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达多次选择背叛,那么孟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孟达多次选择背叛,那么孟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1/16 22:45:06

在东汉末年,大地上各路诸侯战火纷飞,群雄割据。所谓乱世出英豪所以不缺乏明主,当然也不缺乏庸主,所以有很多人换主,弃暗投明,也有些人会叛变,而孟达作为其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进行了多次反叛,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个人,但是相传此人曾一箭干掉了徐晃,但是在正史中却没有记载。此人在三国时期没有什么背景,运气又差到极点的孟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地战火不断,必然会伴随着一件事,那就是老百姓没饭吃,生活可不堪言。正因如此会有很多人投军,一方面解决自身的温饱,另一方面可以在乱世中博一个景绣前程。孟达就是这众多投军的其中之一,孟达有一好友名叫法正,法正大家都熟悉,是蜀国重要官员,可是孟达就没有这么好的结果了,当初两人一起前往投军,避免当时的饥荒问题,于是来到了巴蜀之地想要投靠坐拥巴蜀之地的刘璋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刘璋此人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在这个乱世之中并没有想着与别人争雄,而是想要保全这份基业,对自己目前拥有的巴蜀之地十分满意,但是他不懂得在乱世之中不进取就会被吞并的道理。

孟达刚投奔刘璋之时,巴蜀因为地理优势,在前期还是比较安稳的,而孟达也没有受到刘璋的重用,偏居一偶的状态并没有消磨孟达心中的抱负,反而对自己目前不受重用,无处施展自身的能力感到憋屈,时常对天下大势经行思考分析,从这点可以看出孟达此人还是有些才能的,孟达认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如今的主公刘璋没有进取之心和雄心壮志,不想着如何去扩充自己的地盘而是一心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迟早有一天会被他人吞并,而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前途了,在此时的孟达心里,刘璋已经不配坐拥巴蜀这千里沃土了,也不配坐他的主公了,已经心生反叛之意了。

于是孟达笼络了很多像自己一样心中有抱负又无处施展的人,他们一起暗中商量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有雄心的明主来统领川蜀,毋庸置疑在当时实力最强的曹操,但是名声和口碑当属刘备刘玄德,刘备自诩皇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这口碑属实最牛,所以孟达等人便想让刘备来统领川蜀。而川蜀之地又是诸葛亮隆中三计的一部分,可以说刘备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由于初定人选是曹操和刘备两人,再加上曹操势力庞大,所以孟达他们先找到了曹操来表示自身的心意,想要投靠,在孟达这方有一人名叫张松,此人擅长合纵连横颇有才华,但是长相丑陋,提起这一点到是和凤雏庞统的形象有些相似呢,恰巧这个时候张松受到刘璋的派遣去见了曹操,想要与曹操较好,前文提起刘璋此人胸无大志,想要保持中立所以遣人去向曹操示好,来保住自己的领地,不得不说刘璋真的糊涂,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靠别人庇护来守住领土根本不切实际。

而张松呢,本来想借助这次机会把西川这块土地献给曹操,但是没想到曹操是外貌协会的,压根看不上张松,因为他长得丑陋,当着手下众多谋臣武将的面没少羞辱张松,以其名字和长相取乐。但是张松也不是好惹的,此人也是有才华的,他有着超强记忆力,擅长合纵连横的人口才都是一等一的棒,直接当场反击,也没有给曹操留面子,当众揭曹操的短,连杨修都在张松手下吃了亏,可见张松的才华,曹操的《孟德新书》也被张松背了下来,嘲讽曹操说这是战国时期一位没有留名之人所著,在蜀地广为流传,就连儿童都能背出,而曹丞相您却说这本书是您自己写的,有些欺世盗名了吧,说完放声大笑。曹操对此又气又怒,但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张松是主动来示好的,这要是把张松杀了,天底下也没人敢向他曹操投降了,最后没有办法,也只是将他赶走而已。

话分两头,张松在曹操那边被赶走了,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及时得到了消息,权衡利弊,再加上刘备与刘璋的关系,当即决定礼贤下士,给张松足够的尊重和关注,说白了就是给他排面。刘备亲自迎接了张松,张松看到刘备如此对待自己,心中受宠若惊,又被诸葛亮两句话一吹捧,决定把西川献给刘备。

