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55 更新时间:2024/1/19 2:21:01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之争。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在继位后的首要之事便是稳定朝政、打击政敌,而“八爷党”就是雍正的最大目标。“八爷党”们的地位就此急剧下滑,除了党魁八阿哥胤禩被狠狠的整治之外,胤禩最得力的拥护者九阿哥胤禟可以说是被整得最惨的一位。为何只是帮凶的九阿哥被雍正如此痛恨,九阿哥是怎样一个人,在“九子夺嫡”中做了什么?

胤禟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其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康熙皇帝非常注重皇子的教育,所以胤禟自幼受到严格系统的教育,聪敏、嗜读的胤禟熟知满汉文化。由于胤禟幼年时曾患重病,后被意大利传教士救治痊愈,所以对欧洲人颇有好感。他还曾自学外语,并且对外国文化和西学十分热爱,学习了很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聪慧的胤禟本可以一直在科学技术上深造,然而传统的帝王教育还是让胤禟成为了一位政治人物。

皇子从政必然是居庙堂高位,甚至庙堂之巅,其政治斗争也必然是激烈无比。而像胤禟这样能力不错但也并非出类拔萃,还不受父皇关注喜爱的皇子,依附于其他皇子捞取资本才是最好选择。胤禟也是这么做的,他最后选择加入“八爷党”,成为八阿哥的得力助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废黜皇太子胤礽,胤禟却向四阿哥雍正建言:“此事关系得大,似乎应该上奏。”雍正并不清楚康熙对皇太子的态度,但还是听了胤禟的建议,上奏皇太子胤礽,康熙帝听后称赞他们。雍正此时便认为胤禟的眼光独到,以后不得不防。

第二年,在张明德谋欲行刺皇太子案后,康熙下谕责备八阿哥胤禩妄蓄大志,下令将胤禩锁拿。胤禟认为八阿哥是被冤枉的,不顾康熙盛怒,同十四阿哥一起为八阿哥保奏,康熙斥其责他这是“梁山泊的义气”,并打了胤禟两个耳光。八阿哥发审时,胤禟怀藏毒药,又携带锁铐,亲自随行,愿与同死。

事过月余,由于大阿哥胤禔过分参与太子废立一事,康熙帝怒火转移,将大阿哥圈禁,八阿哥则幸运的复封多罗贝勒。此事过后,全体朝臣一致保举为八阿哥胤禩为皇太子,虽然被康熙否决了,但八爷党已然形成。作为八阿哥好友的胤禟也就这样正式加入了储位之争,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胤禟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八阿哥争位提供给予大力支持。胤禟非常善于结交大臣,获得了一些支持者,扩大了自己的小集团,并从中获得了诸多利益,比如大量的金钱。胤禟对八阿哥的事很是舍得花钱,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比如八阿哥召术士到家中算命,每次都由胤禟支给一二百两,表示酬谢。再则八阿哥要频繁结交他人,开销可谓是极大,而胤禟也是全力支持,常常派人上府送去银两。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驾崩,雍正帝即位,八爷党夺位的美梦成空。虽然父皇的逝去让他伤心,但赢面很小的雍正继位更让他震惊沮丧,自己的付出都没了意义。雍正继位后将胤禟发遣西宁,胤禟也常听闻“捏造拘拿诸大臣,凌逼众阿哥”。但他认为自己亲自没有做对雍正有害的事,盲目乐观,甚至还和八爷党的人通信。

身在西宁的胤禟日子过得很自在,又是做买卖,又是通过传教士搞一些阴谋,不知收敛,雍正帝渐渐认为他是极大的隐患。胤禟在驻地时秘密的和胤、胤禵等人通信,在信中曾说道,“有机会已失,追悔无及之语”。由于胤没有按要求销毁信件,雍正在查抄胤府邸时搜出此信件,这也成为了胤禟勾结八爷党的重要证据。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胤禟骚扰民间为由,派遣钦差大臣前往,胤禟却未按礼接待钦差大臣。他傲慢无理、面露凶色,还在背地里说,与其这样揉搓他,不如直接处罚他。他的这种傲慢的态度,加上勾结八爷党的事实,最终让他在几个月后获罪,被革去贝子。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甚至被削除宗籍,被改名为有侮辱意味的“塞思黑”。在押解赴京的路上仍无悔改之意,还谈笑如往常一般,抱有极大的侥幸心理。然而却被直接押入四面加砌高墙,重兵把守的囚室,除下贱饮食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等都不提供给胤禟。那时正值酷暑,身待镣铐的胤禟在闷热的小囚室里,时常昏迷,冷水浇身才醒。就这样胤禟在这备受煎熬的环境中,绝望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三个半月。

