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家覆灭在即,赵王迁为何还要杀死李牧?细读《史记》就明白了

国家覆灭在即,赵王迁为何还要杀死李牧?细读《史记》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4/2/1 9:46:14

在战国时代,赵国是仅次于秦的神奇所在。说起战国时代能和秦叫板的国家,很多人首先想起楚国。但楚国在春秋时代曾经风光一时,但是在战国时代,其实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因为战国时代的楚国除了地盘大这一优势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优势可讲。而赵国的地盘虽然没有楚国和秦国大,但军事实力却很强大。很多人印象中,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因为主力部队四十多万人被秦军所坑杀,赵国就陷入了衰落。

但其实这个认识只能认为是说对了一半。因为赵国的军队虽然被秦军重创,但是,赵国的军事实力依旧是二号种子。这就好比虽然苏联虽然垮台成了俄罗斯,并且经过了休克疗法的折腾,但是,俄罗斯依然是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大国,这可是一般的小国所不能相比的。不说别的,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燕国打算趁火打劫、浑水摸鱼,于是燕国出动数倍于赵国的军队去攻打赵国,结果反而被赵国反杀,甚至赵国军队还反攻到燕国境内,胁迫燕国割地赔款。

秦王政亲政以后,开始着手消灭六国的计划。对于六国中国力最弱的韩,秦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灭亡了韩。而对于赵国,秦居然碰了硬钉子。一如当年赵国能拦截住秦军东征的步伐一样,赵国的名将李牧,将秦军的所有进攻悉数顶住了。秦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军力,并且这些都是精锐部队,准备通过南北夹攻的手段灭亡赵国,但是,李牧对于秦的进攻,都通过精妙的手法,将秦的优势一一化解。

一时间,秦军耗费粮饷无数,军队也折损不少,但是,秦一点便宜也没得到。如果历史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那么,秦始皇是没有机会统一六国的。毕竟只要赵国在,秦准备吞并齐国、燕国、魏国的道路就会被挡住,并且,即便是秦出动大军灭楚,也要顾虑赵国的大军会不会趁火打劫来进攻秦的本土。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历史发生了扭转:秦王政意识到两个问题:

第一, 只要李牧还活着,自己的雄心壮志都实现不了。其实这一幕在秦的历史上发生过。秦王政的祖先秦穆公在世的时候,秦曾多次东进,准备干涉中原事务。但是,因为强大的晋国多次粉碎秦的野心,将秦军的东征全部粉碎,这导致秦穆公不得不改而向西扩张,并且抱着遗憾去世。秦王政如果不解决李牧问题,只怕会成为秦穆公第二。第二,对于李牧,虽然军事上不能打败李牧,但是可以通过计谋。

第二, 当年秦国的战神白起,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是,白起因为秦王的猜忌,最终不得不自杀而死。因此,秦始皇考虑用当年六国对付白起的办法,来对付李牧。于是秦王政派人买通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郭开造谣,说李牧打算造反,推翻赵王迁,赵王迁听到郭开的谣言后,立马诛杀了李牧。而随着李牧之死,赵军的防御体系悉数瓦解,赵灭亡。那么,赵王迁为什么会轻易相信秦国人的挑拨?

其实《史记》中的《赵世家》记载了时间的蛛丝马迹:那就是按照赵国的规矩,赵王迁不该当赵王,赵王迁的哥哥公子嘉才是赵王的合法人选。李牧曾经支持公子嘉。而随着赵军不断在前线击败秦军,这让赵王迁产生了一种误判,那就是秦其实不那么可怕。毕竟之前秦多次东征都被化解,因此赵王迁认为,这次秦也会在东征后主动撤走,但是,一旦李牧掌握军权趁机拥立公子嘉,废黜自己,自己该何去何从?于是赵王迁杀死了李牧,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标签: 周朝东周赵国赵王迁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宣太后为何手段残忍,为了王权的巩固,连亲儿子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

    古外今来,成霸业者必当心狠手辣,如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等等,都是心狠手辣之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一代丰功伟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月,不仅洒脱果敢,更因为聪慧有谋略,才使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也正因为她的无情,让后人对她议论纷纷。而且,这位历史上的“千古

  • 嫪毐为什么能以假太监身份进入皇宫,嫪毐哪里那么大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秦国,嫪毐

    在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过很多皇帝,然而也出过许多著名的太监,太监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产物,很多人自小家境贫寒,有很多男子自小就被送进宫中,成为一名太监,有的太监如果混得好的话,有可能就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到皇帝身边伺候就不一样了,等到皇帝的赏识之后,就会走向人

  • 李牧一生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因为谣言被无辜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东周,战国,赵国,李牧

    话说李牧被赵王罢免将位之后,一年的时间,赵国便经受不起兵力以及财产的损失了,因此赵王又亲自下诏,想要任李牧再次出仕当雁门的将军,可是李牧接连好几次,都说自己偶感风寒,不适合再去抵抗外族。后来雁门一带,又被匈奴给大肆掠夺一次,赵王听到如此消息,再也忍不住,亲自去登门造访李牧,恳求他再次去雁门地带带兵。

  • 管仲当初差点就杀了齐桓公,齐桓公后来为什么还称他为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周,春秋,齐国,齐桓公,管仲

    春秋时期,齐桓公因为其卓越的功绩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众所周知,齐桓公的成功离不开管仲的扶持,在管仲的出谋划策之下,齐国才能够在纷乱的春秋诸侯之中脱颖而出,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但是,在齐桓公未登记之前,管仲与齐桓公可是两个派系的,并且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手上。齐僖公去世之后,留下了三个儿子,一个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看完别再傻傻的分不清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室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与此相对应的是,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后期至秦始皇建立秦朝前的一个时期

  • 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银,这些水银是从哪里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竣工,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自从发现秦始皇的陵墓后,如何打开它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里面机关重重,直到现在考古专家都无法破解,水银就是难题之一。水银可以防腐、防盗,

  • 汉武帝当初为什么要攻打匈奴,其实双方积怨早就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东汉,汉武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让外族不敢侵犯、闻名而逃的皇帝就是汉武帝刘彻,因为只有刘彻执掌朝政的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派兵攻打当时的外族匈奴。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两位大将卫青与霍去病,也同样是在于匈奴的征战当中,才由此出名的,可能很多后人都对于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一定要致力于攻打匈奴?其实说起这段历史可就长了,

  • 关羽自报名号的时候,为何常自称“关某“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名号的,而双方叫阵的时候,出来迎战也是大喝一声自己的名号,若是有名气的,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像是张飞,张飞曾在阳桥上大喊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一战”,一句话就将夏侯杰给吓死了。而在赵云救阿斗的时候,也是喊出他就是常山赵子龙,只用五个字,吓住曹军百万。而诸葛亮

  • 孟达多次选择背叛,那么孟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蜀汉,孟达

    在东汉末年,大地上各路诸侯战火纷飞,群雄割据。所谓乱世出英豪所以不缺乏明主,当然也不缺乏庸主,所以有很多人换主,弃暗投明,也有些人会叛变,而孟达作为其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进行了多次反叛,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个人,但是相传此人曾一箭干掉了徐晃,但是在正史中却没有记载。此人在三国时期没有什么背景,

  • 韩信身为功臣却被诱杀,主要原因是因为性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韩信

    秦二世末期,生灵涂炭,各地起义军纷纷崛起讨伐秦暴政,天下大乱。这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好汉,他们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及高强的军事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崭露头角,被世人所熟知。其中,西汉初年的诸侯王韩信便是一个。纵观韩信一生,他出身草莽,但能忍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注定他能成就大业。他尽心辅佐刘邦成就大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