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丘处机为什么要远赴西域见成吉思汗

历史上丘处机为什么要远赴西域见成吉思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4/1/24 1:36:09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大汗,曾亲率蒙古铁骑,攻伐厮杀横扫蒙古草原,所向披靡,满身刻满了杀戮和征服的印记。丘处机是中原道教全真教的掌门人。两个人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没有交集可言。

不过,成吉思汗向来有自己的主张,既然他要召见丘处机,也必然有着非常充分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呢?在崂山太清宫三皇殿东西壁,立着两方石碑,上面刻有成吉思汗“圣谕”,这道“圣谕”正是成吉思汗为丘处机和他掌管的全真教而颁发的。成吉思汗为何要对丘处机和全真教颁发“圣谕”呢?这件事首先得从耶律楚材说起。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几个儿子以及诸多部下东征西战,统一了蒙古国,并重用汉学派大臣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希望用自己所掌握的儒学来协助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但是,成吉思汗从小就生活在一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中,蒙古也是他通过武力统一的,他根本就不曾了解过儒学。如果耶律楚材告诉他要有仁爱之心,成吉思汗必定会嗤之以鼻,然后继续攻城略地,用鲜血来证明唯有依靠武力才能夺取天下的“真理”。

当时的蒙古国中,耶律楚材是唯一的比较受成吉思汗重视的汉学派大臣,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于是就想到将丘处机介绍给成吉思汗,让他先了解一下道教,有了道教的基础,再给成吉思汗讲儒学就会方便很多。虽然有耶律楚材的介绍,但我们要知道,成吉思汗可是日理万机,他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召见一个普通人呢?

关键是丘处机并不普通,当时的他是全真教的掌门人,不仅精通养生之术,而且由于道教的发展和壮大,他本人在民间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我们让时间倒回到1214年的秋天,那一年丘处机为金国办了一件大事。时年山东大乱,杨安儿等人起义反金,金宣宗多次率军讨伐,均无功而返,只好请来丘处机对乱民进行安抚。

据说“所至皆投戈拜命,二州(登州、宁海)遂定”。从此丘处机名声大噪,南宋、蒙古和金国的统治者也因此见识了丘处机和全真道的号召力。而成吉思汗之所以听取了耶律楚材的意见,同意召见丘处机,也是出于这么一个政治因素。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五月,使臣刘仲禄带着成吉思汗的《召丘神仙手诏》,从阿富汗北疆阿姆河畔西征军营出发,历时七个多月到达山东莱州,“召请”丘处机,丘处机接到诏书时已经是当年的十二月,他不顾73岁的高龄,带领18个弟子,于次年的正月欣然前往蒙古,历尽各种艰辛,他终于在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四月初五到达成吉思汗驻地,见到了成吉思汗。

虽然耶律楚材嘱咐丘处机要多用养生术来吸引成吉思汗,但是此次会面,史料上记载,他们谈得最多的还是治国之术。此次谈话中,丘处机为成吉思汗治理山东、河北献出一条计策:“山东、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鱼盐丝帛,以给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为大,所以历代有国者惟重此地耳。

今尽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继,流散未集,宜选清干官为之抚治,量免三年赋役,使君国足金帛之用,黔黎复苏息之安。一举而两得,斯乃开创之良策也……”稳住了山东与河北,那么将来再攻打金国和南宋就会容易得多,如此高招,成吉思汗没有理由不采纳。或许到此时,他才真正的从心里感谢耶律楚材为自己推荐了一位良才。

丘处机在蒙古一待就是近两年的时间,之后便东归,走了一年的时间到达燕京。抵达后,蒙古贵族都争相与其交往,而丘处机也应达官贵人们的请求,住进了白云观。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待在一起的两年时间中,他们到底讨论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成吉思汗给丘处机开出的待遇来看,他还是非常赏识丘处机的——他不但授予丘处机虎头金牌和玺书,还颁下“圣谕”,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门赋役。丘处机用道教的道德之心打动了成吉思汗,用道教的世界观去影响成吉思汗,将成吉思汗引入了中原文化的大门,也为后来耶律楚材开展尊儒崇佛之事打开了方便之门。

标签: 元朝丘处机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的孩子那么多,皇位最后为什么会传给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太宗得天下之后,他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就布满天下了。但是到了“靖康之变”发生之时,太宗的子孙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皇室宗亲大部分都被俘北上,后来又基本上丧命北国。而有幸存留在南宋疆域之内的宗室数量就很少了真宗只有一个儿子,仁宗、哲宗甚至都没有儿子能够活到成年,所以只能让养子或者弟弟继承皇位。上虞丞娄寅

  • 洪武三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元璋为何要下令重新科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国家之中最为盛大的考试当属科举考试了,很多人寒窗苦读多年,就只为了在科举考试之上一展风采,获得进入仕途的机会。中国历史悠久,科举考试发生的次数也不少,而在其中,自然也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明朝时期,有一场科举考试中榜之人全部都是江南才子。朱元璋听到了这个结果之后,勃然大怒,不仅杀了

  •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元璋,九子夺嫡

    朱元璋在没建立大明王朝之前,就开始确定朱标为继承人,又开始培养目标的治国能力。同时朱标又是朱元璋的长子,古代就有的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但是朱标既是长子,又是能人。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在众多兄弟当中有很高的名望,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就确定朱标为太子,然而鼠标的很多兄弟在犯了

  • 历史上元仁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朝,元仁宗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胡惟庸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

  • 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最后为何几十天后就逃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李自成

    李自成推翻了明代,为何几十天之后就被逼逃窜,这是为何?在明代快要灭亡的时候,由于连年干旱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吧,很多人吃不上饭,没有办法就选择起义了,李自成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的工作没有了,所以也要为生计发愁,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了这条道路,估计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之后居然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吧。

  • 戚继光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万历皇帝罢官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代后期的名将,他在嘉靖年间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立下了大功,万历年间他又来到北方,驻守蓟镇,兴修长城防线,抗击蒙古的入侵。当时,戚继光与辽东的李成梁并称为“南戚北李”,成为明代当时最厉害的两位名将!可是到了1584年,戚继光却被罢官,遭到了万历皇帝的弃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戚继光后半生

  • 李世民敢反李渊,为何朱棣不敢反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永乐帝朱棣虽然分属不同王朝,却有许多相同点。李世民和朱棣两人都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却都做上了皇帝;两人都非常能干,文武双全,开创了盛世。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李世民敢反李渊,而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有以下四点原因。李世民的地位比朱棣更高贵李世民虽然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却是嫡子,与李

  • 朱元璋为什么对太子朱标很放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坐上帝位的,内心会有一种不安,因此一直防备身边跟随他很多年

  • 朱棣的军事才能不亚于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棣,朱元璋

    朱棣的军事政治之才不弱于朱元璋,但朱元璋却没有传位给朱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仅隔一年,燕王朱棣就在北平起兵反叛,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朱元璋有22位后妃,生育了不少子女,根据《明史》记载,共有26位儿子和16位公主,可是精明能干的却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