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宣太后独揽大权41年,秦昭襄王为什么不反抗?

宣太后独揽大权41年,秦昭襄王为什么不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24 13:42:29

秦昭襄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燕国当人质。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多么难熬的生活,也正是这段生活经历,让秦昭襄王的性格谨慎、隐忍,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最后助他夺权成功。秦武王死后,秦国王位便需要新的人选顶上。

宣太后心中,更希望秦王的人选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子芾,经过一番夺位之争后,秦昭襄王一举击败公子壮和公子芾,在魏冉(宣太后弟弟)的帮助下成为秦王。

他登上王位的时候正值十八,按照那时的情况来看,这个年龄完全能处理政事了。但宣太后仍称他尚幼,还不适合亲政。独揽大权的宣太后重用小儿子芾以及魏冉。直到魏国人范睢逃到秦国,事情发生可转变。

秦昭襄王与他结识后,是欣赏其才能。后来范睢建议他迅速废了宣太后和四贵,独揽大权。范雎的这个建议直戳秦昭襄王的内心,最终,在范雎的谋划下,宣太后被废,也赶走了四贵。自此,秦昭襄王开始带着国家大步向前走。尤其是重用白起,把赵国打败。

问题来了,秦昭襄王当了四十一年的秦王,怎么没有下定决心去夺回被宣太后拿走的权力?其实秦昭襄王一直都想夺,他之所以没动手,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羽翼未丰、时机未到,所以他一直隐忍。

最终与范睢详谈后,才在他的谋划下夺回权力。信任范雎也曾给国家带来了损失。白起杀了赵军四十多万投降士兵后,便想直接发兵把赵国给灭了。而范睢担心白起拿下赵国后,功劳太大,所以在在秦昭襄王身边吹耳边风。最终白起班师回朝。再之后,某种程度上还害死了白起。

古大爷觉得,秦昭襄王隐忍41年没有夺权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首先,他很孝顺,不想招惹母亲。而宣太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其次,宣太后势力很强,不能贸然挑战。最后,宣太后不缺儿子,说不准就废了请昭襄王,立别的儿子。

标签: 战国秦国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将赵奢从税务官到将军,许诺百日之内攻下燕国,折服​田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赵国,赵奢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与廉颇、李牧、白起生活在同一时代,比他们的名气要小一些,其实,他并不比他们差,只是历史没给他太多的表现机会。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他秉公执法,杀死了平原君家中管家。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赵奢便劝说他,要带头执法,法纪削弱,国家就会衰弱,并说只有国家强大,他才能

  • 秦灭周发生在什么时候?秦灭的是西周还是东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秦朝

    在中国的古代,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历史十分的悠久,可以分为上下五千年了。那么在夏、商之后就是周朝,那么周朝持续了多少年的时间,周朝怎么建国,怎么覆灭的呢?周朝之后就是秦国,秦灭周的时间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时间按照事件截点来分又可以如何划分呢?秦灭周的时间在历史之上也被分为了东周、西周两个,那么这里所

  • 战国七雄中,这个诸侯国实力最弱,但资历却最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燕国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对于战国七雄来说,要说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可能还有所争议,比如在战国初期,魏国的

  • 赵飞燕一直都以美貌著称,为什么却没有成为四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西汉,赵飞燕

    在中国历史上,赵飞燕一直都以美貌著称,为什么没有成为四大美女。其实在明朝之前,赵飞燕也是在四大美女的名单里的,等到了明朝之后,貂蝉却取代了他的位置成了新的四大美女。这是因为什么呢?这就要从人们的审美观开始说起了。赵飞燕是西汉的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他的出身是很卑微的,甚至可以说是低贱的就是一个普普

  • 王莽为何为官这么顺利?竟可以在西汉朝堂扶摇直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王莽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王莽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

  • 刘备死的时候,曹丕为何不趁机攻打蜀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蜀汉,曹魏,刘备,曹丕

    在刘备失去了关飞张羽之后,便不顾诸葛亮的反对,执意攻打吴国,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但是到了后期,刘备的军队面接二连三的受到了重创,最终被吴国将士用一把火烧光了五万人马,在重重打击下,刘备终于坚持不住,含泪在白帝城托孤。而魏国的君主曹丕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因为刘备的儿子刘禅十

  • 吕蒙立下不少功劳,为何孙权为什么要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东吴,孙权,吕蒙

    吕蒙与孙权的关系其实是很好的,吕蒙曾经帮孙权打过胜仗,孙权对吕蒙也是非常喜欢和重用,有人说吕蒙被孙权所杀,这种可能性很低,下面我们来看看吕蒙与孙权的故事。在我国的四大名著《 三国 演义》中,写到了孙权杀死大将吕蒙的整个过程:吕蒙在江陵大破关羽,原本准备杀了关羽父子,但是孙权因为害怕杀了关羽之后孙刘之

  • 秦始皇为何不直接消灭匈奴,而去费力的去建长城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匈奴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遭受着北方匈奴的袭扰,秦始皇统一之后,将他们彻底赶出了中原,并修筑了长城以抵御他们,那为什么秦始皇不下令直接远征剿灭他们呢?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

  • 东方朔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为何被称为“智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西汉,东方朔

    被称为“智圣”的东方朔,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名副其实的智者,他的很多言行都影响着汉武帝,而司马迁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最开始也是司马迁在东方朔死后为他题的。但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东方朔总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样的人

  • 关羽千里走单骑一路走下来,关羽到底走了多少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蜀汉,关羽,关羽千里走单骑

    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情节,原本关羽从许都北上往河北和刘备汇合(当时刘备还在冀州),只要穿过兖州陈留郡和东郡(许都地处豫州颍川郡,和兖州陈留很近),从白马渡过黄河就可以进入袁绍的势力范围了。可是关羽却绕了个大大的弯:先是从许都西行到达洛阳,再从洛阳往东,经过水关、荥阳、滑州,从白马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