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皓身为败将却干顶撞司马炎,孙皓为什么还能平安无事

孙皓身为败将却干顶撞司马炎,孙皓为什么还能平安无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06 更新时间:2024/2/18 10:41:09

亡国之君往往难以得到比较好的结局,纵观中外各国,一旦被击败以至于亡国,失去了君主之位、更是丢失了国家为依靠的那些亡国君主难免兔死狐悲,像是之前依附自己的人、之前自己的臣子也都会树倒猢狲散,都各自奔前程去了,而自己就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处境远不如之前,甚至很多人陷入了穷困潦倒甚至是难以自保的情况之中,有些甚至就因为自己的身份最终被杀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像是非常著名的五代时期的南唐亡主李煜本来就是个不称职的君主,他亡国之后也没有什么复国的年头,就因为自己曾经君主的身份和某次感叹处境艰难而被赵光义记恨,于是用毒药杀死,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最终如此悲惨,只留下了感叹亡国君愁的著名诗句,令人惋惜。而像是国外的很多君主,自己的政权被灭亡之后,自己要不就是被迫流亡海外、终身漂泊,要不就是被流放孤岛甚至是被处死。可以知道,亡国之君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且往往被灭亡自己的对手寄予怨恨和不屑的情感而得不到好下场,这些人的命运就从此跌倒了低谷。

然而,既然有处境不好的那就也有一些人的结果还算是不错,至少是在亡国之君之中其结果是相对好的,比如说能够得以善终,安稳的过完余生,甚至是能谋一官半职或者是成为新朝的王侯。像是南朝的陈后主,因为碰到了杨坚这位宽厚的君主,没有对他施以毒手,反而是给了他一个官职让他做,最后还亲自任命了他,这位陈叔宝甚至活的比杨坚还多几个月。

亡国之主最为忌讳的就是挑衅当朝君主,因为一旦如此,就可能会惹恼他,成为自己命运的转折。然而有一位这样的亡国君主当众顶撞,却依然得到了善终,那就是东吴君主孙皓了。当时东吴被晋朝灭亡,他最终选择了投降。之后他就被带到了洛阳,成为了司马炎的座上宾,司马炎邀请他吃饭,并对他说自己在洛阳已经为他设好了座位等他很久了,没想到这位孙皓是个倔脾气,他回应说,自己也在建业为司马炎设好了座,也在等他。一个手下败将却干如此顶撞,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在寻死啊,但是司马炎似乎并未生气,他也没有怎么为难孙皓,最终孙皓和刘禅一样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为何孙皓这样做都能平安无事呢?

首先,孙皓本来就是这样的倔强脾气,这样的行为也和他的性格相符,而这样的行为也是显示出他没有什么掩饰,很是直爽,不像是有野心的人,司马炎自然不怪罪他。孙皓性格直爽而且自尊心强在当时的记载之中也是可以见到的,之前的刘禅也是如此,面对司马炎的试探没有遮掩,两个人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相似性,这反而是司马炎愿意看到的,因为它不愿意曾经的敌国君主是一个新机心机很重的人,这反而对他有所威胁。

其次就是晋朝刚刚统一,作为一个刚刚得到天下的政权,新归附的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十分不稳定,西晋因此决不能做出任何会激化局势的事情,为了稳定局面,防止在这样的节点出现问题,必须要笼络江南士人,而孙皓则是他们之前的领袖,晋朝必须要笼络他来显示对江南地区的重视和友好。东吴作为之前深得民心的政权经历了好几世,在当地还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虽然国家被灭,但是其影响力还在,一旦旧日的君主被杀,这一地区就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样的代价是司马炎不愿意承受的。还有就是留下孙皓,仁厚对待他也比较有利于拉拢南方的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成为司马炎不杀孙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则是晋朝优厚对待前代君主的传统和司马炎自己的宽厚性格导致的。晋朝建立之后,对待之前曹魏君主甚至是汉献帝都采取了比较优渥、宽厚的政策。晋朝是经过曹魏的禅代建立的,但是他们对待曹魏君主采取了宽厚的政策,没有为难他们,甚至对更早的汉献帝和其后代都有所照顾,自然对待被自己灭亡的国家的君主也比较宽厚。司马炎本身也算是比较宽宏了,在对待刘禅的事情上就可看出来。

