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请得诸葛亮出山,却错失了另外一位绝世高人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请得诸葛亮出山,却错失了另外一位绝世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4/1/20 4:43:44

东汉末年天下混乱,各方势力伺机而动谋图天下,刘备算是其中实力最弱的一方。当初他在新野之时,手中并没有多少能用的将才和谋士,唯一一个算有些本事的徐庶还未得重视。直到曹仁的大军进攻新野,刘备措手不及,还是徐庶出计逼退了曹军。从此刘备对他另眼相看,也从他身上认识到了一个多智的谋士对于他发展自己势力的重要性。但可惜,后来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虏去,他不得不离开,走之前他让自己的主公去请一个,说只要能请到对方,那大业可定,此人就是诸葛亮,这才有了后来的传奇故事。

于刘备三请诸葛的事情,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人欣赏诸葛的聪明,也欣赏刘备的忠义,认定因为有了诸葛亮,才奠定了刘备的地位,也打下了蜀国兴盛的根基。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请诸葛的过程中,刘备错失了另外一个治世高手。话说刘备去请诸葛的时候,在对方家中碰到了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他以为此人就是自己邀请的诸葛,但这个人说自己只是对方的好友,虽然刘备有点失落,但还是表明来意,并留书信离开,谁也没想到这位书生就是崔州平,一位不逊色于诸葛亮才智之人。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自小他就饱读诗书,对于兵法深有研究,爱结交名流,颇有名望,他因家世和才华的出众,也年纪轻轻就做了官。但当他辅助袁绍在山东起兵之时,他父亲却被董卓害死。他一直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对此深怀愧疚。再加上他看清各路诸侯各怀心思,无心稳定天下之心,便毅然辞官回乡,并和诸葛亮成为了挚友。虽然他没有太大的功绩,名望也没有诸葛大,但其实他本人的能力非常出众。

在他任西河的太守之时,他深谋远虑,认定匈奴有朝一日会举兵来攻,便重视农桑,囤积粮食,组织民兵训练,还建立了一支精锐部队,后来实际如他所料,匈奴果然、进犯,好在他准备充足,痛击对方。此事就能看出崔州平此人有眼光、有谋略,做事也有手段。虽然他没像自己好友一样名动天下,但他可是早早就预言了对方的结局,他曾和人说,自己的这位好友也无法实现汉室复兴的愿望,有可能最后自己也不得善终。结果还真如他的预言一样。

标签: 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崔州平

更多文章

  • 韩信被诱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终于说出肺腑之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西汉,韩信,萧何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时期有许多开国皇帝大杀功臣,为了确保皇权不受要挟,不吝除去旧日并肩作战的功臣,自古帝王就是只可共患难,不行同富贵。自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便现已注定皇权的不行逾越性,任何人只要对皇权有要挟,必不能留。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下风赢得全国,他深知全国得来不易,而手下的文

  • 项羽俘获吕雉一年多,吕雉这一年多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西汉,吕雉,项羽

    项羽刘邦者两个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他们之争最后以项羽垓下战败,走投无路乌江边自刎告一段落,他们两个历经长时间的此消彼长,那么作为项羽刘邦身后的女人虞美人和吕雉,是否有卷入他们的战争之中惨遭迫害呢?吕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作为一个历

  • 刘邦是怎么杀死樊哙的?樊哙及其家人的下场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西汉,刘邦,樊哙

    樊哙死于公元前186年,刘邦死于公元前194年,樊哙比刘邦多活了8年,属于寿终正寝的自然病故。刘邦临终前,确实派人去杀樊哙,但是刘邦没等到樊哙的人头回来就去世了,因此中间发生变故,樊哙幸免一死。刘邦和樊哙的关系不但密切,而且特殊,因为二人本是同乡,刘邦混了泗水个亭长,樊哙以卖狗肉为业。刘邦经常吃樊哙

  • 如果公子扶苏没有自尽,他能不能挽救大秦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扶苏

    扶苏贤明,他看不惯父亲的那种骄横和残暴,故而多次直谏,也正因为如此,扶苏才被秦始皇发配到了北疆,和蒙恬一起为秦王朝防守北疆。其实,秦始皇并非有意要惩罚扶苏,他之所以将扶苏发配至边疆,其实就是为了锻炼扶苏的本事,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有益的。扶苏在秦国公室中享负盛名,秦始皇也曾将其视为自己的

  • 刘备有几个儿子?刘备儿子们的姓名寓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在三国时期那时候的天下群雄逐鹿形势早已形成了,然而有些势力也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刘备,因为刘备是皇室后代,所以这也就成为了他当年用来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不过那时候的刘备有四个儿子,然而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就能知道当年的刘备野心非常大,究竟是什么呢?刘备在40岁的时候仍然膝下仍然无子,所以就收养了刘

  • 诸葛瞻临死前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仇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诸葛瞻,姜维

    《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记载:“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值

  • 刘备只是一个打感情牌的人吗,事实证明他的武功比两兄弟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定位是“仁慈”,关羽定位是“忠心”,诸葛亮的定位是“多智近乎妖”,曹操则是“奸诈”。每个人物,不论多么复杂,作者都给他们安排了明确的定位。而刘备这个人物常常令人诟病,也有人戏称他为&l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杀了父亲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世民,李渊

    唐太宗为什么高占了自己的弟媳,却没有杀死自己的父亲李渊?答案有三点:不想,不敢,没有必要。唐太宗不想这样做为什么说唐太宗不想杀死自己的父亲李渊?说点题外话,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可能听过这样一个词“脏唐乱宋”,这又话从何来?众所周知,大唐王朝的李氏本是胡族出身,在礼义廉耻这方面稍微

  • 刘备托孤将兵权交给李严,诸葛亮是如何从他手中夺取兵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蜀汉,刘备,李严,诸葛亮

    刘备托孤,内政交给了诸葛亮,兵权给了李严,让他们辅佐刘禅。刘备临死前并不信任诸葛亮,故意试探一下他。据《三国志》:章武三年,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

  • 司马昭称帝后为何不杀刘禅,难道真的是因为那句话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西晋,司马昭,刘禅

    当年,刘禅在位的时候,非常信任一个小人,这个小人名叫黄皓。当时,在刘禅的手下,有一员猛将,非常忠心,也非常有能力,但是不被刘禅重用,这个叫做姜维。当时姜维曾经看出了黄皓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只能是一个奸臣,误君误国。所以说,他曾经上书刘禅,想让刘禅尽早的除掉这个没有能力,只会献媚的小人。但是刘禅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