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的顺序很重要吗?如果打乱的话秦国还能统一天下吗

秦灭六国的顺序很重要吗?如果打乱的话秦国还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17 更新时间:2024/2/4 7:01:58

秦始皇十年,秦始皇平定了国内嫪毐的叛乱,又逼死了丞相吕不韦,掌握了国家全部的权力。

这时候,秦国的一个郎官叫李斯对秦始皇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朝。

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计谋,任命他为长史。李斯建议秦始皇第一个灭韩国,因为韩国靠近秦国且国力最弱,灭掉韩国,可以恐吓其他诸侯国。先灭韩国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他就是鼎鼎有名的韩非子

韩非是韩国贵族,自然要考虑韩国的国家利益,他建议秦国先灭赵国,保留韩国。原因有三:

第一:韩国现如今相当于是秦国的一个郡县。韩国一直采取侍奉秦国的政策,对秦国非常恭敬,秦国攻打哪个国家,韩国就跟随,韩国就是秦国的内臣。

第二:赵国一直和秦国对抗。韩赵魏三国,属赵国最强,它一直在扩充自己的军队,招揽了合纵之士,还对天下诸侯说,如果不削弱秦国,天下诸侯没有一国可以存活。如何先灭韩国,想当于灭了自己的内臣,放过外贼赵国。侍奉秦国的结果就是被秦国灭掉,那么天下诸侯都会和赵国结盟,一起对抗秦国。

第三:韩国没有想象中那么弱小。韩国处在四战之地已经一百多年,实力不容小觑。如果秦国灭韩,魏国肯定帮助韩国。韩、魏结盟之后,肯定投靠赵国,而赵国本身和齐国联盟,这样一来就是四国联军了。

正当秦始皇在思考先灭韩,还是先灭赵的时候,李斯、姚贾联合起来,在秦王面前底毁韩非说:“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

秦始皇认为他说的对,就下令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后来秦始皇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于是秦始皇决定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先灭“软柿子”韩国,又派人带着大量金钱笼络燕齐,稳住楚魏。秦始皇十七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兵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韩国灭亡得太快,其他诸侯国即使想去援助,也来不及了。韩国也来不及与魏国、赵国结盟,就被秦国迅速地灭掉。由此秦国依次灭掉赵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一统天下。

倘若当时秦国先灭赵国,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赵国自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达到了能和秦国一较高下的地步。长平之战之后,赵国虽然被削弱,却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秦始皇当时派人三次进攻赵国,皆被赵国名将李牧所打败,可见赵国实力强悍。赵国击败秦国,韩国就会联合魏国投靠赵国,这就会使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步伐变慢,所以必须先灭韩,再灭赵。

秦国如果先灭楚,又会是如何呢?当时秦始皇令王翦率60万大军伐楚,打了近三年才灭亡楚国。如果先灭楚,秦国就会陷进楚国的泥潭之中,而给韩赵魏喘息的机会。

秦国如果先灭齐国呢?吕不韦当政时期,派兵东进,建立了东郡,这使得秦国和齐国的土地接壤。那么能不能先拿下富饶的齐国呢?这简直就是愚不可及!东郡狭长,秦国进攻齐国,而韩赵魏三国在后,前后夹击之下,秦兵必定全军覆没。

所以秦第一个灭韩国是最正确的选择,毕竟柿子赶软的捏。其实就算秦国攻灭六国的顺序被打乱,最多只能延迟统一的时间。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任谁也不能阻挡。

标签: 战国秦国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白起真的坑杀赵国40万俘虏吗?真相是你想的那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周,战国,秦国,白起

    所谓坑杀四十万降卒,并不受专门指投降后所杀的人数,而是从赵括率军出击到赵括死后赵军投降这个过程中战斗中所杀和投降后所杀两方面人数的合计。这是统计上的误区,必须下明确。其次,在先秦所谓的万,并不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万。至于先秦时的万,是现在的多少数目,已经没人知道了。真实来说,所谓40万降卒,并没有真

