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吕不韦为什么要自尽?难道秦王嬴政要杀吕不韦?

揭秘吕不韦为什么要自尽?难道秦王嬴政要杀吕不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2/3 12:21:31

《大秦赋》中,吕不韦最后饮酒自尽令很多观众感到惋惜。好像成为秦相便是昨日,如今秦国却无吕不韦的容身之处。吕不韦因嫪毐之乱遭贬,以他的资历和才能去别国马上就能东山再起,但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直白的告诉赵佾自己根本看不上赵国的相位。其实吕不韦这样做,也就是打算死在秦国了。至于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我们无法知晓最准确的答案,不过吕不韦应该是已经察觉到自己寿命已尽。

赵佾前往秦国游说吕不韦赴赵对付秦国,各国见状也纷纷派使臣去拜访吕不韦,而吕不韦却在家中饮鸩自尽。在历史上也是如此,但吕不韦为什么一定要自尽呢?吕不韦历经三朝,还没看到秦国一统天下的壮景就死了,着实有点遗憾。

赵国春平君赵佾和倡后想出邀请吕不韦赴赵的计策,赵佾还没见到吕不韦就遭到吕不韦门客的驱赶,但是赵佾不死心,依然派人打探吕不韦的行踪,吕不韦在面对赵佾时,态度强硬,不肯去赵国,于是赵佾就联合韩国、魏国和燕国出使秦国,一同前往吕不韦家中拜访,虽然吕不韦无动于衷,可他的门客却开始蠢蠢欲动,想要离开秦国另寻他处。

吕不韦对付赵佾完全没问题,可是赵佾联合各国使臣对吕不韦步步紧逼,嬴政下令将吕不韦一家迁往蜀地,这引起门客的不满,吕不韦已经决定不会离开秦国,赵佾设计故意挑拨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吕不韦不想被六国利用来对付嬴政,颠覆秦国,所以他选择了自尽,从这点来看,吕不韦对嬴政,对秦国确实忠心耿耿。

历史上吕不韦是在收到秦王嬴政的一封信后才自杀的,嬴政在信中尽是谴责和质问,本来吕不韦已经被贬到洛阳,嬴政却又让他迁到蜀地,吕不韦在嬴政的逼迫下无奈饮鸩自尽。

剧中吕不韦是个大忠臣,先后辅佐嬴异人和嬴政,为大秦付出很多心血,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忠臣也是奸臣,不能完全把他归为忠臣或者奸臣,因为吕不韦既做过对秦国有利的事,也做过损害秦国利益的事。

吕不韦是受嫪毐之变的连累被嬴政贬回封地,百官送别,有姚贾、李斯蒙武和芈等人,他们依然称呼吕不韦为丞相,可吕不韦最想见的人是嬴政,但嬴政到最后都没有露面,而是让蒙毅抱着扶苏代表他去送吕不韦,并把玄鸟玉佩还给吕不韦。其实这个玉佩是当初吕不韦送给嬴政的,此举便说明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从此就断了。

吕不韦拿着玉佩转身离开,这一幕赚足了观众的泪点,吕不韦在邯郸与秦异人关系甚好,嬴异人能够顺利归秦也是因为有吕不韦的精心谋划和拼死保护,回到秦国,嬴异人听从吕不韦的建议认华阳夫人为养母,并改名为嬴子楚,安国君继位后,嬴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排除万难成为太子,后继位成王。

嬴子楚死后,吕不韦扶持年幼的嬴政继位,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吕不韦一直为大秦努力奋战,他身为丞相全心全意辅佐嬴政,对秦国和秦王忠心耿耿,然而到头来,吕不韦被驱逐朝堂,赶回封地,当他拿到玄鸟玉佩的那刻就应该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为大秦效命了,到底玄鸟玉佩有什么含义?嬴政为什么要把这个玉佩送给吕不韦。

玄鸟玉佩是当初吕不韦从咸阳带到邯郸送给嬴政的,没想到兜兜转转,玄鸟玉佩又回到了吕不韦手里。玉佩上面是玄鸟图腾,也是秦国王族的象征,吕不韦位极人臣,身居高位,他既是大秦的丞相,也是秦王的仲父,嬴政把玉佩送还给他,应该有三个意思,一是属于吕不韦的时代结束,接下来是秦王嬴政的时代,二是嬴政对吕不韦为大秦所做贡献的一种认可,三是珍重的意思,从这点来看嬴政并非无情无义。

