签: 明朝鼠疫万历

更多文章

  • 曹操玩什么阴招让三国一城市人口减半,为收复巴蜀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操

    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

  • 刘秀:儒生当上开国皇帝,惟一可称上是圣君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东汉,刘秀

    中国历史上夺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不是“流氓”,便是世家豪族。儒生们虽熟读历史、精于韬略,却因缺乏象流氓和世家豪族敢于豪赌天下的胆气,往往只能依附这些流氓枭雄或豪族枭雄成事。但是中国历史上真能靠自己的能力夺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仅有七人,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

  • 秦始皇身世因吕不韦成谜,生母做的事他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秦始皇,吕不韦,赵姬

    关于秦始皇的生身父亲是谁,史料中有着不统一的记载,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赵姬在被吕不韦送给落难的秦皇子后就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因此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应该是吕不韦。但是从史书中可以读出秦始皇并不满意这个结果,毕竟吕不韦儿子的身份与正统皇子的身份还是相当不一样的。但是吕不韦在历史上真的是个人物,他可以说是胆

  • 吕后为何会变成心狠手辣的毒妇?真相与刘邦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吕雉

    谈起在我国在历史上知名的毒妇,吕后绝对是其中之一。在历史时间的记述中,吕后就始终以“凶悍”而出名。吕后的漂亮历史时间毫无疑问,因为妒忌,吕后在刘邦人死之后将以前得宠的戚夫人制成了人彘。她还大张旗鼓扶持吕氏一族的阵营,而且还一度威协上了汉室的河山。可是熟识历史时间的人就了解,吕

  • 秦始皇为何突然暴毙?死后右耳朵有一支铁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东巡途中,享年50岁,按说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就这么突然暴毙让人不免生疑。再说了,秦始皇的身体素质,用咱们现代人的说法就三个字“杠杠滴”,荆轲刺秦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他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这秘不发丧的背后,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内幕呢?对于这个谜,社会上可

  •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以琴传音,竟然司马懿立刻退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司马懿

    在三国时代,一件很奇怪的事,就是诸葛亮凭借上千老弱病残,空城计,而自己上楼弹琴就吓退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简直匪夷所思!因此,人称诸葛多谋而近妖,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以琴传音,告诉司马懿这个道理,让他自己退去。司马懿心领神会,连忙撤军!在三国鼎立时代,魏国最强,蜀国最弱,因此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那就

  • 三国第一猛将经常被张飞叫嚣揭老底,却为何不敢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张飞,吕布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相信大家都不会怀疑,但是万物相克,尽管他无视天下英雄,十分傲慢,无视关东诸将,但他却忌惮一人,那就是张飞。在虎牢一役之后,他就对这位黑面将军有些害怕。尽管张飞每次阵前都会骂他,总是揭他的老底,可他却总是忍着怒气不愿出战。那他为何不敢和张飞交手呢?其实看看关羽就知道了。张飞来自涿

  • 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谁,东汉刘秀和阴丽华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东汉,刘秀,阴丽华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则是历

  • 戚夫人为何夺太子失败,吕后杀了戚夫人为何也被说为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戚夫人,吕雉

    戚夫人的悲惨的结局是许多人对吕雉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皇后产生了很多偏颇的认识,觉得吕雉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子,其实吕雉的政治手腕还是值得称赞的,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将吕雉列入了皇帝本纪中,表达了自己对吕雉政策的赞同和欣赏。戚夫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在落难时候认识的女子,

  • 与外戚斗智斗勇:汉和帝如何创建“永元之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东汉,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