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末期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的因素是什么

元朝末期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的因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52 更新时间:2024/1/14 14:46:55

元朝末期,各地频繁爆发农民起义,元朝的统治不断受到威胁。最终,以朱元璋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政权。至此,历史上第一次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大统一朝覆灭,建立不到百年的元朝帝国轰然倒塌。农民起义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并不少见,通发生在天灾人祸等动乱时期,由于民众无法忍受在残暴的统治下困苦的生活,集合起来进行反抗。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动乱,但是在一个朝代处于盛世时,这些动乱是不会影响到政权的。元朝末期却频繁爆发农民起义且元朝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元朝统治者为蒙古族,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之前,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游牧,而农业则是汉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元朝建立后,元朝的统治者实际上是始终无法接受汉化也无法理解农民视为生命的土地对他们有多重要的。元朝政权对土地实施的一些措施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压迫之下生活得非常艰难。

元朝的政权有赏赐的传统,但是在逐渐发展下,这种传统成为一种滥赐,给元朝的财政带来很大压力。滥赐不仅对元朝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也是引起农民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朝皇帝由于尊崇佛教,花费大量资金建造寺院,那么有了资金建造寺院的场地从哪来?只能侵占农民的土地。

元朝政府不仅大量赏赐寺院土地,还允许寺院地主进行土地兼并。寺院的地主倚靠着政治特权开始肆无忌惮,为了发展势力不仅会通过经济收买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还会恶劣得侵占农民的民田,造成农民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保障。许多寺院地主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当地富豪,但是农民却生活得十分艰难,贫富差距非常之大。

元朝时期中国的版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广度,这归功于蒙古人骨子里的好战特性。在元朝建立后,对外征战不断,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元朝当时成为了横扫亚欧的帝国。但是这种连年的征战是极其消耗财力的,当时元朝末期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就有这个原因。元朝统治者不断外扩张满足了自己掠夺财富和征服的欲望,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由此造成的后果。

元朝的长年征战以及其他因素造成了元朝末年国库亏空十分严重,为了支撑财政支出,当时皇帝只能从民间搜刮百姓的财产,让当时本就因赋税繁重而生活艰难的农民雪上加霜。元朝为了方便赋税管理采取的是包商制,这种制度虽然保证了中央政府得到了固定的收益,但是却很容易滋生腐败。因为在将当地赋税包给当地富商之后,那些富商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就加大剥削当地百姓的力度,让当地农民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逐渐有了反抗的意识,长期受压迫的生活让他们无法忍受。元朝的蒙古贵族的官吏只顾享乐,骄奢淫逸,通过欺压百姓换来的奢侈生活引起了农民极大的不满。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他们想要通过集合起来反抗元朝政权为自己争取利益。

元朝后期阶级矛盾激化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但是上层统治者由于争权夺利导致政权动荡也给农民起义带来了契机。如果元朝的政权实力足够强大,那么在这些农民起义形成大势之前就已经被压制住了。正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内部的腐朽才带给外部可乘之机,对农民起义的形势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控,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才造成了最终的后果。元朝末期带给农民起义契机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军队腐朽、政治腐败和政权内斗。

元朝的军制是军官世代充任的,这导致元朝军队骄奢淫逸,战斗力很差,虽然元朝酷爱征战,但是到了后期元朝的实力已经不复从前。元朝自从打败南以后就过了很长一段太平的日子,所以就懈怠了军队的训练。再加上将军这些军队领袖都是世袭制,将军之子更加不屑于去训练,只知道吃喝玩乐。

有人曾讽刺元朝的军队拿飞起的酒杯当飞炮,拿酒令当军令,拿肉阵当军阵,可见元朝军队战斗力有多差。在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候元朝士兵在战斗时都临阵脱逃也印证了元朝军队的实力。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支柱,元朝军队平日缺少训练,腐败不堪,到了发生动乱时没有平复动乱的实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元朝的官吏贪污腐败之风是空前的,当时官场上贿赂成风,买官卖官已经被搬到明面上了,官员非常冗滥,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在元顺帝在位期间,他常常由于白日宣淫而荒废政事,如此骄奢淫逸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元顺帝如此荒淫无道,他的大臣也有样学样。有一大臣将四十宗室之女纳入自己的府中,整日荒淫无道不做实事。

官员大臣在一个国家的统治中也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高素质的官员大臣就相当于国家的智囊团,在国家发生危机的时候这些智囊团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国家顺利度过危机。元朝的官员如此腐败,也是元朝末期大规模爆发农民起义时元朝政权没有应对之策的一个原因之一。

元朝的皇位更替十分频繁,尤其是到了元朝后期,这种频繁的更换实际上就是一次政权的变更。据史料记载,从武宗至大元年到顺帝元统元年,短短二十六年就更换了八个皇帝。政权的频繁变更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内部权力分配的矛盾非常尖锐,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每一次的政变都要经历兵戎相见,宫廷内斗十分激烈,这对统治是十分不利的。政权内部如果不团结,至少是对外团结,那么就会给外部来犯的人可乘之机,元朝末期的政权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

元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导火索是元朝末期发生的黄河水患一事。元朝末年,老百姓由于政权的压榨生活得十分困苦,赋税、徭役繁重,老百姓苦不堪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河发生了泛滥,黄河沿岸几十万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几十万人都无家可归,沦为了难民。在这个时候统治者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治理黄河,妥善安抚灾民,但是元朝政府的决策却让没有让百姓满意。

