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比朱允炆还要有能力,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朱棣比朱允炆还要有能力,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4/1/22 17:07:25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代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不过作为一个有主见的帝王,在继承人问题上他更是从来没有犹豫过。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吴王,当即立朱标为世子,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又当即立13岁的朱标为太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可是朱标的身体不争气,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最终,朱标没能来得及登上皇位就英年早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

在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应天驾崩,死后庙号太祖。老皇帝驾崩自然要拥立新君,当时皇位的竞争人选有两个,一位是皇长孙朱允炆,一位是皇四子朱棣,朱棣本身的性格老练沉稳更像朱元璋,而且朱元璋对其赞誉有加,为何最后朱元璋却选择朱允炆为继承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认为是朱元璋受到“立嫡立长”思想的影响,一心要传位给嫡长子,嫡长子去世了,那就干脆传位给嫡长孙。但细究历史会发现,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朱标的嫡长子是常氏所生的朱雄英,只惋惜,朱元璋的这个真正的嫡长孙活到9岁时就不幸夭折了。此外,正妃常氏除了夭折的朱雄英还生了一个嫡子,也就是比朱允炆仅仅小一岁的朱允熥。如果朱元璋一心要遵循“立嫡立长”的古制,那么朱标死后他有两个选择最合理的是在马皇后所生的其他嫡子中选择继承人,其次合理的则是立嫡孙朱允熥为皇太孙。总之,怎么算也轮不到朱允炆。

那么既然不是受到“立嫡立长”思想的影响,为什么放着有着雄韬武略的朱棣不选择,而选择性格纯良的的朱允炆作为继承人呢?作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不是没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 东宫势力都是朱元璋为老大准备的,很难说服他们改换门庭投到其他皇子门下,谁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马,东宫的人们只会效忠于朱允炆,不会效忠于其他人的。如果突然让东宫屈服于其他门下,一定会引起内讧,不利于安定团结,于是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其次,朱标死后,最年长的三个皇子都有战功和领军的经历,与开国重臣的关系相当,和武将联姻是朱元璋的基本政策,如果择其中之一为太子,则摆不平其他两个,将来势必引起皇子之间的皇位之争,只有立皇孙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天下初定民心未稳,需要仁君来弥合,朱元璋脾气暴躁、生性多疑,又喜欢施行严刑峻法,在洪武年间制造了“洪武三大惨案”,涉案死伤人员达到数十万,以至于朝廷和民间人人自危。朱元璋自己也深知由于自己的刑罚严峻致使朝中、民间人心不稳,需要一个仁君来弥合伤口,而朱和他父亲朱标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上台后必定以“仁”治国,来稳定人心,维护大明的统治。

第四,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驻守京畿重地,皇上说话那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如果让朱棣继位,首先朱元璋的儿子们肯定会为了皇位而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残杀,其次让朱棣继位岂也违背了自己当初的意愿。

因以上原因,朱元璋才会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而且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大军,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朱元璋的政治清洗给朱允炆扫清了政治障碍,但是却低估了朱棣的野心,当初朱允炆继位后采取削藩的策略,导致朱棣谋反,最终经过靖难之役,朱棣赶跑朱允炆当了皇帝。从此大明王朝改换了血统,太子朱标一脉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标签: 明朝朱元璋朱棣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在屠杀功臣时如果有人造反,最后能不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如果有人造反,会不会成功呢?只要朱元璋一天不死,随便他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人造反成功。而我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朱元璋极强的个人能力,明代军制下皇权对军权的绝对控制,以及当时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普遍需求。一说到朱元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他杀戮功臣,但实际上朱元璋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建立大明

  • 忽必烈建国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又有什么趣闻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薛禅汗,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以孝闻名,他熟悉汉文化,并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和军政。其兄蒙哥即位为元宪宗,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率军灭大理国,后随蒙哥伐宋。蒙哥逝后,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并出兵击败

  • 宋高宗赵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赵构真的胆小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

    世人看待赵构,胆小懦弱、昏庸,他真的很差劲吗?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呢?人们对赵构的印象恐怕都是,胆小懦弱,不仁不义,昏庸无道。原因是他不顾自己父亲兄长的安危,只顾自己享受,时刻想着自己的皇帝位子。但是赵构这个人其实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赵构的人生经历。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在徽

  • 苏轼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北宋,苏轼,苏东坡

    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了三席,号称“三苏”。那么这样一个大才子,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呢?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为何实行削藩,他是如何实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允炆,建文帝

    明太祖朱元璋本来立长子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可惜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于是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一即位,就开始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实行“削藩”的政策。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即位才几个月,便开始考虑

  • 历史上朱元璋生性残暴,为何会马皇后却是关怀备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子可以拥有三妻四妾,而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权力更大,普天之下,只要他不计后果,所有的女子都可能成为他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能够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人们也才会说出“自古君王多薄情”的言语。倘若说起朱元璋的话,世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薄情之人,尤其是他对开

  • 洪秀全的众多老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洪秀全

    洪秀全苏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在和清政府的对战中导致了生灵涂炭,将近有一亿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直到民国初年中国才又恢复到了4亿的人口,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他通过神化自己收敛到了大部的信众,从而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正牌的后妃一共只有88人,就

  • 乾隆身世之谜: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身世之谜:乾隆,大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25岁时登基,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为一代有为之君,然后后世对于乾隆的身世却有着种种的猜测,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故事,而其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直到今天,关于乾隆的身世和他的出生地一直说法不一。诗

  • 雍正九子夺嫡来的皇位,为何只在位了13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被称为是最勤政的皇帝,他老父亲在位时,几兄弟争得头破血流最后才有了雍正走向皇帝之位的门票,而他经过厮杀得来的皇位,仅仅坐了13年就去世了。雍正他算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间一直勤勤恳恳,这与他的父亲很相似,但是关于他的寿命就没有继承父亲的优良血统了,父亲仅在位时间就61年。他的儿子更是厉害,在位60

  • 鳌拜到底是怎么死的,嘉庆一句话戳破康熙的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鳌拜,嘉庆

    嘉庆皇帝,也即爱新觉罗·颙琰,他在乾隆皇帝17个儿子中排名第15.按理说,乾隆皇帝那么多有才能的儿子,怎么也轮不到嘉庆,只可惜,乾隆在位时间太长了,把自己有才能的儿子们都熬死了,迫于无奈,只能在仅存的儿子中选择年纪稍长、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的嘉庆作为继承人。一来是不想超过自己祖父康熙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