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2/9 16:29:09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黄初元年十一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癸酉日),以河内郡山阳邑(今山东菏泽巨野县)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

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在公元220年失去了皇帝的宝座,也即取而代之的魏文帝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因此,曹丕没有除掉汉献帝刘协,反而厚待了这位亡国之君。不过,这么做显然是有风险的,也即刘协完全可以联合忠于汉室的力量,从而起兵造反。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称帝后,没有杀死汉献帝,他不怕汉献帝造反吗?

首先,在笔者看来,篡汉自立后,曹丕之所以没有杀死汉献帝刘协,显然是不担心汉献帝可以东山再起。当然,魏文帝曹丕能拥有这一自信,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就第一点原因来说,考虑到当时汉献帝刘协的年龄和心态,他已经没有继续较量的斗志了。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即汉献帝,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对于公元181年出生的刘协,在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的时候,已经接近40岁了。在汉末三国时期,40岁的年龄,实际上已经不年轻了,比如周瑜等历史人物,往往在3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因此,在笔者看来,从年龄上来看,刘协已经不再年轻气盛了。当然,如果纵观刘协的一生,他的经历更会挫伤他的斗志。在东汉末年,刘协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他的父亲汉灵帝去世后,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刘协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正式成为东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不过,虽然登基称帝,但是,汉献帝刘协却没有掌握实权,也即被董卓这位乱臣贼子所架空和挟持。

董卓伏诛后,汉献帝刘协受到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曾经的颠沛流离,尤其是多位权臣的挟持,已经让汉献帝失去了夺回大权的希望了。而这,自然成为曹丕不担心刘协造反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如果是20多岁的汉献帝刘协,那么确实是一个重要威胁,即便不要他的性命,也需要软禁起来。但是,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自然难以让魏文帝曹丕视为一个重要威胁。

就第二点原因来说,忠于汉室的力量,已经基本上消失殆尽了,所以,即便汉献帝刘协想要造反,也难以聚集足够的力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魏讽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陈祎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丕削弱亲汉反曹势力和文官集团力量,连坐死者数千人,为篡汉自立,建立曹魏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曹丕之前,曹操对于汉室力量的打压已经比较彻底了。

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在此之后,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对于曹操来说,在诛杀汉室力量上可以说是毫不手软。诚然,在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都是忠于汉室的力量。

但是,这些都是曹魏之外的力量,也即在曹魏的疆域内,汉室力量已经被曹操、曹丕父子诛杀殆尽了。而这,自然也给了曹丕不杀汉献帝刘协的底气。换而言之,如果曹魏境内还存在诸多蠢蠢欲动的汉室力量,曹丕自然不会对汉献帝刘协这么放心了。因为一旦汉献帝刘协在曹魏境内起兵造反的话,蜀汉和东吴都会迅速响应,这将会是一个覆灭曹魏的最佳机会了。不过,因为汉室力量的消失殆尽,加上刘协本人已经没有锐气了,所以上面的情况显然难以出现了。在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曹丕对于汉献帝刘协的厚待,加上联姻关系,也会束缚汉献帝刘协。

最后,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因为曹节成为刘协的皇后,这意味着曹氏和刘氏结为了亲家。换而言之,曹操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让汉献帝刘协放弃抵抗的想法,从而在利益上和曹操家族站到一起。同时,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也即汉献帝刘协虽然失去了皇帝的宝座,不过,刘协拥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还能在封地之内继续使用东汉天子的礼仪,并祭拜自己的祖先。从这一点来看,汉献帝刘协应该古代历史上亡国之君中,待遇最好的一位了。

对于曹丕来说,之所以对刘协如此厚待和宽容,无疑是希望刘协可以安心在曹魏享受荣华富贵。值得注意的是,山阳公刘协的封地,距离曹魏都城洛阳并不遥远,所以,这也可以视为曹丕对刘协的防备,如果你有什么二心的话,我就可以迅速派兵去攻打。凡此种种,促使退位之后的刘协甘于接受现状。而对于曹丕来说,也因此不用担心这位亡国之君会图谋不轨了。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三国曹魏曹丕汉献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被盗墓者光顾,考古队也不继续开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相当重视自己的墓地的,在登基不久就有皇帝修建陵寝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的陵寝规模肯定不小,事实上,我们现在发掘的是一部分,其实还有一部分没有发掘,那就是地宫。虽然后来秦始皇的陵墓已经经过挖掘,也就是现在的秦兵马俑坑等等,但是都是已经知道

