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战斗力最强的关宁铁骑,最后怎么消失了?

明末战斗力最强的关宁铁骑,最后怎么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4/1/21 6:18:06

明末有三大军,分别是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孙传庭秦兵,还有卢象升天雄军。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因此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俱控弦习战之士,机动能力非常强,战斗里是三大军中最强的。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2、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都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关宁铁骑”。

依据如今普遍的说法,关宁铁骑是在袁崇焕的指导下组建的,袁崇焕认真剖析了一下全国的兵源状况,他以为从辽宁本地的青壮年人群中征兵是最好的选择,由于他们适应了辽宁地区的气候及生活习气,而且他们将面临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境地,所以这些人打起仗来会很卖力强悍,为了保卫家园不惜性命,总结起来就是“辽人守辽“的思想。而依据《绥寇纪略》的记载,关宁铁骑最初的来源是祖大寿把自己的家丁召集到军队里面,最后加上其他中央一些兵员的补充,渐渐构成了善战的关宁铁骑,所以关宁铁骑的真正指挥者和具有者应该是祖大寿,但这一点也不矛盾,因为祖大寿是袁崇焕的部下。

1627年(明天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围锦州,攻宁远,巡抚袁崇焕以祖大寿率精骑四千与满清八旗战于宁远城下,并在城内用大炮轰击后金军,手持三眼铁铳的精骑让后金士卒损伤无数,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着伤亡越来越大,后金军于是解宁远围,增兵攻锦州,锦州终不可破。六月五日,后金撤军,史称“宁锦大捷”,后来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劲旅是袁崇焕创建的关宁铁骑。有了这支铁骑驻守在宁远,八旗军再也没敢进犯。祖大寿也以功升为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守锦州。后来关宁铁骑又屡次大败后金军,使得后金军无法进入山海关,又在北京保卫战中以九千铁骑大败八旗数万大军,一时间天下闻名。

随着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讽刺的是祖大寿之后却降了清)。袁崇焕下狱论死后,祖大寿成为了辽军方面的军事首脑,任辽镇总兵官,而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吴三桂之父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祖是吴三桂的舅舅),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

1641年(崇祯十四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北京。这支万余人的精兵后来又成了吴三桂手中的主要筹码,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献关降清后,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跃进中原,这只军队也得以为清廷所用,成为之后平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的重要力量。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皇帝做出撤藩决定,吴三桂起兵反清,关宁铁骑再次充当吴军先锋,浩浩荡荡地前出云贵,杀向北京。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骁勇善战的那批战将或已作古,或已告老还乡,此时的关宁铁骑早已没有了当年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削藩平定吴三桂后,明朝残留的最后一部分关宁铁骑也随之消逝了。

标签: 明朝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建文帝的支持者,朱棣为何还给他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棣,沐晟

    朱棣杀了那么多建文帝的支持者,但有一个人物,明成祖非但不敢杀,还一直极力拉拢,不仅加官进爵,还把女儿嫁过去,与他结为亲戚。此人就是黔国公沐晟!要理清沐晟、建文帝、朱棣之间的关系,还得从沐晟的父亲沐英说起!1352年,已经成为起义军首领的朱元璋遇到了一个八岁的孤儿。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没有子女,于是

  • 宋神宗在位时的一场败仗,损失六十万人导致他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北宋,宋神宗

    宋神宗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北”,先解决西夏,然后再出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宋神宗任命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斩断西夏的右臂,这个目标很快就达成了。此后,宋神宗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夏身上。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西夏皇帝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鄜延总管

  • 蒙古征战金国都对皇室赶尽杀绝,南宋皇室为什么可以平安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南宋

    在当年蒙古征讨各国的时候,蒙古其实对于被整套的各国定下了不一样的方针,而在他最后的作战结果中就能看到,他对于金国和南宋的态度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蒙古在征讨金国的时候,将他们的宗室全部杀死,但是在后来征战南宋的时候,南宋的皇室却并没有进行赶尽杀绝,这又是为何呢?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蒙古和金国可以说是

  • 朱元璋十分忌惮功臣,汤和不仅被封王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汤和

    他与朱元璋都是同乡,而且两个人住的还非常近就在一条街上。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三岁,他最先带着十几个同乡参加起义军,随后又写信给朱元璋拉他参加起义军。按说参加起义的先后来说,汤和的辈分要在朱元璋之上,但是随着朱元璋在起义军中不断立功,渐渐的他在起义军中做到了镇抚的职位,很快就高过了汤和的职位。朱元璋领兵打

  • 历史上的唐伯虎风流倜傥?官场情场都失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唐伯虎

    电影中的他,是一个有名才子,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姑娘。几经打听之后,才知道对方名叫秋香,是华太师的府上的一个丫鬟。为此他不惜自降身份,假扮家僮混了进去,最后在经历了一番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得偿所愿。如果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泉下有知的话,他肯定会对星爷演绎版本的自己倍加羡慕,因为他的一生

  • 朱元璋三点不同常人的品质,造就了他的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论狡猾机变也不过中等偏上水平。那些游民出身的起义领袖,哪一个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论战术战略,朱元璋虽然胜人一筹,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朱元璋之所以在诸雄中脱颖而出,决定性因素在于他身上独有的另一些至关重要的品质。第一点是重视军纪,善于打造“仁义之师”的品牌

  • 明朝时期的藩王为什么总喜欢去守陵,换做是你也会去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藩王

    自古统治者都想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不容许其他人觊觎,从而巩固帝位。他们大都用“削藩”的方式,来削弱王公贵族的势力,朱元璋也不例外。为巩固明朝江山,他采取“众建宗亲以藩王室”政策,于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次年,朱元璋封皇子为各地藩王。朱元璋去世后,

  • 成吉思汗的墓为何至今都未找到?成吉思汗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史上最能征善战的皇帝之一。成吉思汗创立了蒙古帝国,这让蒙古族开始在中原大地活跃了起来。成吉思汗出生后没多久,父亲就被杀死了,这让成吉思汗父亲统治的部落变得分崩离析。长大后的成吉思汗开始了复仇之路。为了给父亲报仇,此时的成吉思汗四处征战,最终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从此之后,蒙古帝国建立

  • 明朝时期的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的,事实确实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帝

    说道明朝皇帝大家都会说,基本上个个奇葩,大多昏庸无能,相反清朝的皇帝却是大都勤政为民,其实这样说还是太武断了,怎么来说说明朝皇帝残暴昏庸,看看魏晋南北朝的皇帝,在看看五代十国的皇帝,所以说要客观的评价。有人给明朝的皇帝都做了总结,一次来嘲笑明朝的皇帝,他们说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大肆杀功臣手段残暴,朱棣又

  • 建文帝拥有百万正规军,为什么会输给只有区区数万人的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允炆,朱棣

    大明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帝国开国皇帝,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元璋同志龙御殡天。因太子朱标没有熬过自己的老子就英年早逝,所以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就以皇太孙的高逼格身份继承大统,成为大明帝国第二任皇帝,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在做了几个月的便宜皇帝后,对于自己的几位藩王叔叔总会有一种便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