但真正说起来,对刘备得到巴蜀之地作用最大的还是孟达和法正,因为他们的身上分别有着本土文人墨客的文采和英雄豪杰的本领。由于此二人愿意刘备带领巴蜀之地,大部分的百姓是没有太大的怨言的,但是在这两人之中,刘备还是看中了法正,而法正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到了后期成为了蜀国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不得不说刘备看任真准呢,而孟达呢还是保留原本的原本的职位,在江陵驻守。这时孟达就心有不满了,自己忙了一圈,主公都换了但自己还是之前的状态,这不是白费气力吗,孟达十分不满与低落,之前不受重用,选择了跳槽,如今跳槽成功了还是不受重要,孟达心里苦。而且他还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奖励,而和自己一样的法正却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如此对比,功劳一样,这待遇天壤之别,想到这里于是对刘备愈发的不满了,反叛的心又已经悄悄生长了,但是这才刚开始,孟达还是期望刘备发现自己的才华,对自己委以重任,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一次又一次的期盼,换来的是一次有一次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都说痛苦来源于对比。我们来看看法正的待遇怎么样,法正被提拔成蜀郡太守,赏黄金五百斤,白银上千斤,铜钱更是不计其数,想想这是多大一笔财富,按如今的金价换算单单是黄金就是上亿元,这怎么能不让孟达羡慕嫉妒呢。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法正已经走到了人生巅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从一个穷苦贫困的读书人变成了蜀国数一数二的谋士,这是多少读书人梦想的高度啊,再回头看看孟达,当初他们是一起投靠刘璋后来又一起策划投靠刘备,现在呢,自己在江陵不受重视已经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而自己的好兄弟,在成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到此处心中很不是滋味,后来此时被刘备知晓,但是刘备还算仁义,没有忘记孟达当初的功劳,让他做了一个偏远地区宜都的郡守。

后来到建安24年的时候,终于孟达的机会来了,此时的刘备刚刚在汉中与曹操正面较量了一番,双方都是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这场战役史称汉中之战,刘备打赢汉中之战,意气风发。后来为了扩大战果,效仿当初汉高祖刘邦,一路北上,他命令孟达从驻守地区向北进攻配合关羽的北伐战略。

在孟达的猛攻之下,房陵地区很快就被他们拿下,但是孟达立功心切,再加上常年的不受重视,好不容易有了发挥的机会,可以说是表现得太过用力了,使得他的手下士兵杀掉了房陵太守蒯祺,关于这个人相大家也是不了解,这个人的妹夫可是很有名气的,是诸葛亮。没想到吧,因为这么件事,后面导致了孟达的军政大权被架空。这两者有没有什么必然得联系呢,这里就留给读者们思考吧。

孟达失手将诸葛亮得姐夫杀死之后,刘备为了安抚诸葛亮,便派出自己的义子刘封配合孟达一起向着上庸方向推进,由于孟达的勇猛再加上如今的蜀军士气正旺,很快上庸地区也归属了刘备,但是拿下上庸之后呢,孟达的噩梦又到了,刘封从怀里拿出刘备的圣旨,大意是让孟达交出兵权给刘封,让刘封来管理军政大权,而孟达只是作为辅助。

这一件事也是彻底的击垮了孟达的内心,常年不受重视,好不容易表现一次,打下了两座城池,非但不奖励,还让自己的义子空降过来直接拿下了自己的功劳,这叫什么事,哪怕是放到现在的职场中老板空降一个新人把你的功劳领了,恐怕你也会直接离职,可况是孟达这种有才华有血性的猛将呢,这也成为了后面孟达投靠曹魏的主要原因。刘备也不了解自己的这一决定竟然会导致关羽之死。

关羽驻守荆州,受到东吴和曹魏的两方攻击,关二爷最终不敌,败走麦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但是在败走麦城的时候,派遣士兵向孟达求救,但是孟达心中早有反意,怎么会救关羽这种神勇的武将,早些被干掉才好,直接选择不去救援。在关羽死后,孟达就带着房陵和上庸两个郡的地盘投靠曹丕。

这让曹丕十分开心,因为这使得他不仅能够收复在曹操手中失去的地盘,还能够给全天下人做一个表率,连刘备手下的大将都主动投降我了,刘备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天下一定是我曹家的。