标签: 战国秦国吕不韦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秦灭六国时为什么第一个拿韩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秦国,韩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军队东出灭掉了与自己接壤的韩国。韩国是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也是最弱的国家。当时,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北方有赵国、中部有魏国和韩国、南方有楚国,秦国为何要首先灭掉韩国呢?其实这里边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地理原因。秦国灭掉韩国以后,在各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早在春秋

  • 历史上真实的华阳夫人,没有发动政变也没有被幽禁,受秦始皇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秦国,华阳夫人

    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作为剧中的女主角之一,华阳夫人的形象无疑充满争议,她在秦庄襄王病危之际试图发动政变,以便把自己中意的王子成蟜扶上王位,结果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在冷宫中度过被幽禁的余生。其实,华阳夫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结局却跟电视剧大相径庭。那么,历史上

  • 揭秘:神秘的昌平君,究竟犯了什么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楚国,昌平君

    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嫪毐及一大批高官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丧失对于秦王嬴政和秦国政局的影响力,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在这种形势下,由于赵系外戚的崩溃而留下的政治权力的巨大真空,必定要有新的政治势力和新的政治人物来填补。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秦国历史上这桩大事

  • 本是可与秦国争霸天下的强国,为何会亡在一个妓女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赵国,赵悼襄王,赵王偃,赵偃

    周朝得国后,实行的是分封制,因而,周天子的周边大小诸侯丛立。最初,周天子实力雄厚,是天下名符其实的老大。但是,随着周廷的衰落,诸侯们渐渐不鸟这个名义上的老大,都自展拳脚,相互兼并,历史进入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在各路诸侯的兼并重组中,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这样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左右着历史的进程

  • 大秦赋:昌平君芈启传奇一生,从大秦丞相到楚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楚国,昌平君

    电视剧《大秦赋》中,华阳夫人的侄子昌平君芈启,从开始以楚系外戚的身份,在秦国为官,前期并没有亮眼的表现,直到他女儿嫁给秦王政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然而历史的昌平君可谓是传奇一生,是战国末期的真实写照。芈启,本是楚国公子,他母亲是秦昭襄王的女儿,父亲是楚考烈王,是真正的楚国王室子弟,然而他在秦国做官,颇

  • 宣太后一生风流却换来了大秦帝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

    宣太后,是秦国历史上介入秦国政事的三位太后中的第二位,相比于另外两位的软弱、靠哭哭啼啼、偷偷摸摸行事,宣太后的行事作风要专制、强势得多。宣太后,姓芈,号八子,楚国宗室,昭襄王的母亲。武王蛮力举鼎,不幸猝死,没有留下儿子继位,使得朝廷内诸多兄弟开始激烈争夺。宣太后依靠两个弟弟魏冉、芈戎一派在朝廷中的势

  • 国家覆灭在即,赵王迁为何还要杀死李牧?细读《史记》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朝,东周,赵国,赵王迁

    在战国时代,赵国是仅次于秦的神奇所在。说起战国时代能和秦叫板的国家,很多人首先想起楚国。但楚国在春秋时代曾经风光一时,但是在战国时代,其实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因为战国时代的楚国除了地盘大这一优势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优势可讲。而赵国的地盘虽然没有楚国和秦国大,但军事实力却很强大。很多人印象中,长平之战以后

  • 揭秘:秦宣太后为何手段残忍,为了王权的巩固,连亲儿子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

    古外今来,成霸业者必当心狠手辣,如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等等,都是心狠手辣之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一代丰功伟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月,不仅洒脱果敢,更因为聪慧有谋略,才使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也正因为她的无情,让后人对她议论纷纷。而且,这位历史上的“千古

  • 嫪毐为什么能以假太监身份进入皇宫,嫪毐哪里那么大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秦国,嫪毐

    在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过很多皇帝,然而也出过许多著名的太监,太监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产物,很多人自小家境贫寒,有很多男子自小就被送进宫中,成为一名太监,有的太监如果混得好的话,有可能就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到皇帝身边伺候就不一样了,等到皇帝的赏识之后,就会走向人

  • 李牧一生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因为谣言被无辜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东周,战国,赵国,李牧

    话说李牧被赵王罢免将位之后,一年的时间,赵国便经受不起兵力以及财产的损失了,因此赵王又亲自下诏,想要任李牧再次出仕当雁门的将军,可是李牧接连好几次,都说自己偶感风寒,不适合再去抵抗外族。后来雁门一带,又被匈奴给大肆掠夺一次,赵王听到如此消息,再也忍不住,亲自去登门造访李牧,恳求他再次去雁门地带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