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索项羽最有名的几场仗,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探索项羽最有名的几场仗,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84 更新时间:2024/1/16 15:41:17

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邦说的话,我认为,这个话不全面,纵观项羽作战史,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一代军神,是最优秀的军事家。

项羽一生中打过很多仗,其中最有名的几场仗:巨鹿之战(和秦军的决战)、彭城之战(刘邦项羽在西楚国的国都的对战)、荥阳会战(刘邦项羽的拉锯战)、垓下之战(韩信、项羽的决战),这几场战争,我们很难看出项羽的“匹夫之勇,”反而可以看到一个战神形象的项羽。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一场决定秦王朝存亡、决定项羽领导地位的一场大决战。此场战役中,项羽率数万楚军(各诸侯持观望态度,后期加入)与秦王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胜型战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中出现了两个有名的词语:破釜沉舟、作壁上观。作壁上观是指巨鹿之战初期各诸侯抱持的一种态度。破釜沉舟则写出了项羽作战之勇、决断之果断。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

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被瓦解。

在营垒上观战的各诸侯被项羽军队的士气所震慑,打败秦军后,项羽便召见各诸侯将领。这些将领在辕门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不敢仰视),从此,项羽确定了在各诸侯中霸主的地位。巨鹿之战我好像看到“天神下凡”,又怎能说他只有匹夫之勇?

彭城之战

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各就封国,项羽回到彭城做他的西楚霸王,刘邦则封汉王。由于分配不均,很多人心怀不满,蓄意反叛。五月,刘邦、田荣东西两方起事,拉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刘邦兵出陈仓、剑指彭城。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

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刘邦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项羽则充分表现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可以说是完胜的结局,项羽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刘邦集团中最善战者韩信与项羽唯一一次交战、也是韩信与项羽的最后一次决战。此战,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虽然项羽兵败身亡,但仔细看,也无法说明项羽“匹夫之勇”。

《高祖本纪》记载“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淮阴侯则是韩信,韩信大军30万、项羽只有10万,“淮阴先合、不利,却”说明韩信虽然先动了手,但发现不利于自己,于是作罢。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可以看出这场决战韩信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淮阴侯复乘之”得以大败项羽,所以才有了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可见,项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才能,实在是有一部分时运在作祟。

标签: 秦朝项羽

更多文章

  • 韩信根本没打过仗,为何刘邦会直接拜他为大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西汉,刘邦,韩信

    韩信也一样,有的人只看到他“国士无双”的一面,可他发奋读书的时候,谁又知道呢!哪怕是媒体发达的今天,也没有谁直播读书吧。韩信被誉为“国士无双”,他的那些功绩就不劳我多说了吧?在汉高祖刘邦手下驰骋疆场数年,一出世即被拜为大将,从此开启了他开挂的一生,直至

  • 马谡能力很有限,为何诸葛亮依然要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马谡,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而马谡之所以在街亭失守,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人狂妄自大,自认为熟读兵法,便目空一切。当初还是马谡自告奋勇,主动向诸葛亮提出要去守街亭,出发前甚至还立下军令状。其实,诸葛亮也深知马谡之辈本就能力有限,那么为何诸葛亮依然重用马谡?原因是蜀国的悲哀!起初,在蜀国还未正式建立之前,刘

  • 刘备最初以织席贩履为生,他又是怎么成就了帝王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被翻拍了无数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论的人,有人认为他礼贤下士,是个仁义之君。也有人觉得他就是个伪君子。东汉末年,刘备刚开始只不过在大街上以织席贩履为生,那么他又怎么成就了帝王伟业的呢?其实刘备的运气真的是爆棚啊。像往常一样,他在街上卖草席,正巧碰上了关羽和张飞,只不过那时候关羽也只

  • 没有了诸葛亮,为何蜀汉还能坚持三十余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坚持了三十年才灭亡,在后三国时期,蜀汉的局势是怎样的呢?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

  • 赵云在战场上多次遇险,为什么却都能成功突围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汉,赵云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生身经百战,毫发无损,与敌将交锋,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战场上也曾多次遇险,至少三次身陷重围,命悬一线,但最终全部成功突围,其中,有两次是赵云完全凭实力,单人独骑杀出。本文只讨论演义。第一次,长坂坡之战众所周知,刘备败走当阳,曹操亲率数万大军追击刘备,刘备

  • 韩嫣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背后有哪些隐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西汉,韩嫣,汉武帝

    汉武帝文韬武略英明神武,没想到也有着龙阳之好,他的宠臣韩嫣也是他的男宠,有关于这个韩嫣,还牵扯到了太后改嫁的丑闻,其中的缘由曲折非常精彩。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

  • 冒顿当初为什么要放走刘邦,冒顿是因为心软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西汉,匈奴,冒顿单于,刘邦

    冒顿单于在白登山放走刘邦,并不是因为冒顿单于心慈手软,而是因为冒顿单于根本没有杀死刘邦灭亡汉朝的实力。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的国力达到了巅峰时期,在统一了北方草原之后,冒顿单于开始雄心勃勃地向中原进军,准备一鼓作气灭掉汉朝。而在冒顿单于统一草原的同时,刘邦也消灭了强敌项羽,建立了大一统的汉王朝,汉王

  •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为何为东吴效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东吴,蜀汉,诸葛亮,诸葛瑾

    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是个望族,同时出了两位优秀的人才,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二人一个在东吴任大将军,一个是蜀汉丞相,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诸葛瑾的故事。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使以诡计著称的大英雄曹操艳羡不已;

  • 刘邦年轻时一无是处,为何却能成就大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刘邦原名刘季,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年轻时候的刘邦却是个人见人烦的讨厌鬼,这是为什么呢?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那个皇权之上的年代,谁曾想到刘邦曾经也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那时候的刘邦是缘于什么而被别人瞧不起呢?不过从出生到四十多岁,仍然是家里出名的啃老族。不仅不会营生,

  • 吕雉经历了什么?她如何会变得蛇蝎心肠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吕雉

    说起狠毒的女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将戚夫人制作成为“人彘”的吕后了,她在历史上的恶名由来已久,那么她是如何从一个正常女人变为这样蛇蝎心肠的呢?吕雉生活的时代,妇女还完全束缚在“三从四德”的桎梏之中。那时的妇女一般还很少涉足政治。可是吕雉的权力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