在投降曹丕之后孟达的事业终于迎来春天,他被曹丕唯以重任,任命为新城太守,负责镇守曹魏的西南地区,也就是负责汉中地区与蜀汉的对峙。不得不说曹丕的机智,如此重用一个降将,还是用来对付旧主,一方面利用双方的积怨来提升己方的胜率,另一方面让对面看看,我魏国优待人才。难怪能死死的压住司马懿呢,这个时候应该是孟达人生之中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但是时间没有过多久,孟达却因为曹魏朝堂之中的变局又过上了倒霉日子。

在曹魏的政堂之中也分为很多阵营,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继任,孟达发现曾经受重视的人都已经不在了,而孟达自己也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小和尚并没有什么根基,现如今也只是一个地方小将可以被人一句话就弄死的。诸葛亮吃准了孟达这一点,在北伐时散播谣言说魏明帝曹睿要开始清算他了。孟达听到之后更是害怕,便决定重新投靠蜀汉。但这一消息早早的被司马懿了解了,于是司马懿亲率军队前来,在孟达沉浸在投靠蜀国之后的日子时,司马懿已经将他的十几万军队夺取,他的心腹也被拿下,结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

标签: 三国蜀汉孟达

更多文章

  • 韩信身为功臣却被诱杀,主要原因是因为性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韩信

    秦二世末期,生灵涂炭,各地起义军纷纷崛起讨伐秦暴政,天下大乱。这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好汉,他们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及高强的军事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崭露头角,被世人所熟知。其中,西汉初年的诸侯王韩信便是一个。纵观韩信一生,他出身草莽,但能忍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注定他能成就大业。他尽心辅佐刘邦成就大汉王

  •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提起《隆中对》了解三国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正因为有了这部作品,让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实这部作品并非是《三国演义》文学作品杜撰的,在正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对其的相关记载。通过《隆中对》这部作品,我们完整地看到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目标以及走向,在作品中诸葛亮一开始就

  • 赵高为什么要害死胡亥,和刘邦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赵高,胡亥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在巨鹿全歼王离军队,又逼迫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投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军队尽毁。另一方面,刘邦率领2万兵马攻下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而这时候,咸阳城内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赵高率兵进宫杀死了胡亥。赵高为什么要杀胡亥?许多人看来,巨鹿之战后,胡

  • 诸葛亮向来神机妙算,那他都做过哪些错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东汉末年分三国,电视剧“新三国”中,很多人物被后人传的也是奇妙无比,比如关羽官老爷,忠孝仁义的代表,被现在很多人供奉敬拜,享受人间香火。“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这就是用来夸赞诸葛亮的,一个智慧的代名词,如此被后人赞扬的一个人物,也有三件事让他后悔一生..

  • 项羽在江东还有兵马,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项羽

    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项羽也从此威震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天下诸侯莫不臣服。当时,人们都称项羽为江东猛虎。刘邦也是在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中迅速崛起的,刘

  • 如果是庞统带兵北伐,他能战胜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东汉,庞统

    按照司马徽的经典话语:“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由此话可见两人的才华不分伯仲。在我们这些喜欢三国历史的读者当中,大家都知道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雏指的就是庞统,而水镜先生司马微这句话广为流传,相信也是诸葛亮和庞统本身的传奇人物故事而密不可分。特别不幸的是号称“凤雏”的庞统在公元214年率领军队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什么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

  •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

    众所周知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那么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呢?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

  • 曹操能够成就霸业,真的只是运气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当然英雄都是跟美女联系在一起。而在三国之中要算谁的老婆最多,曹操十六位妻妾绝对是一骑绝尘的。当然这是指有记载的合法妻妾,其他的绯闻之类,暂不作统计。老婆多了,孩子自然也不少,曹操除了早夭的八位儿子外,还有十七子六女,还比最接近他的孙权多出两倍有余,只有三子的刘备只能羡慕嫉妒

  •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如果逃回来,刘备会不会惩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根据历史记载,关羽后来负责镇守的荆州因为大意而丢弃了,要知道荆州在三国是一个特别具有战略地位的地方,要是荆州不丢,很可能在最后就会是刘备问鼎天下,可是事与愿违,可能天下本该就不属于刘备吧!那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从麦城成功突围回到成都,那么之后刘备又怎么样处置关羽呢?荆州最早是在刘表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