当时在发生黄河水患之后,元朝皇帝在宰相的建议下将成千上万的人征调去修缮黄河。修缮黄河本没有错,但是被征过去修缮黄河的人每天累死累活还没有工钱,温饱都无法保证,每天饿死累死的人不在少数,这些治理不仅没有安抚民心,反而让百姓更加愤怒了。这样的治理策略根本无法解决老百姓当时的问题。

元朝统治者这样草率的决策是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的行为。黄河水患导致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治灾应该最先解决的是灾民的粮食问题,百姓可以维持生活自然就不会闹事,社会动荡的几率就会小一点。但是元朝末期的统治者让灾民在保证不了温饱的情况下去修缮黄河,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不安。

实际上元朝统治者也不是没有给灾民发放救济物品,但是由于元朝官员贪污成性、腐败不堪,救灾物品从中央往下发的过程中经历了层层剥皮,到了老百姓那就几乎没剩下什么东西了。老百姓在这场灾难下,如果不为自己争取利益就无法存活下去,元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场黄河水患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正是由于灾难中的农民已经被逼到无法生存的地步他们才有奋起反抗的决心,但是也体现出了元朝统治者与百姓的矛盾激化到已经无法维持表面的祥和,这场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势必会发生的。

元朝末期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归根结底是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元朝的政府对老百姓长期的压迫使得老百姓不愿意再这样生活下去。如果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保证温饱、官场清明、治安良好的社会,那么谁又会去反抗呢?谁又会去引发动乱呢?只要人人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这个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其实老百姓是不在意的。但是由于元朝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压迫、剥削百姓,让百姓流离失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也被侵占,他们只能集合起来反抗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标签: 元朝农民起义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是救国重臣,为什么会被说成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李鸿章

    晚清时期,中兴之臣与卖国之贼这两个天差地别的评价出现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李鸿章的一生做了许多大事,有关于他的评价也是正负参半,评价高的将他列为晚清救国的四大重臣之一,评价低的将他说成了卖国之贼,那这位晚清的军政大臣,为什么心甘情愿背上了卖国之贼的骂名呢?多方原因,舰队覆没首先看一下甲午海战的失败,北洋

  • 揭秘:“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爱国民主运动的时候,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了。一九一九年一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所谓“和平会议”。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由于在大战中参加了协约国方面,所以也以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

  • 孝庄文皇后有没有嫁给多尔衮,他们之间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多尔衮,孝庄太后

    历史上关于孝庄是否嫁给了多尔衮众说纷纭,不过二人一个丈夫驾崩,一个妻子早逝,虽然没有夫妻的名分却也是有了夫妻之实,那么有关这二人,野史中又是怎么说的呢?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庄太后

  • 慈禧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送葬当天为何会臭气熏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慈禧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一直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而在这一时期中,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掌握着非常重要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当时是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所以使得人们的思想相对来说都比较的封建和迷信,尤其是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时,一个女人是必须要遵守着妇道的,而且还不能够有着任何不守妇道的情况

  • 戊戌变法谭嗣同被杀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谭嗣同,戊戌变法

    在戊戌变法以后,谭嗣同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提拔,任命其为军机章京,可以在军机处这一重要地方办公参与处理公务,但是这场改革触动了朝廷大臣和慈禧的利益,所以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最后软禁了光绪皇帝,逮捕了谭嗣同最后处死。而当时谭嗣同的父亲在湖北做官,官至湖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也就是暂时代理下湖广总督,官居正二

  • 索额图的功绩不少,为什么却成了大清的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索额图

    顺治皇帝临终前,康熙皇帝尚年幼,因此顺治钦点了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有索尼,老臣索尼一生鞠躬尽瘁,儿子索额图也在朝为官,但是为何索额图最终却被定为大清的罪人呢?索额图在康熙朝被康熙定为“我朝第一罪人”,但实际上这个“我朝第一罪人”在康熙朝的功绩却一点也不

  • 雍正帝并不起眼,为什么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雍正,九子夺嫡

    康熙时期九子夺嫡夺得满城风雨,时间长达20年之久,在这场你争我夺的过程中,胤禛也就是雍正从始到终也没能形成自己的势力,自身的才能也没有很突出的地方,因此在朝中的呼声不高,任谁想康熙帝最后都不会选择雍正。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康熙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已经45岁的雍正,一时之间朝野哗然。那雍正帝是凭什么在九

  • 太平天国不收税不纳粮,他们哪儿来的物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自古以来因为暴君苛政或者外敌入侵,底下的老百姓揭竿而起的例子数不胜数,清朝末年同样爆发了一次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甚至快要打下整个清政府。不过说到底太平天国中没有合适的领导人,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具备治理国家能力的团体

  • 清朝内务府连皇帝的钱都敢动,皇帝为什么还放任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内务府

    提起贪污腐败的官员清朝历史中数不胜数,官员再贪也就是克扣百姓的钱财,但在清朝有一个特殊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这就是内务府。内务府是皇宫中的后勤部门,上到皇上、妃子的吃穿用度,下到太监、宫女的教导赏罚,宫中几万人的各项大小事宜,全靠内务府这个大管家掌管。内务府仗着管理皇家事务,从中大笔捞钱,

  • 康熙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九子夺嫡的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康熙,九子夺嫡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军入关后的第2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理政,在位时间一共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生功绩卓著,暂且不表,今天来聊一聊为什么康熙任凭九子夺嫡的事情发生,而不未雨绸缪?多皇子康熙在位时间历史最长,子嗣众多。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女儿有20个,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