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思维是张居正被抄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思维是张居正被抄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3/12/24 7:48:16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张居正去世后,继任明代内阁首辅,力反张居正改革措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十二年四月,不肯忍受抄家官员拷打凌辱的已故首辅张居正长子张敬秀自缢身亡。临死前留下绝命书一封,矛头直指现任内阁首辅的张四维:

“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

这个所谓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就是张四维。张敬修观点很明确,虽然抄家是万历皇帝的主意,但作为内阁首辅,张四维并没有起什么好作用,反而是助纣为虐,推波助澜,可以算是幕后黑手了。

按理说,张四维是张居正提拔进内阁的,抄家的时候又恰好在家丁忧(万历十一年,张四维父亲去世,按当时的制度,需要得回家守制 ),可以说既无作案时间,也无作案动机。为什么张敬修就能一口咬定张四维是幕后黑手呢?

这就要从张四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说起了。

先说高拱

隆庆四年十月,蒙古俺答汗请求封贡互市。消息传来,多数大臣以宋朝灭亡的教训为由,不同意同同俺答议和。只有张四维和张居正力排众议,支持了高拱同俺答议和的主张 。议和后,边民通商贸易,发展经济,一片欣欣尚荣。

经此一事,张四维深得高拱器重,很快就升任吏部左侍郎了。

高拱想进一步把张四维拉入内阁,结果殷士儋却强先入阁。后来张四维之父专擅盐利被御史弹劾,高拱怀疑和殷士儋有关,便指使手下言官弹劾殷士儋。殷士儋不甘示弱,在内阁对高拱大打出手。迫于压力,张四维只得辞官返乡。

一直到隆庆六年,高拱终于抓到机会重新用张四维,任命他为东宫侍班官,掌管府事兼教庶吉士。

再说杨博和王崇

高拱为什么不遗余力的提拔张四维呢?

原来张四维有个舅舅叫王崇古;有个同乡亲戚叫杨博,杨博的儿媳妇是张四维的表妹, 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分别娶了杨博的两个孙女,另外,杨博的儿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儿,三人的关系可谓同理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王崇古,山西蒲州人,宣大总督,俺答互市的功臣;杨博,山西蒲州人,兵部尚书,被严世蕃称为“天下三才”之一,以兵事闻名当世。

这两人一内一外,正是高拱所依赖的重要力量,而与二人同理连枝的张四维,就自然而然被高拱令眼相看了。

冯保的关系

和高拱等人相比,张四维和冯保的关系就相糟糕了。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故,张四维刚升任内阁首辅不久就被冯保指使的言官弹劾,搞的狼狈不堪。

后来,缓过神来的张四维授意下学生御史李植劾冯保十二罪条死罪,成功把冯保赶到南京养老,也拉开了反攻倒算张居正的序幕。

和张居正的关系

按理说张居正对张四维还算不错,不仅把张四维拉进内阁,还对其多有重用。奈何张四维和高拱等关系太好,和冯保等又关系太差,因此对待张居正,只是阳奉阴违而已,再加上张居正大权独揽,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更是引起了张四维的不满。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张四维升任内阁首辅,他先是上了一份奏折,对张居正改革大肆鞭挞,说改革“务为促急烦碎,不合祖宗之法”,将张居正时期罢免的官员全部召回,而张居正重用的官员却被悉数罢免。

于是四维稍汲引海内正人为居正所沉抑者。虽未即尽登用,然力反前事,时望颇属焉。(明史·张四维传)

正在张四维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张四维父亲去世了,无奈之下只得回家丁忧,把内阁首辅的职位拱手交给了申时行。

三年后,张四维丁忧期满,正准备东山再起,却忽然病逝了……

标签: 张四维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本来周朝的秩序好好的 为何郑庄公会第一个跳出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国,郑庄公,历史解密

    最早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人,是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那么,本来周朝秩序好好的,大家各安本分。为什么郑庄公要开这个头,打开潘多拉盒子,造成天下大乱呢?(郑庄公剧照)说起来郑庄公还是王族之后。他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因此得封郑国。郑桓公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郑国一片欣欣向荣,因

  • 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尔朱兆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尔朱兆,北魏,历史解密

    尔朱兆(?-533年),字万仁,胡名吐没儿,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将领,契胡族,太原王尔朱荣堂侄 ,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官至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等职,封爵颍川郡王。尔朱兆骁勇刚猛,善于骑射,矫捷过人,深得尔朱荣宠信器重。尔朱兆历任要职,多次率军讨伐叛军、平定叛乱。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北魏

  • 赵匡胤对儿子有偏见吗?为什么他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赵匡胤,即宋太祖,宋朝开国皇帝,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他有四个儿子,但最后却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匡胤有四个儿子,老大和老三早夭。可是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还在,而且都活到了成年,至少在赵匡胤死时都还在。然而,赵匡胤却

  •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西凉的建立和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凉,五胡十六国,历史解密

    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

  • 清代最能瞎折腾的皇上?顽劣成性,弄得朝野大乱,多亏死得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对皇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以严苛出名,“时都院百官未有至者”,“然已隐约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儿入隆宗门,则皇上进小书房也”。百官还没有早朝,,皇上早已刚开始每天的学了。在这样的事情下,清代出現了这种独特状况,“清代君王多勤政”。但是一名皇上确是列外,他不但学习培训不太好,并且很能瞎折腾,搞得朝野鸡飞

  • 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为什么还要借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在夺得荆州后,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幸好刘备在江夏遇到了从东吴来的鲁肃,就此让孙权和刘备达成同盟。此后,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大军在赤壁交锋,虽然曹军人数众多,但由于北方将士水土不服,瘟疫横行,加上周瑜指挥得当,因此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而归。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和孙权在荆州

  • 朱允炆决定削藩时,为什么不选择最先除掉燕王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允炆,朱棣,历史解密

    明朝洪武年间,太子朱标不幸去世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朱元璋应该从诸多儿子中选取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而其中最为强大的就是燕王朱棣了,但朱元璋却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至此叔侄的恩怨也就结下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允炆决定削藩时,为什么不选择最先除掉燕王朱棣?朱允炆登基之后,就开始削藩

  • 宠妃王清惠被俘后写下一首词,无人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清惠,宋朝,历史解密

    当年李清照的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世人见识了千古才女的豪情,同时也揭开了一段悲惨的历史。这首诗是李清照在渡乌江时所作,南宋末年金人攻破汴京,高宗南逃、徽宗父子被俘,史称“靖康之耻”。自此词坛再没有了那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天才少女,而是多了一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怨

  • 古代封建王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命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号,历史解密

    在古代,国号即朝代名,确立国号是历代建国者的第一要务,意味着一个朝代或新政权的开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尝试着细细品味中国历史的话,我们总是能够在这中间找到趣味。那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国号总是能够重复使用,诸如历史上光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达到了十多个,像是魏、宋、齐等

  • 韩信真的是因为谋反才死于非命的吗?他真的要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西汉,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世誉为“兵仙”,他在跟随着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却落了个和萧何、张良二人完全不同的结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韩信不仅从堂堂封邑一国的楚王被贬为“区区”淮阴侯,还被吕雉一个女人使用计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