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狠毒的篡位皇帝:叔父将其抚养成人,他却杀害叔父满门

最狠毒的篡位皇帝:叔父将其抚养成人,他却杀害叔父满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4/1/19 14:09:35

读《南齐书·明帝本纪》多次,其中有两句话历历在目,不禁让笔者对萧鸾这个皇帝又敬又恨,一句话是“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另一句话是“(帝)性猜忌多虑,故亟行诛戮”。意思是说,萧鸾明察秋毫,有为政才干,依法办事,公正无私,但是他过于猜忌,动不动就杀人。

萧鸾(452年—498年),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侄子,因父母早亡,萧鸾从小被萧道成收养,萧赜对他也非常不错,所以他很受宠爱,也很受器重,官也越做越大。萧鸾一生,历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四位皇帝,其中萧昭业、萧昭文兄弟俩在同一年被他这个堂叔祖兼辅政大臣先后废杀,最后他以同宗支庶的身份入继大统,当上了南齐第五任皇帝,庙号高宗,史称齐明帝。

萧道成、萧赜父子,对萧鸾那个好,真是没的说,但萧鸾就像一条喂不熟的狼,一旦大权在握,牙口硬了,就忘恩负义地反过头来咬人,而且是一批批的咬。他咬的人,若是乱臣贼子也就罢了,可偏偏是对他恩重如山的高帝萧道成、武帝萧鸾的后人,也就是他的同宗,且几尽杀绝。

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议》中对萧鸾屠杀高帝、武帝情况进行过专门统计,“高帝十九男,除武帝及豫章文献王嶷,临川献文映、长沙威王晃、武陵昭王华、安成恭王暠、始兴王鉴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此外鄱阳王锵、桂阳王铄、江夏王锋、南平王锐、宜都王铿、晋西王銶、河东王铉、并出继道度之衡阳王钧等,凡八人,皆为萧鸾所杀。又杀铉之子二人。……武帝二十三男,除文惠太子及竞陵王子良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又巴东王子响别自被杀。此外庐陵王子卿、安陆王子敬、晋安王子懋、随郡王子隆、建安王子真、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巴陵王子伦、邵陵王子贞、临贺王子岳、蜀郡王子文、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并出继道度为孙之永阳王子珉,共十六人。文惠太子四男,长即前废帝郁林王昭业,次及后废帝海陵王昭文,次巴陵王昭秀,桂阳王昭粲,皆为萧鸾所杀。通计高帝之子、孙及曾孙三世为鸾所杀者凡二十九人。而锵、铄等之子,子卿等之子,见于史者独占铉之二子在孩抱中见杀。实在所杀必不止此数,当以其成熟而略之。”

也就是说,在萧鸾的一次次杀戮中,萧道成、萧鸾父子的后辈子、孙及曾孙被杀的有二十九人,怀抱中的婴儿被杀者还不在其中,场面真是血腥恐怖,令人惨不忍睹。对此,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齐高、武子孙,则皆明帝一人所杀,其惨毒自古所未有也。”

萧鸾之所以对同宗大开杀戒,主要原因在于他做贼心虚。他杀了人家的子孙,夺了人家的位子,必定担心人家报复,再把皇位夺回去,而潜在的危险分子必是高帝、武帝一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一支兄弟少,子孙少,且年龄较小,怕将来不是高帝、武帝一支的对手。萧鸾即位时,已经四十三岁,身体一向不硬朗,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不得不为后世担忧。为了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就必须面对“近亲寡弱”而“高、武子孙日益长大”这一现实问题,对高帝、武帝的子孙一批批地进行屠杀,以至于“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资治通鉴》)

每次当杀人前,萧鸾都装模作样地哭上一场,以示迫不得已而为之。据《南史桂阳王铄传》载,一天萧铄对人说:“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呜咽,而鄱阳、随郡见诛。今日见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果然这天夜里三更,萧铄被萧鸾鸩杀。《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也载,“延兴建武(萧鸾年号)中,凡三诛诸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众以此辄知其夜当相杀戮也”。可以说,萧鸾一流泪,就是他准备杀人的信号。对于萧鸾杀人前焚香祷告、痛苦流泪的这类作秀式的表演,柏杨先生这样评价,“萧鸾是一个小动作特别多的老流氓”。

公元498年,萧鸾病逝,只活了四十七岁。不要以为他两腿一蹬,罪孽会随之消逝,萧鸾如此屠杀宗室,是有报应的。萧鸾有十一个儿子,他死后,他的子孙也在宫廷杀戮和其他政治事件当中也悉数被杀,以至于绝后。据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载,“(萧鸾)十一子之中,梁武帝杀其六,东昏杀其一,魏人杀其一,余早夭者二,废疾无后而善终者一。然则鸾之子凡成人者皆不良死,盖鸾之后已绝。”有道是,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真真是报应不爽!