  • 曹操动过多次杀心,却至死都没杀掉司马懿,这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魏,曹操,司马懿

    司马懿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入仕的年龄却很晚,直到30来岁的时候才进入曹操的幕府。按说以司马懿的家世背景,要入朝做官那是很轻松的,而且他的机会早在建安六年,也就是他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已经出现。曹操当时下令有意征辟他,可是司马懿却“辞以风痹,不能起居”,而拒绝了征辟,这实在给人有一点

  • 董卓讨伐战打了那么久,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东汉,董卓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呀,那故事可真是太多了。大家都知道,曾经的那个时代虽然非常的动荡,但是也可以说是英雄辈出的,产生了非常多的英雄故事,让大家即使到了现在也依然怀念着那时的事情,虽然那些事情已经距离我们非常的遥远,但是只要一想起来,还是有很多人会对于那段历史很了解,而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有关于那个

  • 哪有什么鸿沟协议,刘邦只是要回人质而已,项羽还是太嫩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刘邦,项羽

    公元前203年8月,秋高气爽,楚汉双方阵营签订鸿沟协议。以荥阳的鸿沟为界,划出了楚汉的势力范围,鸿沟就是象棋里楚河汉界的原型。楚汉在荥阳对峙的两年时间里,西楚霸王项羽对阵汉王刘邦,简直是屡战屡胜,为什么此时甘愿与刘邦握手言和呢?项羽一直把刘邦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三次把刘邦打成光杆司令。第一次彭城之战

  • 诸葛亮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坐轮椅,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我国这么多的历史人物中,诸葛先生应该算是最传奇的一位了,后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有很多,比如“智多星”、“发明家”等,除此之外,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虽然是个文人,但是有他出谋划策的战争,就一定是战无不败的,刘备也应为他的鼎力相

  • 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董卓为何就被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董卓

    东汉末年,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天下大乱。在经历黄巾起义后,公元189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实权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手中。随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内斗,于是袁绍建议何进调外地兵力,剿灭十常侍宦官。结果事情泄露,十常侍诱杀何进。后来董卓以诛灭十常侍为名义,率军进入

  • 盘点曹操一生的2个致命错误,背后到底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提到曹操许多朋友都会由衷的称赞他为英雄,对此小编我一样是认同的,但即便如此曹操也并非圣人,他也并非是绝对完美的,他的身上一样会有不好的地方。东汉末年,曹操为将董卓搞定了,奋力抗争,最后得到了天下英雄的支持。而曹操也凭借自身的实力很快就平定了中原,使得中原北方得以统一。此外曹操还做了许多好的措施使人们

  • 公孙弘为人究竟如何?为何被称为汉武帝时期第一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西汉,公孙弘

    此人名叫公孙弘,公孙弘才华出众,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基层干部最后做到丞相的位置,而且还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可谓位高权重。史书记载公孙弘做事十分严谨小心,为人也很低调,也很勤俭节约,而且他十分孝顺,他对母亲十分尊敬,一直亲自照顾老母亲,汉武帝十分喜爱他。或许看到这会有人好奇,从此看来,公孙弘岂不是个大忠臣

  • 戚夫人做成人彘时被斩断双腿双手,戚夫人为何没有流血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汉,戚夫人

    纵观历史,汉高祖刘邦无疑是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从十里亭长转变为泱泱大国的统治者,刘邦亲手缔造出一个昌盛的时代,为人类历史开创出新局面。作为开国帝王,刘邦一生妃嫔不多,仅有皇后吕雉、戚夫人、薄姬、管夫人等数人。其中最受刘邦喜爱的就是定陶女子戚夫人。戚姬出身低微,父母都是奴籍,自小生活就十分贫苦。长大后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为什么不任命将军,而是选择自己御驾亲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张武元年(221年),曹丕篡汉建魏,刘备在成都称帝。他的头衔是“韩”,头衔是“张武”。同年,刘备认为关羽报了仇,派军队去攻打东吴,张飞成了他部下的牺牲品。这使刘备的心更加难受。彰武二年(222年)春,刘备派黄泉督江北水军,率军入关。秋七月,吴在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