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陈桥兵变无人反对,结局就是中原的自我阉割

赵匡胤陈桥兵变无人反对,结局就是中原的自我阉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09 更新时间:2024/4/5 10:57:37

柴荣病死前,因为担心皇儿太小,别人会抢夺皇位,所以就把当时手握重兵的两个统帅处置了,反而提升了赵匡胤。柴荣提赵匡胤上来当然是有私心的,因为赵匡胤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其他的将领比起来,要差很多。因为柴荣是个喜欢自己率军打仗的人,而赵匡胤一直跟随柴荣,单独率军的机会很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不多,在柴荣心中,赵匡胤可以帮着暂时确保儿子安危,但因为没有很大的能力,所以不会夺了儿子的天下。说白了,在柴荣的心理,赵匡胤是个衷心之人,而且是个才干平庸之辈。

可是就是这么个平庸之人,轻轻松松的就采用陈桥兵变的方法得到后周的天下,而且没有经历宫门喋血,没有导致国内烽烟四起,甚至没有影响到百姓的日常市集交易。要想获得一次政变的成功,兵权、实力震慑都不可缺少,而且这些也只是确保兵变成功,但最终需要通过种代价,是不可预测的,但是陈桥兵变能够获取巨大成功,而且是没有经历战事而获得成功,不得不说,赵匡胤具有较强的政治能力,和柴荣的平庸判定完全不同。

赵匡胤在兵变后,带人入城的时候,不准大家剽劫,保持了较高的纪律性,对百姓没有造成困扰,从而使得百姓对其更为放心,让百姓安心,就可获取民心,赵匡胤此种见识非常高明。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往往提到陈桥兵变并未提前设谋,这个有点自欺欺人。首先,黄袍要提前做。然后,赵匡胤带走兵马,就是为了抗击契丹兵,但是在他夺得皇位之后,没有再次迎击,说明契丹兵没有前来攻打后周,不然他们不可能自行退去。赵匡胤的生母在其获得皇位之后曾经说过,她的儿子一直以来就有很大的志,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赵匡胤获得了皇位,柴家的反抗显得软弱无力。元帅筠想要维护旧主,但是他身边的人没有同意的,甚至是他的儿子都不同意。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想要反抗赵匡胤的,所以另一个元帅李重进只能是独立带领部队作战,但是很快就被打败了。这样看来,就像是全天下都希望赵匡胤能够登基当皇帝一样。当然这和当时的社会形态具有较大的关系,老百姓基本不会管谁做皇帝,只有对他们好就可以了。能够在权利中摇摆的人,基本都是有钱有闲的,但是士族群体基本被灭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士绅集团日益崛起,这些人不怎么希望君主有很大的开拓精神,维稳最重要,所以他们认同了赵匡胤。

赵匡胤登上皇位后,将武将权利集中到自己手里,担心其他人像他一样携兵夺权。而且,赵匡胤通过大量政治措施来集中权力,让大量精兵进入到中央禁军中,使得军队权利牢控于手,武将没有自主权利。当然,这个做法使得宋朝一直没有很大兵乱。但是也因为武官并无地位,导致宋朝军事能力较差,在对外战争中,通常难以获取胜利。

赵匡胤的科举制度将儒学作为标准,使得整个朝堂被儒家占领,虽然大家规矩了,但是也被罩在了大网之下,都失去了开拓精神,应该说是一种自我阉割。虽然当时人氛围浓郁,整个宋朝的文化水准明显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后来宋朝不断出现的党争,尤其是整个大宋都没有办法保持较高的战力,在对外战争中只能任人宰割。

标签: 宋朝北宋宋太祖

更多文章

  • 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强大的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吃不饱饭的乞丐,一步步走向了那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宝座,用了十五年。他建立的大明朝,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传承了十六位君主,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最终,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作为一个朝代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相反他在位

  •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调用云南的精锐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允炆,靖难之役

    在明朝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动乱,而事情的起因在于朱元璋固执己见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并非是一个有能力之人,他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强行执行削藩政策,最终引起了朱棣的反抗,并失去了江山。朱元璋是一个凡事考虑比较周全之人,他知道自己传位给朱允炆必然会有人不服气,因

  •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几乎被遗忘的中国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北宋,刘娥

    萧太后、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中国女皇。宋朝初期的皇后刘娥,也许比较“冷门”,甚至几乎被史学界遗忘了,许多说史作品和资料宁可记录拱手相让大宋江山的谢太后和高太后,也不肯说说很有戏剧性经历的中国古代女性和颇有积极历史贡献的宋后刘娥。刘娥出身卑微,进宫后,当了真宗妃子,赐姓刘。她不能生育。那

  • 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为何要和父亲郑芝龙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郑成功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为了方便

  • 李自成败退北京时,为什么没有把陈圆圆一起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李自成,陈圆圆

    现在“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美女陈圆圆,李自成失去本来已到手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成为后世骂了几百年的汉奸,使得华夏被满清奴役300多年。因此,作为明末第一美女的陈圆圆想必是非常漂亮的,李自成失败的关键就在于陈圆圆,那么在其败退之时,为何不把陈圆圆一起带走呢?现代很多人都说,当年李自成带来

  • 扬州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南明,清朝,扬州之战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暴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之名

  • 朱见济如果还活着,夺门之变就不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见济

    明英宗朱祁镇第一次在位期间,爆发了土木之变,结果导致自己被俘虏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做了皇帝。等到朱祁镇被放回来之后,又被软禁了。可是他后来又发动了夺门之变,复出重新做了皇帝。朱见济是朱祁钰的儿子,当年在朱祁钰登基后,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作为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不

  • 朱元璋为何对宋真宗的反腐做法非常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

    宋朝作为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但在其三百多年的统治期间,就遭受了多次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按理说宋朝都这样了,朱元璋是看不起宋朝所有皇帝的,但唯有一人竟能获得朱元璋的称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真宗对北宋的反腐工作是什么态度?宋真宗在位期间,觉得唐朝之前的刑法太过于严峻,就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赵匡胤发动兵变后,他是怎样处置后周大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赵匡胤发动兵变后,他是怎样处置后周的大将呢?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第一时间反攻京城,夺下皇宫。当时周恭帝、小符太后都背叛迁居到皇家寺庙,已经被赵匡胤兵马控制。并且,赵匡胤亲自带兵清剿皇宫,将周世宗其他子嗣全部缉拿,该杀的杀,该抓的抓。也就是说,除了周恭帝,后周已经没有其他皇子有名分继承帝位。而周恭

  • 朱棣比朱允炆还要有能力,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代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不过作为一个有主见的帝王,在继承人问题上他更是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