标签: 南北朝南齐萧鸾

更多文章

  • 韦皇后为什么敢明目张胆与武三思偷情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韦皇后

    韦皇后与武三思秽乱后宫一事,是时人人尽皆知的事情。话说,武三思的儿子娶了韦后与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后,便过上了恃宠而骄的生活。唐中宗复位后,武三思又与韦皇后私通,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支持下,武三思更加有恃无恐。事实上,韦皇后与武三思秽乱后宫一事是上官婉儿一手促成的。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武则天杀掉上

  • 后世如何评价后唐末帝李从珂,他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五代十国,后唐,唐末帝

    李从珂,即后唐末帝,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四位皇帝,也是后唐末代皇帝,在位共三年。李从珂端谨稳重,勇猛刚毅,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他于934年废黜后唐愍帝李从厚后,自立为帝,年号清泰。937年1月11日,其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起兵之初,李从珂在敌我双方实

  • 流氓皇帝朱温,都干过哪些禽兽不如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后梁,朱温

    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他在私德方面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于青史。朱温本为黄巢起义军重要将领,却在起义军危难之际背信弃义,投降唐军。后朱温势力逐渐强大,遂杀死唐昭宗李晔,又自立为皇,毒死哀帝李柷。朱温称帝后,骄奢淫逸,连朝臣女眷及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其荒淫行径令人瞠目结舌。多行不义必自毙,晚年的朱温死于

  • 李隆基时期唐朝正出在盛世,北方军队为什么还要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唐玄宗

    唐代北方的大军放着盛世不过,偏偏选择了反叛?其实在安史之乱刚发生的时候,唐代上下也没有人敢相信这个件事情是真的,他们也没有料到安禄山的手下会跟着安禄山一起叛乱。但是从安史之乱的过程来说,安禄山所组织的叛军是相当的团结,有一种要和唐代对抗到死的精神,就连安禄山和安庆绪的死亡都没有影响到叛乱的进程。与其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真相是什么,这件事情真的是意外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后周,宋太祖,黄袍加身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他年仅7岁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此时赵匡胤还是殿前都点检,统领皇帝亲军,第二年正月初一,边关急报说契丹南侵,赵匡胤奉命率军北上。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周军正月初三离开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行军一天才走了40里,在陈桥驿驻扎下来,当天晚上,赵匡胤就发动了“陈

  • 武则天死后武家为什么没有受到清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虽然她实现了当上皇帝的愿望,但是到了最后,她却没能保住自己的皇位,终究还是将唐朝的天下还给了李氏家族,不仅如此,步入老年的她更是被逼宫被迫退位,最终带着遗憾和不甘悄然离世,享年81岁。而在她临终之前立下了十个字的遗诏,也正是这个遗诏不仅让她名垂千古,更让

  •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隋朝为何在他手里迅速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隋炀帝

    说到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使出洪荒之力的太子相比,隋炀帝是非常幸运的,他有父亲隋文帝杨坚为他打下的一个坚实基础,使其没费多大力气,

  • 如果柴荣没有病死,他会不会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后周,柴荣

    倘若说起中国古代最为繁荣昌盛的王朝的话,世人都会想到唐朝和汉朝。然而,所有的盛世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安史之乱过后,唐朝便走了下坡路,并且再也没有返回过巅峰。后来,中国进入了乱世,而后宋朝建立。不过,此时的宋朝虽然经济繁荣,但是军事能力不突出,因此常常被他国欺负,获得了一个国力羸弱的名号。那么问题来

  • 唐朝时期的宰相柳奭,他为什么会被唐高宗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柳奭

    柳奭(shì),字子邵,一字子燕,唐朝时期宰相、外戚,他是北周尚书左仆射柳庆曾孙,高宗首任妻子王皇后的舅父。柳奭出身于河东柳氏,早年间担任中书舍人,后历任兵部侍郎、中书侍郎等职,永徽二年(651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升任中书令并监修国史。曾建议王皇后收养李忠为子以巩固

  • 狄仁杰都已经承认谋反了,武则天为什么还是没有杀狄仁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狄仁杰,武则天

    我国最为繁华的一个朝代可能大家都了解,就是当初的唐代,唐中宗创造了刚开始的唐代,惋惜好景不长。才在位一年,他的宝座就被他的母亲武则天无后给抢了,他也遭到了降级为庐陵王。武则天执政期间,有人发动谋反,想要帮助唐中宗恢复皇权,但是却遭到了武则天的镇压。在此之后武后觉得自己的权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于是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