标签: 三国东吴孙皓

更多文章

  • 邓艾几千人为什么能灭蜀国,还得多亏刘禅的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魏,邓艾

    自从刘邦杀死白蛇之后,又打败了项羽,并且创立了汉朝,汉朝大概延续了有四百年,建立了汉代帝国。在我们封建主义的历史上,除了周王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政治力量。但是,古代的大趋势,时间长了必然结合,时间久了会分开。东汉末年,宦官混乱,董卓想要谋反。古代争权的帷幕逐渐打开。一直延续到公元220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之后,为何又准她嫁给他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蔡文姬

    蔡文姬便是这样一位才女,他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而蔡文姬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精通音律、书法,博学多才,在文学上展现出不小的造诣。188年,蔡文姬嫁予河东卫仲道,卫仲道家族显赫,可不曾想二人成婚不过两年,卫仲道便不幸病逝。因二人没有子嗣,蔡文姬便伤心地回到家中。后来董卓掌权作乱被诛,蔡邕

  • 曹髦为何不将司马昭召入宫中杀掉?为什么要飞蛾扑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魏,曹髦,司马昭

    曹髦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君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自他之口。曹髦在位时,司马昭已经完全把持了朝政。曹髦不堪司马昭的欺压于是便从宫中率数百僮仆前去讨伐司马昭,最后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所杀。显然,曹髦仅带数百僮仆去讨伐司马昭无异于飞蛾扑火。那么曹髦为何不将司马昭召入宫中

  • 张飞当阳桥前喝退曹操百万雄兵,曹操部下为何无人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东汉,蜀汉,张飞,曹操

    三国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猛张飞当阳桥前喝退曹操百万雄兵。话说,曹操南下取荆州,在新野大败刘备,刘备扔下妻小仓皇而逃。忠肝义胆的赵云孤身犯险,单骑救主,在曹营七进七出,救出了阿斗,向刘备撤退的方向逃去。文聘和夏侯杰率兵追击,追至当阳桥遇到殿后的张飞。张飞在当阳桥前大喝三声,吓死了曹将夏侯杰,喝退曹操

  • 董卓进京只带三千兵马,面对数万禁军董卓是如何夺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东汉,董卓

    汉末朝政崩坏,各种内忧外患爆发,各种政权明争暗抢。然而,最后是董卓领凉州军入洛阳,独揽了朝廷大权。当时董卓入京的时候,所带的兵马不过三千,但是京城中的禁军却有数万兵马,这董卓是如何夺得朝廷大权的呢?小编认为,这其中断不是三千兵马,跟那数万兵马顽强抵抗夺得大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 汉献帝有着明君之才,汉室王朝为何会在他手中葬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东汉,汉献帝

    刘协从出生开始就经历各种挫折,能当上皇帝也是实属不易,身在皇家,却生逢乱世,在位期间做过几家枭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隐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无奈最倒霉的了。刘协9岁称帝,能够登上皇位全靠董卓废少帝改立刘协,但是董卓的狼子野心刘协非常清楚,可那时刘协才9岁,只能让董卓独揽朝政。后来由于董卓无恶不作,

  • 刘备得到凤雏和卧龙两人,刘备为什么还是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庞统

    刘备三顾茅庐将“卧龙”请出山,又得到了“凤雏”的投靠之后,并没有得到天下反而是三国之中亡的最快的呢?难不成这个水镜先生是个大骗子?“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最早就出自“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是诸葛

  • 李重俊身为太子又深受皇帝宠爱,为什么他还要逼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重俊,李显

    在众多皇帝之中,有不少皇帝始终保持着理智和清醒,认识到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寿命,不如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励精图治,顺便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万一某日自己驾鹤西去,继承人能继承自己的千古帝业,将国家、民族发扬光大。唐中宗李显虽然本人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但他对待自己的继承人却十分严格。太子之位是各个皇子十分向往

  • 南唐的实力怎么样?为何北宋灭唐如此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南唐,北宋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哪个军事实力最强?这个不好比较,但有相对较强的,就是后唐与后周。唐庄宗李存勖在914年灭燕(刘守光),923年灭后梁,925年灭前蜀。周世宗柴荣虽然没有灭掉任何一国,但却实质性地开始了对十国的统一进程。柴荣以弱兵在高平巴公原(山西省晋城市代管的高平市)大败北汉与契丹

  •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是怎么来的,为何他们会受到贵族的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昆仑奴

    奴隶在封建社会是一种身份和地位很低的人群,但是在唐朝有一种奴隶昆仑奴却颇受贵族的喜爱有的昆仑奴甚至过比一般的百姓还要好,这主要是因为昆仑奴们有许多中原人难以比拟的过人之处。据一些典籍记载,昆仑奴主要是来自东南亚等国他们肤色黝黑,是卷的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外形,所以他们颇受唐朝一些贵族的追捧,这主要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