善于结交大臣的九阿哥胤禟,最后落得此等下场,既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也是因为自己的态度。他的社交能力、买办能力而且让雍正感到这是威胁,而他那傲慢无礼的态度则点燃了雍正的怒火,以至于落得个凄惨下场。

标签: 清朝雍正胤禟

更多文章

  • 康熙又不是顺治的长子,顺治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顺治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皇太极驾崩后,不论是立嫡或立长,皇位都轮不到顺治这个6岁的小孩子。不料因为多尔衮和豪格互争皇位不相上下,结果两人都退一步,皇位便给了6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顺治捡到了皇位。不幸的是顺治皇帝因为出天花在他24岁时便驾崩了。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固,顺治舍

  • 雍正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康熙传位还是雍正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鳌拜飞扬跋扈的资本背后就是满清八旗制

  •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连个后代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多尔衮

    关于多尔衮的野史传说不计其数,最为著名的便是影视剧《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的妻子大玉儿了,许多人说多尔衮之所以有十多个妻妾,但是只有一个女儿,原因便是因为他只接受大玉儿,因此才只有一个女儿,而之后便没有子嗣了。但实际上,虽然玉儿并不是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中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其原型是真实发生在历史当中

  • 同治帝去世的时仅19岁,他到底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同治

    同治帝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是清代去世最年轻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死于何因呢?对于同治帝的死因,历史上有着很多种说法,有说他死于天花,也有说他死于皇后的纵容,更甚者说他被慈禧太后所害。上述同治帝的几种死因,都比较正统,但却不是真实,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同治帝真实的死因,让人难以启齿,以上几种流传的死因,

  •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看清宫剧时,乾隆的爱臣和珅是出现次数较多的,细心的小伙伴们可以发现在剧中和珅的府邸被命名为和府,人们也都称和珅为和大人,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剧中和珅有个弟弟,叫和琳。这两兄弟都是以和为姓,可实际上和珅的儿子却不姓和,而是名为丰绅殷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样和绅和大

  • 佟妃并不受宠,为何她的儿子能够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佟妃

    顺治皇帝在位十八年,在十八年期间顺治帝曾先后有四位皇后,这四位皇后其实很有意思,前两位都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其中第一位因与顺治帝情不投意不合而被废为静妃;第二位是孝惠章皇后,也因不合顺治帝心意而险些被废;第三位是孝献皇后,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她的皇后之位是在死后被追封的;第四位是孝康章皇后,

  • 咸丰后宫很多,为何却唯独很宠爱慈禧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咸丰,慈禧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女人,她是咸丰皇帝后宫内的其中一个女人,咸丰皇帝总共就只有一个儿子,正好这个儿子就是慈禧为他生的。据历史记载,当慈禧进入后宫之后,咸丰皇帝基本上到后宫都是找慈禧,都知道皇上后宫佳丽三千、女人众多,为什么偏偏独宠慈禧这么久呢?难道是因为慈禧真的长得很出众很漂亮吗?通过历

  • 道光帝并不好色,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道光

    根据相关史料统计,道光帝一生中有封号的后妃达到23位,数量远不及康熙帝、乾隆帝,甚至还不如雍正帝。但是道光帝的妃嫔的“质量”却很高,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年龄差距。道光帝继位的时候已经39岁,此后他多次下诏“选秀女”入宫,基本按照三年一选的原则,甚至60

  • 为何清朝皇帝大多不是纯正的满族人,他们的生母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虽然是满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统却不是纯正的满族人,因为清朝的后妃里面有着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后,清朝历代皇帝都带有汉人血统,这一点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首先清朝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注重吸收蒙古人作为满族的同盟,努尔哈赤与蒙古的科尔沁部联盟,他迎娶科尔沁明安的女儿。努

  • 永琪深受乾隆的喜欢,为何最后没能成为继承者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永琪

    乾隆执政后期,大清国力开始下降,虽然禅位给嘉庆后有所好转,但还是呈现出总体衰败的趋势,这与乾隆继承人的选择不无关系,其实颙琰并不是最优秀的皇子,但是其他优秀的皇子死的死,过继的过继,选择他也是无奈之举。清朝,从乾隆帝开始埋下了灭国的伏笔,而嘉庆帝又添上了重重的一笔。嘉庆帝碌碌无为,农民起义、鸦片走私