  • 伍子胥为什么一夜之间白了头,他经历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周,春秋,楚国,吴国,伍子胥

    《白发魔女》中记载,练霓裳被卓一航背叛心理受到巨大创伤,然后一夜白头,成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魔头。练霓裳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她一夜白头是为了剧情需要。一夜白头这种事可能吗?答案是:完全可能,伍子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伍子胥是楚国的官二代,他爸伍奢是楚国太师。伍子胥本来可以安安心心在楚国当一个混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亡,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春秋,宋国,宋共姬

    春秋时期的婚嫁制度中,男子娶妻是一定要去亲自迎娶的,除非你是周天子。早先宋伯姬年轻时刚嫁到宋国时,宋共公并没有亲自去迎娶而是派使臣去的这是不合当时的礼仪的。当时宋伯姬对此非常不乐意了,这样不懂礼仪不遵守礼仪的丈夫她才不要呢,但父母之命又不好推脱于是迫不得已最后还是上了宋共公派去的花轿。但到了宋国以后

  •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为什么要等弟弟公开造反后再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周,春秋,郑国,郑庄公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初年,郑国国君郑武公的妻子武姜一直厌恶长子寤生而喜欢小儿子段。寤生(郑庄公)当上国君后,武姜便和段一起谋划推翻郑庄公。于是段在武姜的支持下放肆地扩充势力,成为与郑庄公比肩的太叔段。很多忠于社稷的大臣实在忍不下去了

  • 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鬼谷子曾给他们算命都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战国,秦国,苏秦,张仪

    苏秦和张仪,同出鬼谷子门下,都是战 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和外交家。这两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分伯仲。《东周列国志》记载,鬼谷子都很赏识苏秦和张仪这两个弟子,准备带他们起去修真,哪知道这两人凡心未泯,只好作罢。他还代他们算命,苏秦的命是先好后坏,张仪的命是先坏后好。苏秦和张仪,同出鬼谷子门下,都是战 国

  • 白起为秦国歼灭百万敌军,秦昭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周,战国,秦国,白起

    在秦国征伐四方的过程中,诞生出许多将星,而白起无疑是极其闪耀的一颗。白起被誉为战神,他曾坑杀数十万降卒,斩杀近百万敌军,然而古往今来却有无数人对他崇拜至极。白起有许多外号,军神、恶魔、杀神、屠夫,所有的外号都体现出白起,这位秦国将领的强大与无情。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白起,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许多人恐怕

  •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战争中,齐国为什么没有抵抗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秦国,齐国,秦始皇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进行了影响深远的“秦灭六国之战”。六国在灭亡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其中楚、赵、燕三大诸侯的抵抗最为激烈。与楚、赵、燕相比,与秦国一度并称“东西二帝”的齐国却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灭亡了,

  • 商鞅变法让秦国变的强大,而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商鞅,秦惠王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国内守旧势力相对较小的魏国率先变法革新。在经历了吴起、李悝变法之后,魏国首先崛起于列国之中,并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被阻隔在函谷关内八十年,史称“魏霸河西”。秦国的挫败导致秦孝公广招天下贤才,这也使得在魏国不受重用的商鞅看到了机会。公元前359年商鞅入秦

  • 当初和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个人怎么样了,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的军功最大,他也因此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军,管理着李唐控制区出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多年的征战经历让他赚足了实力和人气,虽然李建成的实力也不算弱,可是他的地位已经遭到了挑战。李渊的几个儿子为了帝位开始相互厮杀。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是厮杀的最终结果。小编蜗牛的

  • 吕后曾经被项羽俘虏了三年,项羽对她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西汉,项羽,吕雉

    刘邦和项羽在西楚彭城之战中,被项羽打的丢盔弃甲,只顾自己逃命,丢下了吕雉和儿女,项羽把包括吕雉,刘邦儿子刘盈,刘邦父亲等家眷一并俘虏,一囚禁就是28个月。相传,刘邦夫人吕雉“夫人天下贵人”,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在这期间,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呢?这和项羽的性格有关,项羽是一个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